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康
《拉康(西方文化图文速读)》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在过去的20多年间,雅克·拉康不仅是法国学术界最受瞩目的学者,也成为全世界关于语言、文学以及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话语权威。拉康运用现代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概念对整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新审视,不仅深刻的改变了精神分析在20世纪后半叶的命运,而且使他所代表的符号精神分析对当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代文化研究的许多扛鼎人物,包括德里达、福柯、罗兰·巴特、詹姆逊等著名理论家,都和拉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欧洲心理分析学校的成员和伦敦布吕内尔大学的心理分析学硕士课程的讲师,达瑞安·里德对拉康的学说具备了特有的熟悉和理解,这使他在驾驭精神分析符号学这一复杂和烦难的课题时能够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为《拉康(西方文化图文速读)》配图的朱迪·格罗夫斯是一个娴熟于用图像解说思想的画家和插图作者,他在把握深奥的哲学思想和抽象概念方面表现的独到之处,使得《拉康(西方文化图文速读)》生色不少。 -
拉康与后女性主义
雅克·拉康,世称“法国的弗洛伊德”,后现代心理分析的关键人物,批评界对他的评价颇有分岐,褒贬不一,有的对其大加挞伐,有的则对其推崇备至,称其为弗洛伊德之后最具独创性的心理分析理论家。“后女性主义”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术语,其意义既可以指大众媒体对传统女性主义争取女性平等的斗争所做的一种回击,也可以指另外一个完全不同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即女性主义针对顽固的男权主义以及女性被边缘化这一倾向对自身所做的重要定位。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均常被人误解,但除此之外它们二者之间还有什么共通之处呢? 这个问题的中心议题即是“身份”问题。拉康首当其冲极力反对把性别身份归结为生物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性别身份具有“相互作用”(transaction)的性质,完全不受生物本性的影响。因此关键就要看女性主义如何能够充分利用肯定性(affirmative)身份。在这个问题上拉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因为他不仅为女性确立了一个无懈可击的位置,而且在批评肯定性性别身份的同时,他并没有完全消除或者说解构肯定性性别身份本身。本书作者伊里莎白 赖特就是希望在拉康思想的指引下对此过程作一清晰阐述。 -
拉康
《拉康》以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派哲学家拉康的思想形成和发展为纵线,以他的思想与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以及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法国结构主义思潮之间的传承关系为横线,以简洁明晰的语言,对拉康影响巨大而又备受争议的基本思想进行了介绍。这些基本思想包括镜像阶段论,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无意识、愿望、本能等问题的研究,对精神分析学中语言和言语的意义和作用问题的研究等等。 -
欲望伦理
拉康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本书是著名学者纳塔莉∙沙鸥2011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一系列关于拉康的讲座的讲稿合集。本书对拉康思想的分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面对科学和伦理的精神分析”,第二个部分是“精神分析和政治”。第三个部分是通过“数学型"( mathèmes )来触及精神分析理论层面,较为详尽地谈论了伦理和政治的问题,强调了精神分析与科学的关系在当代的重要性。作为一部较系统介绍拉康思想的著作, -
拉康:镜像阶段
-
不可能的存在之真
《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是国内第一本从哲学文本学的视角出发,系统解读法国当代精神分析学思想大师拉康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以著名的《拉康选集》(Ecrits)中最重要的文本为基本解读对象,深入解析了拉康哲学复杂的学术背景,并以其独有的颠覆式的历时性关联,对拉康与超现实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和语言学结构主义等学术思潮之间潜在的承袭关系一一作了说明,尤其强调了拉康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深刻背叛与激情高扬。在作者笔下,拉康的伪个人主体理论被曝于当代西方现代思想史广阔的逻辑平台上:在镜像映射中,人类个人自我的本质不过是小他者影像构成的想象性操作而已;而在象征性逻辑中,传统哲学的主体则被指证为大写他者的无意识自居,个人主体因而沦为一具腹内空空的语言稻草人。所以,那美丽的个人存在之真永远都只能是一种现实中的不可能性。笔锋所及之处,作者以通俗生动的文风言说着不可能译介的拉康哲学的魔幻逻辑,就学理讨论的意义而言,《不可能的存在之真》称得上是首开国内拉康深度研究之先河。最后,我们必须看到,拉康哲学在当代之所以显要,并不只是因其片面而深邃的思想性和非普适性,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是每一个不想靠自欺活着的人必须内省的一付清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