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娜·阿伦特
阿伦特和克里斯蒂瓦加到一块,是两名女思想家,而且是两名顶尖的女思想家,虽然她们活跃的时期分别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汉娜·阿伦特是美国现代最有名的政治哲学家,她的许多作品都译成了中文, 也有好几本关于她的传记及评传出版了,但恐怕以前出版的那些都比不上克里斯蒂瓦的这一本。毕竟除了同样作为女性之外,克里斯蒂瓦的优势在于她对阿伦特的思想能产生共鸣,她本人的哲学修养也不在话下。 -
精神生活·意志
《精神生活》被公认为汉娜·阿伦特最伟大的著作,也是她生命之火即将 熄灭前的遗世之作。这本书探索了沉思生活中的思维本身。与阿伦特之前的著 作大多关注精神之外的世界不同,这本书标志着一种转向,它以三卷的篇幅, 对在阿伦特看来具有基石作用的精神活动作了深入的探索。她将《精神生活》 分为“思维”、 “意志”和“判断”三部分,亦即她所认为的精神的三种基本活动。由此,她对精神活动进行了全面而富于洞见的分析。这本书,将是“20世纪人类精神中最亮的明灯”,是阿伦特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 -
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
汉娜·阿伦特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亲身经历德国魏玛共和的民主危机,以及纳粹政权的种族迫害,阿伦特深刻反省西方现代性的困厄,并具体阐释现代性进程中的各个暗流如何酝出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进而推动极权政体的恐怖统治。在极权主义全然摧毁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有效性之后,阿伦特殚精竭虑地重新发掘深藏于这已破碎失效的传统里尚可以引导我们实践的理念资源。她深入剖析现代人的基本处境,进而思索在“后一极权主义”的境况中,人的政治行动如何可能兼具参与热情与明智判断,并且开创出自由的公共空间与恒定的公共世界。本书对阿伦特的政治思想做了全面的解释,在华文世界中,是第一本系统阐释阿伦特政治思想的专著。 -
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西方最具原创性的大政治思想家,她在后极权时代呼唤政治的复归,力陈公共政治生活存在之理,开启了古典共和主义的当代复兴,本书在语境关照与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阿伦特政治概念之缘起、内涵、预设及意义,不仅为理解阿伦特的著述、把握阿伦特的意图提供了恰当的视角,而且为更好地理解政治经验、思考政治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本书是国内学界研究阿伦特思想的第一部专著,也是了解西方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
黑暗時代群像
【95 年11月誠品選書】在紀念漢娜.鄂蘭這位20世紀最具原創性思想家百年冥誕的今年,本書中文版的面世無寧具有特別的意義。她將充滿政治災難、道德淪喪20 世紀前半葉命名為「黑暗時代」,以獨到而精闢的見解,論及在這段期間諸多知識份子的人生經歷及其思想活動,也談時代之於他們人生與哲學理念的影響。全書勾勒萊辛、盧森堡、布萊希特、班雅明等十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家群像,精準的描繪令人拍案叫絕。例如她形容班雅明是徘徊前衛古典之間,心靈矛盾;而盧森堡在公共領域裡展現出卓越的言行,透過理性辯論與他人連結開創新局,被鄂蘭認為是「黑暗時代的偉大心靈」。但鄂蘭並不視他們為時代精神的代表,而是透過論述袞袞諸公的理論與觀念,指出即使在最黑暗的時代,有這些思想家的螢螢光芒,人類的未來仍有希望。 一個最黑暗,也是思想文化最燦爛的年代, 鄂蘭有幸與這些精采的人在同一時空中交會。 本書是20世紀重要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1975)於20世紀70年代完成的著作。這位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家之一,她在這裡所論的都是20世紀前半葉的知識份子,都是她身邊熟識的人。處在上一世紀上半葉的歐洲學術文化中心,一個最黑暗,也是思想文化最燦爛的年代,鄂蘭有幸與這些精采的人在同一時空中交會。 鄂蘭在這裡談他們的人生經歷,談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活動,也談大時代對他們的影響。由於對人物與時代的熟識,鄂蘭信手拈來,侃侃而談,一個時代的輪廓,躍然眼前。這些人各有不同的才華與信念,各人的專業與環境也大異其趣,唯一的共同點只有他們全都互不相識,而且他們全都走過了一個共同的時代(萊辛例外),一個政治大災難、道德大淪喪,藝術與科學卻突飛猛進的時代,這個時代鄂蘭稱之為「黑暗時代」一個動盪、飢餓、大屠殺、絕望、不公不義的時代。 人類的經驗與歷史,其實是不斷在重寫,與重演的,今天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已經走到一半,我們面對的世界,似乎還可以在鄂蘭的這些篇章中看到影子。 鄂蘭在這本書中評論了11位知識份子,包含了萊辛(1729-1781)、羅莎‧盧森堡(1871-1919)、安捷羅‧朱塞佩‧隆加尤里(1958- 1963)、卡爾‧雅斯培(1883-1969)、伊薩‧迪內森(1885-1963)、賀曼‧布羅赫(1886-1951)、華特‧班雅明(1892- 1940)、貝托爾特‧布萊希特(1898-1956)、華特馬爾‧居里安(1903-1954)、藍道‧賈雷爾(1914-1965)。 鄂蘭在她的寫作中,並不把他們視為是一個時代的代表人物、時代精神的代言人、或是歷史的詮釋者。對‧鄂蘭而言本書的寫作有些是感時之作,有些則是適逢其會。鄂蘭以為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代,人們還是有期望光明的權利,而光明與其說是來自於理論與觀念,不如說是來自於凡夫俗子所發出的螢螢微光,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乃有了這組群像的勾勒。 -
阿伦特为什么重要
作者从阿伦特的名著《极权主义的起源》、《论革命》、《人的条件》、《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和《精神生活》等文本入手,重构阿伦特思想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并结合当代国际政治和时事,如比较日本偷袭珍珠港和9·11事件,分析海德格尔与纳粹关系,中国与日本二战后的关系,并剖析布什及其政府的所谓反恐战争等,阐释了阿伦特思想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