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如果我們的生活被塞滿了,我們還能有空間給美嗎?如果我們的心靈沒有空間,美要如何進來呢?」作者向青年藝術家傳達的是,使一個人走向藝術的,不是嚴肅的訓話,而是一些身體深處揮之不去的感覺記憶。 作者並不是教讀者具體的寫詩、畫畫、作曲、舞蹈的技巧,也不是教導一切與藝術有關的形式,本書所重視的是「感官」,是打開視覺、開啟聽覺、用全部的身體去感覺氣味、重量、質地、形狀、色彩;是在做為藝術家之前,先為自己準備了豐富的人的感覺。 -
中国古典美学丛编
《中国古典美学从编》内容简介:由我主编的《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三卷,原本乃为北京大学的文艺学硕士研究生所准备的入门导读参考资料。没有料到,此书在二十年前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却受到了许多中国古典艺术和文学的爱好者的青睐。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不时有人来函,希望此书能够重印。 不久前,我江苏老家的凤凰出版社总编辑姜小青亲笔来函相约,希望重版此书,将三卷合成一卷,精装出版,并要我为此书写一重版序言。我当然期盼,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会有更多人仍能承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发扬光大。此书若能引起更多人对中国古典美学发生兴趣,起到引导入门,再进而去钻研古典原著的作用,我将感到十分欣慰,因而欣然受命,信笔写来,说明编撰初衷。 当初,我纯粹是为了教学需要,想为北大刚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提供一些初步的资料,概略地展示一下中国古典美学有什么精粹之处,以便引导他们登堂入室,进而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那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建立研究生学位制。当时北大中文系的老主任杨晦教授,招收了第一届文艺学硕士生,董学文、曾镇南、杨星映、郭建模等四人入读。他们都是我在六十年代教过的中文系学生,我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那时,杨晦先生已届八十高龄,听觉已不甚灵敏,又因白内障而视觉模糊,已有诸多不便。他要我当他助手,协助他为这一届硕士研究生安排学位课程。 -
美学指南
本书是一本研究美学原理和当代西方美学的论文集,也是一本指南性的美学教材,全书分两部分,共18章。上篇围绕现代美学的缘起、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艺术与审美、艺术本体论、评价艺术、美学中的解释、艺术中的情感、艺术与道德等问题分章节探讨;下篇则对文学哲学、视觉艺术哲学、电影哲学、音乐哲学、舞蹈哲学等其他问题作了阐述。本书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严格的美学问题,由这一领域内权威的作者所写,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清晰的现代美学星云图。 -
美在意象
这本书是作者将近五十年的美学研究成果的一个概括和总结。本书继承北京大学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的美学传统,立足于中国文化,以“意象”和“体验”为核心,力图融汇中西美学精华,回应21世纪时代的呼唤,最后归结到提升人生境界。作者在书中注重视野的开阔,注重思想的深度和原创性,同时注重材料的丰富和趣味性,追求文字的清晰、简洁和诗意。 本书不仅适合作为大学生和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朋友们的读物,同时也适合作为各行各业对美学有兴趣的朋友们的读物。读这本书可以获得理论的提升,人生的启示,同时又可以获得情趣的熏陶,审美的享受。 叶朗是宗、朱之后对中国传统美学贡献最巨大的美学家,其《中国美学史大纲》至今仍然是中国美学理论的扛鼎之作,其对中国人审美传统的体会和阐释比同时流传甚广的李泽厚的美学理论更有说服力,也更有生命力。 该书是作者五十年美学探索的集大成之作,利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概念,建构了一个宏伟的阐释框架,将中西方的重要审美范畴全都囊括其中。在目前西方学术话语的强势控制之下,该书树立了华语学术融贯中西的典范,也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 该书的行文保持了叶朗先生一贯清晰流畅,韵味绵长的特点,几百张精美的图片,更是将阅读变成一种审美的过程。 -
感覺十書
跟著蔣勳體驗生活中的美感經驗! 「一首樂曲、一首詩、一部小說、一齣戲劇、一張畫,像是不斷剝開的洋蔥,一層一層打開我們的視覺、聽覺,打開我們眼、耳、鼻、舌、身的全部感官記憶,打開我們生命裡全部的心靈經驗。」 --蔣勳 使一個人親近藝術的,其實是一些身體深處揮之不去的感覺記憶。本書並不教導一切與藝術有關的形式,作者重視的是透過「感官」所獲得的美感經驗:打開視覺、開啟聽覺、用全部的身體去感覺氣味、重量、質地、形狀、色彩;從自己豐富充沛的「感覺」中去體驗「藝術」。 作者鼓勵大家,要追求藝術人生,永遠不可以腐朽衰老;真正的藝術家,不會把自己置放在安逸、有保障的固定生活裡,不會是緊緊抓著腐鼠不放的鴟鴞,要大膽飛出去,飛去廣闊的世界。日復一日的原地踏歩,只會增加生命的腐爛萎縮,只有不斷出走,不斷重新出發,才能保有活潑、健康而年輕的生命力,也才感受得到真正創造的快樂,感受得到真正的美。 作者以其鑽研美學和藝術史的深厚根基,回到美感經驗的原生之處,提醒大家「生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追求藝術就從感官知覺感受出發。本書讓大家能輕易跟著蔣勳體驗生活中的藝術。 作者筆觸細膩,全書以各種感官記憶開展美學的視角,從平凡的生活瑣事中,體驗出不平凡的感受,有如陶淵明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然意境,藝術美感渾然天成。 -
Wabi-Sa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