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内容简介:2010年起,中央财办启动“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课题,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1929年大萧条的发生、演变和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期望以史为鉴,理解今天,展望未来。“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课题组邀请了人民银行、银监会、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参与研究。参与单位分别从国际政治经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微观机制等角度展开研究,完成了专题研究报告。中央财办进行了综合研究,完成了总报告《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在为中央决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次不一样
两位著名经济学家经过深入的研究、严谨的分析,指出历史上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持续的时间和影响程度都惊人的相似。 历史可以给研究金融危机的人提供许多经验,本书揭示了几百年间金融的跌宕起伏规律,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政策的讨论和制定,注定会成为一本重要的书。 本书涵盖了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800多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历史,从中世纪的货币流通问题,到今天的次贷危机。作者运用丰富的数据,通过详尽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几百年间金融的跌宕起伏规律,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政策的讨论和制定,是金融和经济研究者应读的一本重要书籍。 -
金融战败
在经济危机的厄运中苦苦挣扎的日本居然是世界头号的债权国。这一相悖于国际经济常识的现象反映了这样的事实——美元既是事实上的世界货币,又与美国自身经济政策密不可分。美国政策当局根据自己的意向,随心所欲地变换美元的价值。与美元生 死相关深陷美元圈套的日本经济20年来的祸根所在…… -
Too Big to Fail
Andrew Ross Sorkin delivers the first true behind-the-scenes, moment-by-moment, account of how the greatest financial crisis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developed into a global tsunami. From inside the corner office at Lehman Brothers to secret meetings in South Korea, Russia and the corridors of Washington, "Too Big to Fail" is the definitive story of the most powerful men and women in finance and politics grappling with success and failure, ego, greed, and, ultimately, the fate of the world's economy. 'We've got to get some foam down on the runway!' a sleepless Timothy Geithner, the president of the Federal Reserve of New York would tell Henry M.Paulson, the Treasury Secretary about the catastrophic crash of the world's financial system would experience. Through unprecendented access to the players involved, "Too Big to Fail" recreates all the drama and turmoil, revealing never-disclosed details and elucidating how decisions made on Wall Street over the past decade sowed the seeds of the debacle. This true story is not just a look at banks that were 'too big to fail', it is a real-life thriller about a cast of bold-faced names who themselves thought they were 'too big to fail'. 点击链接进入中文版: 大而不倒 -
多难登临录
《多难登临录:金融危机与中国前景》个名目取自杜工部的一首七律。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有所感慨时总要“登临”一下。北宋王荆公写《桂枝香》,起笔是“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清人孙髯翁为大观楼写联,其中有“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之句。是悲是喜,登临远眺,—舒胸怀,让脑子清醒一下,是好文化,反映着炎黄子孙的确有点能耐。 2008年,中国因为新《劳动合同法》杀伤力强,宏观调控搞得一团糟,经济本来很不妥。作者在雷曼兄弟事发前三天就为文大声疾呼,跟着的地球金融风暴史无先例,是以多难登临,手挥目送一番。 -
峭壁边缘
《纽约时报》、《金融时报》、亚马逊书店榜首畅销书 高盛(亚洲)原执行董事、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 作序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 推荐阅读 著名经济学家钟伟、巴曙松、张军、易宪容、薛兆丰、汪丁丁 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 最真挚的人生记忆、最真实的金融海啸纪录; 了解世界金融体系的沉浮,体味世界经济格局的风云变幻 作为曾任职于高盛和美国财政部长的保尔森来说,每次金融危机的到来,他无疑都是处于金融震荡的“震中”,保尔森在历次经济危机中采取的措施无疑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思考。这本书如实地记录了保尔森在金融动荡中的重大决策是如何做出的,不仅仅包括保尔森的个人回忆,也包括与美国前总统布什、美国现总统奥巴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现任财政部长盖特纳的会谈。 保尔森在《崩溃边缘》一书中认为自己是自由市场的坚定支持者,他为自己救助美国国际集团(AIG)及其他华尔街公司的决定进行了辩护。他认为,对于自由市场的支持者来说,在换作任何其他时候,他都会对政府采取的干预措施感到深恶痛绝,而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可能瓦解现代金融系统,作为响应危机的第一道屏障,美国别无选择、必须出手救助银行 此外,保尔森在《崩溃边缘》一书中透露了金融危机爆发时,世界各国所持的态度。保尔森认为,当美国金融面临崩溃,世界金融体系走向灾难的时候,作为美国盟友的英国却背叛了美国,而俄罗斯也在美国处于金融危机时幸灾乐祸。唯有中国人,却坚持不卖出美国债券,为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而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局的变化,保尔森也做了如实的记录。在书中,保尔森真实记录了自己和奥巴马、麦凯恩以及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的谈话。保尔森最后的印象是,奥巴马“一下子就理解了他的意思”,而佩林却对经济危机和救市计划毫无概念。这或许能说明保尔森所在的共和党为什么会在大选中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