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库1304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六篇文章,《下乡养儿(上)》,《九爷》,《战乱年月》,《<雨果>DNA》,《汉家陵阙》以及《漫邮记:戏曲之美》。 《下乡养儿(上)》讲的是一对夫妇为了帮八岁的女儿天天克服上学恐惧,在朋友的帮助下举家搬到农村,希望更广阔的天地能让天天渐渐勇敢,回到学校。一个来月的乡下生活确实让天天有了不小的变化。 《读库1202》里曾有一篇《小九》,这篇《九爷》继续讲述了主人公九爷从监狱出来后的生活状况以及几次往返台湾的经历。 《战乱年月》的作者姜淑梅老太太在《读库1303》发表过《穷时候》,这次她回忆了他们一家人和几位亲戚邻居在“战乱年月”的遭遇。 电影《雨果》是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写给电影的情书,片中那个坏掉的机器人就像尘封的废弃老胶片,需要修复者用爱心钥匙重新开启,发条的转动就是胶片放映机的转动,钢笔的涂鸦也仿若电影魔术般,让后人领略其魅力并发现历史背后的故事,而代表时间的钟表才是传统胶片最大的敌人。小雨果在影迷老爸身上继承了“修复”的手艺,同时也传达出斯科塞斯对电影修复事业的执著。影片最大的意义在于梦想的修复,同时承载着对老胶片转制成新数字3D影像的时代进步。《<雨果>DNA》梳理了这部电影中的那些老片基因。 中国古代建筑史有个悲剧性事实,由于以木材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加之长期缺乏保护古建筑的意识,甚至经常性的人为破坏,中国古代建筑的保留状况与西方相去甚远。当初业已成熟与辉煌的汉代建筑,如今却没有任何一座木构建筑留存下来。所幸数量巨大的汉代各类墓葬建筑成为了填补建筑历史空白的最珍贵资料。《汉家陵阙》试图对汉代建筑进行讨论,将主题放在汉代帝王陵墓上,着重描绘了汉武帝的茂陵,并特别详述了茂陵的陪葬墓——霍去病墓。为方便对照,文章还对秦始皇陵以及汉代一些诸侯王、贵族墓葬进行了逐一审视,希望通过它们各自特殊的建筑形制和卓绝的艺术造诣,来努力想象和拼凑出尚未发掘的汉武帝茂陵神秘莫测的地下世界。 上次的《漫邮记》系列是《读库1106》里的“园林之美”,这次作者谭夏阳介绍了有关戏曲的邮票。从京剧脸谱到京剧行当,从京剧到昆曲、粤剧,从戏曲名伶到剧作家,在方寸小舞台上展现戏曲之美。 -
读库0802
本辑《读库》的彩页篇幅扩充为36页,是因为一位摄影师。 河南新野是一个密林之外的猴子之乡。如果你见到牵着猴子走江湖的耍猴人,那他多半就是这里的人。但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留心这些从你身边走过的人群了。 摄影师马宏杰从2001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群落。他跟随耍猴艺人扒火车,露宿街头,游走城市卖艺,记录下流浪艺人的家庭场景、生活演变,以及这个行业的逐渐消亡。 《诗人活在福利院》是一篇迟发的文章。2001年4月,食指获得前两届空缺的第三届《人民文学》诗歌奖。当时有媒体说“今年的《人民文学》诗歌奖一个给了自杀者,一个给了疯子”。 同为诗人的杨子辗转来到北京市第三福利院,找到这位已经有近三十年精神病病史的老病号。 “就我记忆所及,郭路生是自朱湘自杀以来所有诗人中唯一疯狂了的诗人。”这是诗人多多对于食指的评价。与食指的访谈结束后,杨子在文章中写道:“我没有必要去请教医学博士,请他告诉我为什么一个疯子在谈论诗歌时可以如此健康如此正确。” 李怀宇先生长期拜访百岁老人周有光,他为本期《读库》提供的周先生口述,尽述百年间的世事沧桑,人情世故,算是为我们难以理解的世界作出的别出心裁的脚注。 叶圣陶评价张氏四姐妹:“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本文也记录了周有光与张允和,以及张氏四姐妹各自不同的命运。 《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是余昌民先生所撰的个人生活史的一部分。“凡是经历过的事情,我都想从容地有个交待。” “随心写去,完了一读,真还有感于‘那个既单纯又无知、既热情又偏激、既阳光又冷酷、既清贫又富有的时代’。读过的同学(包括不同校的)都很兴奋,说我‘怎么记得’;我反而奇怪:‘怎么会忘记?’”他在给我的信中写道。 《邦德,邦邦的》写的是风流间谍007手中那支硬邦邦的家伙。本文是对所有007电影中所用的武器条分缕析的研究,并对其中几个疑点进行了终极探讨,以期武器发烧友一睹为快。 《非洲的碎片》是曾刊发于《读库0602》中《非洲,我的非洲》的续篇。上篇大受读者好评,当年的《读者》、《青年文摘》和《海外文摘》在同一期都做了转载。文稿却在出版商处屡屡碰壁。作者柳桦先生曾经写过,其中一位出版人发表了大意如此的意见,这个人写的非洲一点异国特色都没有,说他写的是通县也可以。 “真的是我写的那些不够非洲不够异国情调吗?如果真是,我不后悔,因为我写的是人不是情调。有个和我几乎同时在异国常驻又同时写异国的人出了本书,我的一个良心大大地坏了的朋友常拿此人刺激我,有一天我很认真地告诉他,别拿这个人跟我相提并论,我写的是异国的我,那人写的只是异国的异国,虽然我的书还没有出来,但跟他相比还是有着层次上的区别。如果只是写异国,我还不屑。”他说。 本辑藏书票由王增延先生绘制 耍猴人江湖行 马宏杰 诗人活在福利院 杨 子 附:食指诗三首 周有光与张允和 举杯齐眉 李怀宇 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 余昌民 邦德,邦邦的 杜 嘉 渴望雄起的投影 花之静 非洲的碎片 柳 桦 姥姥 舒 泥 《中性》三题 黄昱宁 Ask姬十三 姬十三 -
读库0605
话剧《暗恋桃花源》刚刚在大陆上演,本辑《读库》也推出了该剧的一个专题,详细描摹了《暗恋桃花源》二十年间的传奇历程,钩沉出丰富的史料细节和背景花絮。有两张照片让我不胜唏嘘,一张是1986年,该剧主演金士杰和丁乃竺在赖声川家的客厅中排练,赖声川和丁乃竺五岁的女儿赖梵耘在沙发上酣然睡去。二十年后,赖梵耘在2006年台湾版和大陆版的《暗恋桃花源》中扮演小护士一角。书中还彩印了该剧的珍贵剧照和海报,以飨“暗”剧戏迷。再说句很个人的题外话,由于若干年前都是通过雪花画质的录象带看到的林青霞,并没觉得她有多么美,这次大家可以看看书中林青霞的照片。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读库》将陆续刊出与小人书有关的系列稿件,诸如上辑贺友直先生的《过时老话》,这辑是李斌先生的《连环画廊桥遗梦》,记录的是文革结束后,斜刺里杀出一彪人马,众多国画、油画、版画界的高手纷纷投身连环画创作。 2000年,作家徐星在法国南特受邀进入一个法国家庭,见到了一些古老的中国物件,还有若干张照片,是这个家庭的祖父摄于八国联军入侵时的北京,照片上有法国军人,还有中国百姓。徐星花钱将这些照片复制下来,时至如今,首发于本辑《读库》。 《伶人往事》已经出书,本辑《读库》转载程砚秋先生的《我的学艺经过》一文,原刊于1969年香港《明报月刊》,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对照着读一下。《伶人往事》一书已经有两岸三地的三个版本,我个人以为台湾时报文化版的装帧最为漂亮,封面是程先生《赚文娟》中苏小妹的扮相。遗憾的是,这张照片在香港版中没有收入,内地版我还没看到书,不知道有没有。特地从章诒和先生处求来此照,刊于《读库》中。 《欲采苹花不自由——一本周刊的封面明星故事》指的是香港《明报周刊》。作者写一本杂志的封面女郎,也是在描绘一座城市的浮世今生,这座城中的女性数十年间的沧海桑田。 本辑藏书票有台湾漫画家敖幼祥所绘。 ——张立宪 ---------------------------------------------- 图书目录 二十年暗恋桃花源 水 晶 悲喜,快乐,忘我 《暗恋桃花源》的二三事 赖声川 《暗恋桃花源》剧情大纲 赖声川 《暗恋桃花源》剧本节选 编剧/赖声川 一个多么经得起打岔的戏啊• 连环画廊桥遗梦 李 斌 打口 王小峰 邂逅一个八国联军后裔 徐 星 在民主下降线行进的民国政府 张 鸣 我的学艺经过 程砚秋 慢慢读,慢慢爱 杜 丽 沉睡之书 张传明 《故乡》三部曲本纪(下) 牟 森 王牌空战 杜 嘉 春天的十二个瞬间 张 钧 欲采苹花不自由 一本周刊的封面明星故事 程灵素 棋圣战的诅咒 杨 欢 石勒载记 刘 勃 -
读库0602
※×※×※ 简介 ※×※×※ 本期主打《启蒙年代的歌声》、《故宫改造计划始末》。 《启蒙年代的歌声》 前溯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当沈从文还叫沈岳焕的时候,当胡适胡洪骍的时候,当冰心还叫谢婉莹的时候,当凌叔华还叫凌瑞棠的时候,当丁玲还叫蒋冰之的时候,当吴宓还叫吴陀曼的时候,当邹韬奋还叫邹恩润的时候,当曹禺还叫万家宝的时候,当茅盾还叫沈德鸿的时候,当沙汀还叫杨朝熙的时候,当郭沫若还叫郭开贞的时候……他们童年时学的歌,唱的歌,接受的教育。 《故宫改建计划始末》 四十多年前,一个改建故宫的计划在神秘地进行着。涉足其中者,有政治家,有读书人。故事以一些人的悲剧收场,使一些人的声名流传。故宫就这样与一个灭顶之灾擦肩而过。 《小话西游》 本文是对古典名著《西游记》的重新解读,而最有价值的是插图,收入了著名画家刘继卣先生的代表作品《闹天宫》。《闹天宫》创作于五十年代中期,共八幅,1956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以年画条屏形式出版,为刘继卣先生工笔重彩作品的代表作。本辑读库中的这八幅作品得以彩色原貌展现,印刷精美。 《十七年间的爱情》 十七年,用来指称从1949年到1966年的国产电影。那个年代的电影中爱情是稀罕物,惊鸿一瞥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性感。相较而言,爱情在我们最近二三十年的电影中逐渐丧失了。 《享受优秀的好莱坞烂片》 美国电影“金酸莓奖”是与奥斯卡奖针锋相对的一个电影奖项,专门评选年度最差电影和各类单项奖,配以刻薄有趣的评论。《享受优秀的好莱坞烂片》是该奖创始人约翰•威尔逊去年写的一本书,本文对其精华部分进行了摘译,并补充了大量与中国观众有关的内容。 《非洲,我的非洲》 旅行文学逐渐兴起,但这类文章最不好写。罗列些掌故逸事,赞美一番大自然美景,再呼唤纯净心灵天人合一,大多文章都难脱窠臼。而柳桦先生的非洲系列,写出了人味和趣味,别有意致。 《戌年记忆》 大型专题片《甲子》已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黄金时间连续播出三年,为当代中国梳理出个人历史,留存下一些民生图景的切片,构成一幅时间跨度达六十年的清明上河图。《戌年记忆》今年春节在央视播出,本辑《读库》收录的是《戌年记忆》的文案,和总导演陈晓卿的创作谈《我们没有失忆》。 《读库》丛书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为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采用陆续出版的方式,每两月推出一辑,2006年六辑分别为《读库0601》、《读库0602》……《读库0606》。继第一本《读库0601》在3月出版后,第二本《读库0602》在5月出版。 “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方针。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上而言属于五千至五万字之间的中篇读本。内容上而言,《读库》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求“有趣,有料,有种”,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发表文学作品,书评、影评等文体则强调趣味性,通过真实的表象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 ※×※×※ 目录 ※×※×※ 《读库0602》目录 特稿 启蒙年代的歌声 李太山 故宫改建计划始末 王 军 人类不可能再发生这等奇迹 写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展来华前夕 陈丹青 人物 一个人、一份报纸和一个时代 梁由之 附:张季鸾文两篇 蒋介石之人生观 张季鸾 我们在割稻子 张季鸾 书乡 小话西游 刘 勃 乐坛 几个女生的欢喜悲 台湾校园歌曲三十年(上) 公 路 影苑 十七年间的爱情 小 于 话外之音 魏君子 享受优秀的好莱坞烂片 赵 强/编译 对手戏 杜 嘉 札记 非洲,我的非洲 柳 桦 历史的短信息 程灵素 另一种翻译 老 六 语词笔记 隐秘的心酸 黄集伟 文本 戌年记忆 影像志 我们没有失忆 陈晓卿 -
读库1400
《读库》每年推出一册00号,不公开发行,仅供内部流通之用。 与此前已经出版的《读库0600》、《读库0700》、《读库0800》、《读库0900》、《读库1000》、《读库1100》、《读库1200》、《读库1300》一样,《读库1400》是自《读库1300》至《读库1306》的目录索引和内容简介,供大家检索之用,也可了解一些稿件背后的人物和故事,以及我们2013年组织的讲座精华纪要及编辑手记。对于那些第一次听说《读库》的朋友来说,也算是一个了解这套丛书的窗口 -
读库1001
老课本 邓康延 寻找游牧文明 舒 泥 我和我的作者们 杨 葵 深入东王府 诸荣会 人要从梦中醒来看自己的梦 李树波 布鲁克林大桥之外 八 爪 摩尔小姐 蓝 桦 寅年记忆 影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