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旨纂辞 变雅
【内容简介】 《诗旨纂辞》与《变雅》是黄节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今有北京大学出版组自行印制的线装本传世。《诗旨纂辞》是对《诗经》「国风」的考述舆研究,起于《周南·关雎》,止于《唐风.采苓》;《变雅》是对《诗经》「小雅」的考述与研究,起于《六月》,止于《雨无正》。《诗经》的其它篇章,则付阙如。两部学术专著都不够完整,令人遗憾。但这两部书确有特色,对于研究诗学及语言学尤其是联绵字,极富参考价值。 黄节研究《诗经》,盖以《毛诗正义》为底本。探讨诗旨,首举《诗序》,再博采众说,对比考述后独抒己见。如《桑中》诗,毛序谓之「刺奔」,朱子以为「淫诗」,后人则在诗人身份及讽刺对象上争论不休,黄节依从方东润,将《桑中》视如李商隐《无题》诗一般之情歌,最无附会之嫌矣。本书之字句训诂,亦首举毛传,兼采郑笺,选收孔氏《正义》及诸家考释。作者既尊重汉学传统意见,亦不排斥宋儒义理解说,而更多矛纳了清代胡承珙《毛诗后笺》、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的相关论证。并且注意收集齐、韩、鲁三家诗说及晚清魏源、王先谦等人的研究成果。细读每诗之「节按」,便可获悉自先秦至民国初年对该诗之研读解析的筒史,虽然黄节的结论未必均可为定论,但他依次举证了诸家不同的和相同的说词,实属可贵的资料,足供《诗经》研究者之旁参。 【目录】 诗旨纂辞 卷一 周南 关睢 葛覃 卷耳 穋木 螽斯 桃夭 兔置 芣莒 汉广 汝坟 麟之趾 召南 鹊巢 采蘩 草虫 采苹 甘棠 行露 ……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变雅 引言 -
毛詩傳箋通釋(全三冊)
《毛诗传笺通释(套装共3册)》主要优点首先是发挥了清代学者擅长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和名物考证的优势,特别是运用了依声求义的方法来校勘、解释文字。诗经是羣经中产生时代较早的一部,文字多古音古义。而且毛诗依据的文本是古文经,其中假借字比较多。作者能广征博引,触类旁通,“以以音古义证其为互,以双声曐韵别其通借“有时一个字能处古书中找出十个以上通假的例证,并求出本字本义,从而纠正了清以前许多学者望文生义、产强附会的解释,比较准确地解释了字义和语法,使一些疑难问题涣然冰释。 -
诗三百篇探故
诗三百篇成书中的时代精神为读诗四论之外的一篇,写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九四六年。文中一节重要的考证,是指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聘鲁观周乐这一著名历史故事不可信,又根据左传昭公十六年郑六卿饯韩宣子于郊,韩宣子不知郑诗,特请六卿赋诗“以知郑志”的记载,判断直到这一年诗三百篇还没有成为通行的定本。再根据孔子说到“诗三百”,断定诗经的成书年代,在韩宣子聘郑至孔子壮年之间。这部书完成的时候,时代精神正如公羊传成公十六年所说:“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这是民族主义高潮的时代,时代的使命是追求诸夏部族的团结,一致抵抗其它部族的侵略。诗经的编写体现了这一时代精神。这是对诗经的富于历史感的宏观解释。文本说:“了解诗三百篇以后,我们才能知道为什么中国诗人充满了苦难然而也具有坚强的精神,才能知道为什么中国人虽是不断地遭着外来的患难,然而最后还是一个不能克服的民族。”从这里我们读到的不仅是历史,也是作者当下的心情。 -
韩诗外传集释
《韩诗外传集释(繁体竖排版)》由韩婴撰,许维遹校释。清人考订全书的以赵怀玉的校和周廷寀的注为最着。这两部书,在一年内相继印出,但互不相见,所校各有异同,因此互有得失。吴棠合刊为一书,一般都认为是善本。许维遹先生收集了有关的校注材料和不同版本,约有数十种之多,并旁及诸子、类书和其它材料,悉心剪裁,同时加上他自己的意见,撰成《韩诗外传集释(繁体竖排版)》。但到许先生去世时止,《韩诗外传集释(繁体竖排版)》尚非定稿。现经校读,核对引文,统一体例,改正了一些误字、标点和个别文字,排印出来,供研究者参考。《韩诗外传集释(繁体竖排版)》定名为韩诗外传集释,实际上,许先生的劳动更多的是化在集校这一部分上,仅有少数地方作了集释的工作。由于许先生已作古人,未加更改。 -
诗经研究
闻一多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和民主斗士,更是著名的学者。他在《周易》、《诗经》、《楚辞》、《庄子》及唐诗、神话、古文字等诸多研究领域中,作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闻一多学术文钞》丛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适合各类文学爱好者阅读。 -
诗经名物新证
《诗经名物新证(修订版)》的作者是扬之水。无论如何,诗只是歌,只是乐,而不是思想史、社会史、风俗史,但这唱彻五百年的歌与乐中,却包含了思想史、社会史、风俗史中最切近人生的一面。欢愉、忧戚、哀怨、愤懑,诗思中蕴蓄的人生伦理、信仰道德、价值观念,乃至思维方式、情感意志,却又是思想史、社会史、风俗史中精纯的一章。而与史不同的是,诗且携着思想的精灵、语言的精灵,穿越逝水流年,于是,在有意与无意的考古发现中,精神的与物质的闪光碰和在一起,若干散落的历史断章,竟因此可以编联成篇,而一些久已在生活中失去位置的昔日名称,也在这文化遗存中相遇它曾依附之物,于是“名物”中曾经有过的活力,竟可以为这历史的一章注入生命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