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海为家
为纪念当代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1931-2001),我们邀请海内外数十位考古、文史领域的家学者及其亲友撰文,编辑了这本追念文集,以寄托我们的哀思,并彰显他的业绩。为的是让更多的读者知道,作为一个人,张光直先生的精神魅力究竟在哪里…… -
墓葬与生死
墓葬形制的转变与死后世界观的发展是社会结构转变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相应表现。中国古代墓葬形制从战国末期开始的大转变,可以反映出中国人死后世界观在这一段时期中的发展,而两者均与秦汉编户齐民社会之形成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书结合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推测,从战国末期开始,中国人对于死后世界的面貌有了比较具体的想法,也有了具体表达这种想法的墓葬方式。这种想法的出现很可能早于现有文献和考古材料所能印证的年代,但现有的各种证据至少显示,在经过战国时代的大变动之后,中国的社会迈向一个新的阶段,墓葬制度的演变是此次大变动中的一环,不但反映出这一变动所触及的文化层面的深度,也反映出远在佛教进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对于人死之后的归宿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想法。 -
考古人类学随笔
这本小书所收的46篇文章,绝大部分已经发表过。其中很多篇原来发表在中国的报纸和杂志上,是以社会上一般人为对象的。有几篇学术味道比较浓厚些,但也是朝着深入浅出那个大目标努力撰写的,相信读这本书的人,不会遇到生涩难解的语言问题。 44篇分入5组,第一组我叫它作“狗尾‘序’貂”,是因为为了它作序的书,都是非常值得读的书,我写的序夹在书里,沾着原书的光,也许有人看一看。第二组文字我给它取了“大题小作”这个名衔,表示我不是不知道大题不宜小作,但我希望读者们能透过纸背看到这些简短结论有庞大的基础。第三和第五组文章的标题不言自明。第四组是我为北京《中国文物报》自1993年夏季开始写的一个专栏。因为《中国文物报》寄来给我常常脱期,我不知道是否寄去的稿件全都发表。在题目后的星星下面如果没有注明年月日,那篇文章便是根据原稿排版的。如已发表,便依印出来的语句。另收入陈星灿先生、海基·菲里先生与我的访谈记录,作为附录部分。 -
传薪有斯人
李济、凌纯声、高去寻、夏鼐、张光直这五位先生,是中国考古人类学界的代表人物,在世界学术界享有盛名。本书收入前四人与张光直之间的通信近二百件。通信时间自20世纪50至80年代,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考古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书中的内容涉及许多鲜为人知的学界史事,可以说是这一重要阶段的写照。 通信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在祖国大陆和海外的第一、第二代考古人类学家的思想情感、研究取向和生存状态,而张光直从负笈美国留学到成为最优秀的华裔学者活跃在世界学术舞台上的成长之路,也可以从与这些师长的通信中显现出来。夏鼐与张光直自文革后期开始通信,两人从生疏、隔阂到熟悉、友好的交往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考古学一步步地走向世界,世界逐步深入地认识中国文明的过程。书信集见证了这一段至今仍在进行中的历史。 -
夏鼐日记
他是中国第一位埃及学专家,他是李济主持安阳殷墟发掘时挖小墓的大学生,还是定陵、马王堆汉墓等重要考古工程的现场指挥者。长期以来,他的日记既记载了国内外学术界重要的人物事件,又记载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坛掌故、风土人情。是了解我国考古学史极其珍贵的资料。 -
番薯人的故事
作者回忆早年生活的自述作品。因祖籍所在的台湾岛像个番薯,故岛上两三千万汉人自称“番薯人”。书中记述其家世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度过的孩提时代,重点追忆了18岁作为“政治犯”入狱一年的特殊经历。这段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一生的志向,也由此引发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科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