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国的回忆
《帝国的回忆 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下册)》系《纽约时报》对华报道选编,起讫年代为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这一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蜕变,人民承受着无与伦比的巨痛。《纽约时报》以当时中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即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革命及华侨等方面,既是一份十分翔实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近代史。 书中所配的百余幅图片和照片。主要选自与文章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报刊。这些出自西方国家记者之手的景像和现场实录,更增加了《帝国的回忆 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下册)》的历史感和收藏价值。 《帝国的回忆 晚清观察记(增订本)(下册)》分为上下两册,本册为下册。 《帝国的回忆 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下册)》收录第四篇艰难的国防-第七篇绝境的奋争等内容。 -
晚清史探微
本书收录孔祥吉的文章23篇,其中包括“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上层心态”、“光绪皇帝维新思想溯源”、“晚清政治改革家的困境”等。 -
晚清督抚政治
群体是众多个体的集合,所以群体内部是有层次的,其人物有多样性。但是,任何可以称之为“群体”的群体又都具有同一性,这是群体赖以存在的基本要素。晚清督抚内部品流不一,能力有大小,作用有高下,但他们却都是封疆大吏,是清朝统治集团中主持一方的权力角色。在清朝中央集权衰落的情况下,他们一方面依靠手中的权力,支撑这将倾之大厦,帮助清政府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另一方面,他们也依靠手中的权力,扩大了地方利益,并为维 -
庚子西狩丛谈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及光绪帝仓惶出逃。怀来知县吴永仓促接驾,却应对有方,受慈禧宠信,奉旨办理前路接待。该书即为他随扈西行时的所历、所见、所闻,有“信史”之誉,是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晚清商约外交
近代史的研究,不少学者由外交入手而论述近代,其实只取其交涉经过,条约谈判,特权攫取,订约阴谋等论域发挥其研判识断。商约谈判与签订之重要,却鲜有人涉及。此类论著,亦属少见。作者积数十年之功,撰成《晚清商约外交》,研讨了晚清七十年间,中国与西方列强在重大政治事件以外所签订的种种通商条约。论述了订约经过与所受列强外交官的强索与愚弄,以及不平等条款的形成,列强特权的扩张,同时亦见出中国官员的怯懦无知,国家利权的侵损。进而则就晚清十年的中外修约,以见中国因应外交的醒觉与挽回利权的努力。 此次中华再版发行,作者思虑再三,重新撰写了《自序》。《自序》详细交代了本书写作的意图,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作者开篇指出:“中国今日立足于世界瞬息万变之局,实极其需要重视外交,何况百五十年来,中国之饱受外国欺凌侵犯,以及强取豪夺,今时岂可不用心于了解国际现势,强权动态?……在近代史上我们是积弱之国,百余年来,饱受列强侵凌,故全国上下俱须提高警觉,认真研究,列强侵人之国,其一切阴谋智术,运用手法,必须深入了解掌握,以谋趋避因应之道。……算来晚清七十余年间,中国每年之商税漏卮即可抵得上一次鸦片战争之赔款,亦可谓中国商税漏卮,每年要损失一个鸦片战争之赔款量,真是令人触目惊心。因乃著此书,以为国人提示另一种外交领域,其严重性有过于战败赔款。” 可见,《晚清商约外交》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颇具现实意义。 刘白如先生序 自序 绪论 上编 中外商约交涉之滥觞 第一章 中英通商章程之议订及各国之通行 第二章 列强议订商约特权之永久持续规定 第三章 中俄会订陆路通商 第四章 英日外交势力对中国商权之扩张 下编 晚清十年间之中外商约交涉 第一章 中英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 第二章 中美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 第三章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 第四章 中葡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 第五章 中德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附中义、中瑞商约 第六章 余论 中西译名对照表 关键词表 参考书目 -
十九世纪中国的鼠疫
本书由Carol Benedict在其1992年斯坦福大学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写而成。在书中,作者用六大章的篇幅,尽可能全面地从历史、地理、传染病学和社会等角度来论述晚清中国的鼠疫。从内容上看,本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三章主要采用区域体系理论构建了区域内和跨区域鼠疫传布的认识框架,后三章主要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探讨晚清的鼠疫。作者利用地方志、医书、报章杂志和西方旅行者、中国海关医官、美国领事馆官员的观察记录等等中英文资料,比较成功地重建了清末中国鼠疫问题的全貌。不同以往的鼠疫问题研究者,该书不仅从医学史的角度探讨鼠疫的起源与传播,更从社会史的视角探察鼠疫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引发的国家与社会、殖民政府与殖民地人民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该书是了解清末中国医学、疾病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