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的反光镜
从1850到1910年代,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英军炮击广州城,清军在大沽的防御图,北京城沦于西人之手,中国人送来赔款,英军协助攻打太平军,蒲安臣使团,同治皇帝的婚礼与祭天,甲午战争中国征兵,李鸿章觐见英国女王,武装的“义和团民”,两宫西巡,八国联军的孟加拉国骑兵,日俄战争的俄国炮兵,中国组建新式陆军——大英帝国的强势传媒《伦敦新闻画报》对当时中国的报道,经常比落后封闭的天朝自己,既来得及时,也来得详实。 1842年,赫伯特•英格拉姆在伦敦创办了一家以图画为主体的杂志,名为《伦敦新闻画报》,这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在《伦敦新闻画报》出版发行的一百六十一年里,这个世界经历了从蒸汽时代到信息社会的巨大转变,世界的格局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都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一个记录者,《伦敦新闻画报》一直在捕捉那些终将成为历史的场景和事件,将这些当时的新闻、将来的历史,通过版画的方式拓印下来。虽然在通讯和传媒的发展中,一份杂志所能提供的只是观察世界的一个视角,但在它充满开创性的19世纪中后期,在图像尚未作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年代,它借由图画提供的视角,就显得独到而珍贵了。在欧洲,这种新鲜的报道方式很快即被大量复制。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法国《小报》增刊、《画报》、《十字报画刊》,以及英国《图画报》、英国《星球报》等,其精选版画亦收入本书。 至于《伦敦新闻画报》的报道,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始终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主题。这些关于中国的记录和解读,涉及自然地理、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方方面面,在今天看来不乏失真和谬误之处;但总体来说,这些基于在西方社会已有一定基础的现代地理、社会、经济等学科的观察,超越了中国人自身在长期的文化传统下形成的固有的视角。作为一面来自外部的反光镜,尤其照亮了那些中国人自己习以为常因而不曾深究的部分。 -
残园惊梦
《残园惊梦:奥尔末与圆明园历史影像》内容简介:1873年,德国人奥尔末在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拍摄了一组共十二帧照片,成为迄今所见圆明园最早的影像记录。1933年,这十二帧玻璃底片经中国学者滕固从德国引入,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圆明园欧式建筑残迹》一书。图书出版后,滕固便把玻璃底片还给了德国的收藏者。此后的七十多年里,这批玻璃底片就再也没有面世过。因为二战期间德国本土遭受了盟军的地毯式轰炸,人们对这批底片是否存留,极不乐观。2010年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这批保存完好的圆明园底片为台湾的著名老照片收藏家秦风先生所获得。《残园惊梦:奥尔末与圆明园历史影像》在完整、高清呈现这批照片的同时,并邀请王军、徐家宁两位专家结合这十二帧图片,对圆明园存废的历史做了精彩诠释与解读。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内容推荐 关于民国最完整、最系统的海外图文报道史料 沈弘教授十年整理、翻译,原貌呈现《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民国 近3000张珍贵照片 100万文字 特约记者现场报道 记录军阀政治、社会事件、百姓生活、民风民俗,以及艰苦的抗日战争 西方视角,他人眼睛,历史定格,呈现不一样的记忆 马勇、雷颐、余世存、解玺璋等学者作序推荐 媒体评论 民国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时代,民国又是政治故事格外多的时代。打捞民国历史碎片,最大限度聚集外围史料,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民国历史拼图必将随着更多史料的呈现而日趋清晰。沈弘教授所做的工作,究其本质,就是打捞历史碎片,为重构历史记忆添砖加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马勇 《<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民国1926-1949》,正是外来者的新奇目光,把近现代中国的许多方面“定格”下来,使“往事”并未如烟随时光消逝。鲜活的历史图片,重新建立了“过去”与“现在”、“他者”与“我”之间的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雷颐 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新闻,早已成为历史,而当时的报道,则成为历史叙事的一部分。尤其当这些叙事来自另一种眼光,另一副笔墨的时候,其历史史料的补充价值就凸显出来了。读一读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记录和看法,也许会弥补我们的先天不足,补充被我们有意无意中忽略或遗忘的内容。事实上,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恰恰是由若干不同的面相构成的。 ——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 解玺璋 我相信,他人的眼睛造成的陌生感仍是这部书的魅力之一。尽管我们多少自以为熟悉民国,熟悉现代史,但这自家的历史一经他人讲述,就让我们看到了差异,看到了我们不曾关照的地方。……借用外人的眼睛,我们从熟悉中会收获更深刻的东西,从差异化中会收获更丰富全面的东西。 ——《非常道》作者,诗人、学者 余世存 -
民国名人再回首
大凡被称之为历史的东西,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那么,需要多久时间呢?有人说是五十年,刚好三代人,美国国家档案法规定档案解密的时间是三十年,亦即基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维护社会动作的安全,三十年内是不可以掀开箱底的。中国人并没有类似的法律,不过时间有其自然法则,只要人事物时过境迁,过去的恩恩怨怨不再纠缠不清,不再勾起强烈的爱憎情绪;相反地,时间的距离提供了冷静与沉思,呈现了更多元的对照,历史自然而然地会出现更多的面貌。这本《民国名人再回首》是笔者由自己所收集的民国人物照片中挑选编撰而成的,对象集中在1949年前后去了台湾的民国名人。这些照片是笔者努力找出来的好照片,特别是能够反映时代飘流感的影像,无论是人物的工作或家居的场合,正式或非正式的形象,都述说着时代的点点滴滴,并且多少希望能以这种形式的历史照片的编写,带给我们民族更多宽容与自在的文化气息。 -
北平表情
《北平表情》镜头和文字记录下的北平面孔和民国旧事,沉滞着中国的一个个缩影。时代的脚步徘徊不定,大舞台下挣扎着无所适从的芸芸众生太监、高僧、小妾、村童、医生、小贩、学生、士兵、难民、哲人、婆婆、儿媳、农妇、女仆、童养媳、工业家、赶驼人、算命先生、摩登女郎、剧院经理、音乐教授、满洲贵族、人力车夫、幸福的恋人、迷失的女孩、舢板船上的妇女、十三岁的小丈夫、葬礼上的喇叭手……他们都背负着沉重的文化传统,每一张面孔上都刻着几千年的沧桑。在新的苦难或喜悦来临之前,他们仍要用坚韧来面对尘世的宿命。 -
秦风老照片馆
在中国人历史影像的开发上,“秦风老照片馆”并不是虚拟的,它是民间博物馆与历史纪念馆的新角色。本书所辑图片即精选自秦风所收藏的海量老照片堪为十几年收藏业绩的一次检阅。时间跨度从20世纪前后直至1980年代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了中国人在20世纪跋涉前行的艰难步履、经典场景也记录了东南亚的变迁,是民族与世纪的宝贵缩影。作为活跃于海峡两岸的老照片收藏第一人,书中展示的均为秦风收藏的原版照片,并附有收藏这些照片的详细经过,以及秦风对这些老照片的独到解读与特殊情感。其中许多照片以往每经披露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或丰富了人们观望历史的视角令人历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