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tal Models
-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Even the smartest among us can feel inept as we fail to figure out which light switch or oven burner to turn on, or whether to push, pull, or slide a door. The fault, argues this ingenious—even liberating—book, lies not in ourselves, but in product design that ignores the needs of users and the principle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 problems range from ambiguous and hidden controls to arbitrary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trols and functions, coupled with a lack of feedback or other assistance and unreasonable demands on memorization.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shows that good, usable design is possible. The rules are simple: make things visible, exploit natural relationships that couple function and control, and make intelligent use of constraints. The goal: guide the user effortlessly to the right action on the right control at the right time. In this entertaining and insightful analysis, cognitive scientist Donald A. Norman hails excellence of design as the most important key to regaining the competitive edge in influencing consumer behavior. Now fully expanded and updated,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the author,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is a powerful primer on how—and why—some products satisfy customers while others only frustrate them. -
了解「人」,你才知道怎麼設計!
你的設計是自我感覺良好?還是因為你真的了解「人」? 唯有了解買商品的「人」, 你才能做出對的設計! 本書介紹了 100 個人自覺與不自覺的行為與反應, 幫助設計者從人的視覺、思考、心理層面、人會犯的錯誤等, 更了解人的行為, 進而做出更貼近使用者的商品。作者透過無數有趣的實驗來說明這些反應與行為, 以及如何應用在設計上, 例如: 人有兩種視野, 【中央視野】與【周邊視野】。前者可用來直視事物;後者則是不在直視範圍的視野, 和中央視野相比, 我們更常使用周邊視野來辨認所見。正因為人會不自覺得注意在周邊視野的事物, 所以當我們在瀏覽網頁時, 不自覺會看到周邊視野的廣告, 此時若廣告再加上閃光、閃動的效果, 將會更吸引人注意。 實驗中給了 48 位研究生每人一筆金額, 目的是要和夥伙分錢, 將這 48 位研究生分為以 e-mail 溝通, 與寫紙條溝通兩組, 結果發現, 用 e-mail 溝通的這組有 92% 的人會謊報金額;寫紙條溝通則降至 63%。此篇文章在說明不同的溝通方式會影響人的說謊程度, 而人在電話最常說謊, 所以如果想要利用電話詢問使用者對產品的愛用程度, 以便設計時做改善, 那麼不如當面詢問, 得到的結果會更接近真實。 如果一個組織很難加入, 那麼加入的人會越喜歡這個團體, 就算它很無聊。因為人都會有一個想法「加入這個團體很難, 表示不是每個人都能加入, 如果我沒辦法加入, 我就輸了!所以無論多麼困難我都要加入。」由此可知, 【越難得到的東西, 人們會越喜歡。如果加入網站會員需要有一點門檻, 那麼會員會更重視這個網站。 作者將從實驗中證實人類心理、生理及視覺的反應整理成 100 則設計理論, 只要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 能將其發揮在商品上, 將更能貼近使用者的感受。即使不專職設計, 閱讀本書也能讓你從心理、生理及視覺層面更了解「人」。 ◎採單元架構, 每個單元以淺顯易懂的標題做開頭, 再以圖片、示意圖、表格或圖表說明, 各單元維持 1 ~ 4 頁, 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由於作者喜歡閱讀, 因此本書彙整了大量的書籍、論文等觀點, 加上生動有趣的實驗過程, 不但讀者能迅速學習與記憶, 在設計網頁或產品時, 也更將其容易發揮在產品上。 ◎本書將人的感知分成 10 篇來說明: 【人們如何看】 【人們如何閱讀】 【人們如何記憶】 【人們如何思考】 【人們如何集中注意力】 【人們的動機來源】 【人類是社群動物】 【人們如何感覺】 【犯錯乃人之常情】 【人們如何做決策】 ◎如果你是設計師, 本書是你設計商品 (或網站) 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能讓你的商品更貼近使用者;如果你不專職設計, 那麼讀完本書可以讓你更懂「人」, 洞悉人自覺與不自覺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 -
交互设计沉思录
本书由交互设计领域的思想领袖Jon Kolko所著,是交互设计领域的里程碑之作。本书完美地将当代设计理论和研究成果融入交互设计实践中,将对交互设计的阐释和分析推向了新的高度。本书重点阐释了对交互设计领域的最新理解和洞察,以及人与科技之间的联系。作者通过引人入胜的内容实现对设计师的教化,帮助设计师教化商业人士,同时确立交互设计在商业领域中的地位。本书不但探讨了经济局面的变化、互联性的增强和全球化的科技普及如何影响针对人类行为的设计活动和设计本身,而且对交互设计的定义进行了更好地阐释,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其一,交互设计涉及的各个知识层面;其二,交互设计作为“以人为本”的学科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其三,交互设计师在实践当中获得的经验和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此外,本书还讨论了(设计)语言、观点和话术在产品、服务和系统的设计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介绍了交互设计师处理关乎行为和时间的复杂问题的过程,该过程包括构造大量的数据、考察用户、尝试为随时间不断演化的人类行为提供支持等。 -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A popular, entertaining, and insightful analysis of why some products satisfy customers while others only frustrate them. B & W photographs and illustrations throughout. -
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
本书是当今西方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本工程心理学教科书,由美国最富盛名的专家所著。主要讲述工程设计、使用过程中人—机交互的心理因素,意在从心理的角度关注并改善人类作业的绩效。前半部分论及知觉、注意、空间言词认知、记忆、学习与决策,强调认知心理学这些领域的潜在应用;后半部分具体涉及行动选择、时间分配、差错与应激。全书所包括的有关信息加工系统的人的力量与局限性及其对系统设计的关系的知识,对全世界的人都是普遍适用的。 这是一部有代表性的工程心理学名著,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以人的认知信息加工心理学为基础,系统阐述与工程技术设计有关的心理学问题,是一部理论性强、与技术设计联系密切的工程心理学著作。不论已具有心理学基础知识的读者,还是已掌握工程技术设计知识的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得到启示。(2)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工程心理学的实验结果,立论依据充足,科学性强。书中引用的大量文献可为读者进一步深入钻研工程心理学引线指路。(3)本书内容新颖,引用的文献大多反映最近10年来美国工程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可从阅读本书中了解当代美国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本书分13章,内容涉及人的作业的广泛范围。第1章导论中,工程心理学被放在较广泛的人类因素和系统设计的框架中。第2章至第8章,涉及知觉、注意、空间与言词认知、记忆、学习和决策,强调认知心理学这些领域的潜在应用。第9章至第12章,包括行动的选择与执行、时间分配、差错与紧张,因而所涉及的范围与工程领域有更多传统上的联系。最后是第13章,讲的是系统发展方向,探讨过程控制、复杂系统和自动化。这一章表明前面各章所解释的原则将日益显示出对特定应用领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