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
本书从提出问题开始,讨论了与“民族”、“族群”相关的几个根本性概念,特别是对“族群意识”的理解与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介绍了自己研究的方法。全书的核心部分是从历史材料入手来解读当年保安族的“民族识别”过程,然后通过大量访谈材料详细地介绍了现在保安人日常生活中的“认同意识”以及政府政策的作用。在书的最后部分,再次讨论有关“族群归属”的自我定义与社会定义,与最初提出的问题相呼应,在理论上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命题。 这本书可以说是在21世纪新的社会条件下对我国半个世纪前“民族识别”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的第一个完整的案例研究。 -
族群政治
《族群政治》讲述了关凯具有远比一般学者更为宽阔深入的国际视野、理论厚度和实际的实践经验。 因此,他积多年的思考和经验,主要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角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族群政治”为题撰写本著作,对族群问题的本质进行了十分深入的讨论,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与结果产生的逻辑过程。其书结合国内外的各种关于民族问题进行的陈述和分析,都与国际学术界相关的各种前沿理论和观点进行了对话,其思路清晰,语言犀利,对各派理论理解准确,分析鞭辟入里。而且他的分析并没有停留于固有的这些理论,还提出了很多个人的见解,给人以启发和更开阔的思索余地。可以看出,作者在族群政治问题上的阐述力图全面完整,这个目标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但由于全书篇幅之限制却影响了在一些较重要问题上的进一步深入探讨。 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他在这些问题上更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 -
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本书以苏北人作为个案研究,探讨了原籍是如何逐渐成为汉族中界定族群身份的依据的,解释了籍贯怎样构筑社会等级和社会对立,揭示了中国城市居民面临的这一方面的问题。 -
兩岸分治
1949年之後,國共兩黨各自在台灣海峽的兩岸建立政權,但這並不意味兩黨的統治理念與制度從此南轅北轍。事實上,在蔣介石和毛澤東時代,兩岸均實行黨國體制,然同中有異。本書闡析國共兩黨政權重組過程中在學術建制、圖像宣傳和族群政治方面的一些重要發展。論文內容包括建立中國科學院新體制,拆分國民政府治下的綜合大學,利用圖像宣傳或顛覆政治理念,識別五十幾個少數民族,探究台灣族群意識的起源與變遷,討論兩岸對「回族」的認定。 -
再造的祖先
1950年代,在建構合法性和穩定邊疆的內外需求下,國家開展了民族識別工作。中緬邊界上的「倮黑族」被改稱為「拉祜族」。然而,被改變的不只是名字,其族群的身份和歷史也被重新改寫:世代生活在西南邊疆並一直與漢人抗爭的「倮匪」,被替換成一個虛構的,從青海而來且與漢人友好共處的「拉祜族」。 拉祜身份替換的例子獨特且意味深長,其背後是知識在國家權力的籠罩下層層扭曲的過程:為配合國家的民族識別工作,歷史學者建立了一套中國民族史論述,確定了漢族的先進性及民族大團結的基調;拉祜族的知識精英依據這套論述,主動為族群塑造了一個符合國家需求的身份;而這種被再造的身份,在知識的多向流動中進入了拉祜村民的日常生活,逐漸替代了族群真正的身份和歷史。 作者經過十五年連續的田野調查,結合全面的史料梳理,剝離出在邊疆政治格局變化與國家主體性建立的背景下,「拉祜族」被邊緣化和重構的過程。同時,通過挖掘「倮黑」在與漢人和官軍的對抗中興起、遷徙的歷史,作者試圖為這個族群找回原本的信仰和身份 。 「希望這本書的讀者們在瞭解了那些塵封在官修史書背後的人們、他們的歷史和命運之後,或許能夠呼出一聲歎息。直到今天,南柵佛房的廢墟仍然靜靜地躺在森林中,沒有人將它與仍舊生活在這裡的人民聯繫在一起。」 ——馬健雄 -
Uyghur Nation
The meeting of the Russian and Qing empir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ad dramatic consequences for Central Asia’s Muslim communities. Along this frontier, a new political space emerged, shaped by competing imperial and spiritual loyalties, cross-border economic and social ties, and the revolutions that engulfed Russia and China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David Brophy explores how a community of Central Asian Muslims responded to these historic changes by reinventing themselves as the modern Uyghur nation. As exiles and émigrés, traders and seasonal laborers, a diverse diaspora of Muslims from China’s northwest province of Xinjiang spread to Russian territory, where they became enmeshed in political and intellectual currents among Russia’s Muslims. From the many national and transnational discourses of identity that circulated in this mixed community, the rhetoric of Uyghur nationhood emerged as a rallying point in the tumult of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 and Russian Civil War. Working both with and against Soviet policy, a shifting alliance of constituencies invoked the idea of a Uyghur nation to secure a place for itself in Soviet Central Asia and to spread the revolution to Xinjiang. Although its existence was contested in the fractious politics of the 1920s, in the 1930s the Uyghur nation achieved official recognition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China. Grounded in a wealth of little-known archives from across Eurasia, Uyghur Nation offers a bottom-up perspective on nation-building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China and provides crucial background to the ongoing contest for the history and identity of Xin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