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是默克罗比的文集,1994年出版。作者从大众文化入手,用大量篇幅论证后现代主义并不否定社会性和道德性,而是为政治参与和社会变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空间。 -
坏事变好事
本书说起来也很老套,无非就是说服读者最终相信一件事:大众文化在最近的30年里,总体发展趋势更复杂、更有益于挑战智力。尽管很多评论家认为,现代的大众文化进入了最低端,正变得越来越“弱智”(用乔治·威尔的话说“这个日益幼稚化的社会”),而我却看到了一番进步的景象:大众文化正越来越成熟,一年比一年更需要人们投入更强的认知力。不妨把这种现象看成是一种积极的“洗脑”:虽然那些使我们沉迷的大众娱乐经常被人鄙视为无用的垃圾,但它们却正稳健地、几乎是潜移默化地使沉迷者的头脑更加敏锐。我把这种向上的趋势称为“睡眠者曲线”,取名自伍迪·艾伦(Woody Alien)导演的科幻电影《睡眠者》的一个经典片断:一组从2173年来的科学家很惊讶地发现,20世纪的人们竞然不懂得奶油派和奶油软糖的营养价值。 -
口腔里的中国人
《口腔里的中国人》是一本带有追问、自剖、忏悔、既颠覆又具建设 性的独特的大众文化读本。作者经由独特、幽微的食文化、来梳理和解读 中国的母文化和国民性,为中国人的自我认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李波的追溯、论证及结论颇具警示意味:中国口腔文化对味觉的 片面追逐,导致了中国人的饥民心理、饥民人格、现世感和身体化生存, 并形成了和他人、环境、信仰以及自我的紧张关系。 在《口腔里的中国人》中作者认为必须将“民以食为天”予以颠覆, 回归为“食以民为天”,中国人才能走出“口腔化生存”的精神囚笼,凝 视自己,仰望星空。 -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
本书对叙事理论进行了阐释,并将其应用于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大众传媒的通俗形式的体验之中。全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性的,讨论的是各种叙事的本质;第二部分将叙事理论应用于人类发展和日常生活,这一部分的话题包括梦、童话、漫画、电视商业广告、通俗小说、广播剧、电影和交谈等。 阿瑟·阿萨·伯格的最新著作《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对叙事理论进行阐释,并将其应用于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大众传媒的通俗形式的体验之中。今天,许多研究社会科学的专家都对叙事学及其能够提供的对人的深入了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部独一无二的著作在帮助读者理解叙事的同时,尽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叙事进行分析。本书第一部分对重要叙事理论和叙事技巧进行了研究。第四章的术语表列出了重要术语和概念的定义。第二部分对梦、童话、连环漫画、电视、小说、广播、电影和日常生活等叙事因素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思考。伯格在书中所使用的交谈形式和他对叙事技巧的具有启发性的应用,促使读者认识到叙事是如何对传媒以及我们对事物的看法起决定作用。 -
解读大众文化
我们被各种文化制品——商品区步行街,流行音乐,以及各种形式的电视节目——包围着,这一现象下面隐藏着多种意义以及多种运用方式,而这些是文化制品的设计者们事前没有意料到的。在《解读大众文化》这本书中,约翰·菲斯克通过分析这些大众“文本”,揭示了它们外在与内含的(两者常常是对立的)意义与益处,以及大众文化表现出的政治与社会动力。 菲斯克对这些文化现象的解读使其内部诸多矛盾冲突越发鲜明:麦当娜也许被宣传为男孩玩具,但年轻女孩感到受她影响,有能力玩弄男孩;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也许极大地表达了资本主义者的统治,但它也能使人翱翔于城市之上。每一个例子中,正是后一种情况让菲期克感兴趣,因为他就是从那儿探寻大众文化的;那也是民众获取工业资本主义所提供的消费品之处,并将这些消费品变成他们自己的有创造性的,甚至带有颠覆性的价值。 《解读大众文化》的定位是《理解大众文化》的姊妹篇,它揭穿了大众无意识地消费一切产品的谬论。菲斯克的才智与其敏锐的洞察力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真正民主的大众文化的图景,它尊重大众的力量和意识,是他们创造了大众文化。 -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是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约翰·斯道雷所著之经典教材,在西方学界经久不衰,是公认的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最为权威的综述性著作之一。《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对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历史,传统及当下的发展现状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广泛涉猎文化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诸多重要的社会科学思潮,梳理国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文化研究、媒介研究、大众传播学,文艺批评以及新闻学等领城内学者与研究生阅读,参考的重要文献。《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是原著最新版的中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