-
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
本文集试图从都市大众文化角度来重新建构中国近现代史。 它的意义可从三个方面来说:1.都市大众文化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我国,由历史学界来组织,并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都市大众文化,才刚刚开始, 但是进展很快。2.关于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研究,国内研究的内容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是思想史和学术史,大众文化史的东西很少。但没有对近现代城市发展的研究,就不可能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全面和深刻的认识。3. 都市大众文化史的研究也对传统的史学方法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集是上述领域之最新研究成果。 目录: 1. 导言 /周锡瑞 城市空间的建构 2. 从“休谈国事”到“茶馆政治家”——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与公共政治/王笛 3. 公共空间与大众文化:以近代成都少城公园为例 /李德英 4. 空间政治:道路与意识形态日常化——以民国城镇中山路及三民主义道路系统为考察中心 /陈蕴茜 城市与地缘社会 5. 清末粤商所建戏园/戏院初探 /程美宝 6. 李劼人1930年代“大河小说”中的成都历史记忆与想象 /吴国坤 7. 近代景德镇瓷业的经营环境及瓷都的演变 /罗苏文 城市生活、休闲与情感 8. 户外寻乐:二十世纪初年北京的休闲,社会空间及监控妇女 /程为坤 9. “世界亦舞台”:民初成都的戏剧与文人——以《娱闲录》(1914-1915)剧评为中心 /周鼎 10. 校园里的“闺阁”:一位成都女校学生日记中的情感世界(1931-1934) /王东杰 革命、战争与大众文化 11. 辛亥革命的生意——以上海为的讨论(1911-1913) /瞿骏 12. 川剧界对于抗战的反应(1937年7月-12月) /李贤文 13. 五十年代杭州的城市革命和文化磨合 /高峥 城市空间的社会主义重建 14. 从“非法堕胎”到“计划生育”——从建国前后性生殖言论的变迁看公私界线的重构 /小浜正子 15. 空间的生产与空间的转移——上海工人新村与社会主义城市经验/罗岗 16. A Community of the Dispersed: The Culture of Shanghai's Neighborhood Stock Markets /邵勤 评论 17. 追寻已逝的街头记忆——王笛著《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马敏 18.都市文化史语境中的“海派”电影与文学关系 /张英进 19.从精英到大众:近年美国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从上到下”取向 /卢汉超 20.重读雷德菲尔德的城市论 /陈波 结论 21.中国近现代城市大众文化史研究问题 /姜进、李德英 -
哈利·波特的哲学世界
打开手边的这本书,17位哲学家将为你开启霍格沃茨的秘密护墙,书中那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会给你许多启迪,即使你是个麻瓜: 真正的勇气意味着什么? 预言是否关乎自由选择? 伦理学如何适用于魔法技术? 厄里斯魔镜为何不能取代真实生活? 灵魂,摄魂怪和幻形怪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 《哈利·波特的哲学世界》是我读过的既有趣又有益的书。它的每一篇章都思路清晰、学问扎实、反思深沉,甚至我不时要忍不住读出声来。我们全家已经计划好聚在餐桌边一起细品这来自魔法世界的哲学小点…… ——康妮·尼尔(Connie Neal),著有The Gospel According to Harry Potter 有见地、幽默,风格和结构既契合真实世界,又忠实于霍格沃茨的人物。从斯莱特林到霍格沃茨、从野心作为美德到女性主义,读者们得到的智识上的愉悦超越了寻常麻瓜课堂的边界。 ——罗德里克·欧文(Roderic Owen),玛丽鲍德温学院教授 -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流光如梦
三十年间,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让冰河缓缓解冻,大众文化开始生长起来—— 一位叫邓丽君的台湾女歌手带着她的天籁之音悄然来袭,各种大众文化热潮自此一发不可收;柔靡轻款的歌声未息,香港的声画让佛家少林寺开创了数十年的视听武打之风。 一种叫“朦胧诗”的文学体裁席卷全国,一代青年都是文学青年;让人如痴如醉的《霍元甲》、万人空巷的《上海滩》,开拓了民众精神世界新的疆域;金庸的“成年人童话”在有华人的地方数十年不衰,琼瑶的小说竟成“爱情教科书”。 一个“新民俗”——春节联欢晚会,承载了多少人的文化记忆;王朔的文字,让人知道崇高可以挖苦,高尚可能可笑;席慕蓉的清浅诗行滋润了多少人的心灵,由北向南辐射的“汪国真热”竟以笑柄煞尾;余秋雨由万众仰首的文化大师变成了对世故文人的“千年一叹”;“全民选秀”造成的电视传播业奇观…… 《流光如梦》通过唤醒曾让我们沉醉的记忆,检视三十年来伴随国人心智开放、成熟的种种文化现象与文化心理。 -
隐形书写
90年代,大众文化无疑成了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主角。在流光溢彩,盛世繁华的表象下,是远为深刻的隐形书写。凸现这隐形字样,并在新的坐标中勾勒一幅文化的地形图,是一个文化研究者的选择。 作者简介: 戴锦华,1959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从事电影史论、女性文学及大众文化领域的研究。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合著)、《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镜城突围》(论文集)、《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拼图游戏》(随笔集)、《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以及 Cinema and Dsire:A Feminist Maxism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主编、撰写有《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等。 -
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
人们通常把精英文化和民众文化相割裂,而“新文化史”的旗手之一,彼得·伯克却找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伯克在这本书里描述的欧洲1500至1800年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还没有形成后来的那种对立,在某种意义上,精英在独享精英文化的同时也分享着大众文化:“如果你是一个贵族,你可能会有一个来自农村的仆人。她将唱着民谣将你送入梦乡。因此,大众文化是每个人的文化,对所有的人开放的文化。精英同样有另一种文化,主要是对上层社会成年男人开放的文化。……尽管存在两种文化,但不是一边是大众文化,另一边是精英文化,而是一边是所有人的文化,另一边是部分人的文化。” 本书以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把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风景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涵盖的空间西起爱尔兰的戈尔韦城,东到乌拉尔山脉,北及挪威,南达西西里;时间跨越了三个世纪。读者将会看到一个流浪艺人的世界:游吟诗人、小丑、变戏法者、江湖郎中、流浪演员和故事歌手;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歌谣、故事、戏剧以及节庆的仪式。从大众文化中英雄、恶棍和傻瓜的形象中,读者可以看见不善言辞的群体(工匠、农民、牧羊人、矿工、水手、仆佣、乞丐、窃贼以及他们的妻子与儿女)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这些态度和价值观如何由当时的社会条件所塑造。 当上层阶级终于发现大众文化对他们的社会秩序具有颠覆性和危险性的本质时,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开始退出大众文化并用精英文化来压制和改革大众文化。本书以拟人化的“狂欢节”和“大斋节”之间的战斗形象地浓缩了大众文化被扑灭的过程。作者的结论是饶有兴味的:近代早期欧洲大众文化正是在它被扑灭之后又被精英文人和学者当作了“重新发现”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