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岛风情
台湾,不是蕞尔小岛,这里几度处于大时代的风暴核心。 逆推一万四千年,原住民就已定居在此,与世无争。 17世纪以前,这里是中国东南海洋冒险家的藏身之处。 日据时代,台湾主流知识分子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坚守民族立场。 自1945年光复后,宝岛又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 本书为“秦风作品系列”之一,对台湾民生作历史性的解剖,与秦风编著的《岁月台湾:1900-2000》、《抗战一瞬间》并成姊妹篇,也与“温故影像”系列的《内战结束的前夜:美国〈生活〉杂志记者镜头下的中国》、《遍地盐井的都市——抗战时期一座城市的诞生》同为图文读物,采取图文并进的读解方式,内容形式不多见。面向未来,读史知今。 台湾,两岸中国人的乡愁。 论传统,全中国大概没有一个地方像台湾这般“传统”了。曾有三十年间,台湾努力把自己打扮得比谁都更“中国”。这段特殊的生命体验,形成今天台湾社会内心深处的悸动。只要受到同胞真诚的爱的牵引,随时都会泉涌而出…… 目录 原住民 考试 家庭 传统 社会 农村 灾难 体育 人物 演艺 专家推荐 提到台湾,通常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阿里山和日月潭,一座山,一潭水,几乎引发了对宝岛的所有想像。如问题转到台湾同胞走过的足迹,我们的印象便变得十分模糊了,的确,我们不太知道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也不知道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怀有怎样的情感。 然而,这正是两岸同胞爱的根源,也是最重要的体现。两岸同胞以同理心来了解彼此的梦想和渴望,以及至今为此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果,彼此欣赏,彼此谅解,任何隔阂都可化解于无形。 基于此,继《岁月台湾:1900-2000》一书后,秦风再编撰此书,由过去编辑的《二十世纪台湾》全集中选取适当的照片,更强化视觉的效果,用清晰的画面让读者可直接在纸上饱览宝岛美丽的山川,看到人物鲜活的表情,仿佛那百年的光影刹那间就掠过眼帘。不发惊人之语,不作猎奇之态,更着重平实生活的层面,用温馨的琐事和贴近的心情,让读者的心思不自觉飞越海峡,走入彼岸的时空。 -
抗战中国国际通讯照片
2007年春,秦风老照片馆从荷兰文物收藏家蓝柏先生处收购了一批抗战原版照片。它们是国民政府中央宣传机构于抗战时期,向欧美新闻媒体发布的新闻照片,目的是报道中国军民抗战的消息,宣扬中国人保家卫国的精神,以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每张照片都附有一张薄纸的英文说明。稍微遗憾的是,当年新闻照片的习惯只注明发布单位,却没有写上摄影者。整体来说,时间大致是从1938年国民政府在武汉指挥战局,一直到迁至重庆的最初几年。值得重视的,这批照片的其中一大部分反映了武汉和重庆的救亡活动,以及大后方生产报国的情况。这方面的内容,作为抗战史实的重要部分,文字的叙述已经很多,可是影像的呈现却很少,这批照片可谓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些空白。 需要说明的是,这部结集成册的抗战时期中国国际通讯照片,所有图片说明均由原来英文图说中译而来,以期保留图文的原始风貌。这本书代表了我们不断耕耘抗战影像的努力,也期待通过点点滴滴的累积,以逐步铺陈全民抗战的完整记忆。 -
1904-1948岁月东北
《岁月东北1904-1948》1904年,日俄列强全面摊牌,爆发战争,结果日本大获全胜,从帝俄手中夺得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的经营权,更欲掌控中国东北。1928年,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此举不但没有吓倒张学良,反而促成东北易帜,公开抗拒日本对江北的领土野心。随着关东军的军事占领,筹划多时的“满洲国”也粉墨登场,逊帝溥仪成了关东军手中最大的玩偶。为确保占领,日本将本国贫穷的农村人口大量地迁移到中国东北,并对其编织了一套美梦,由思想家、教育家、作家、记者齐声共鸣,将中国东北描绘成任何人都可以力争上游、美梦成真的人间天堂。殖民主义光鲜外表的背后,却是日军持续的侵略以及空前残酷的清乡手段。中国人民并没有因此屈服,反而越挫越勇,在抗暴斗争中谱成悲壮的民族史诗。1945年,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以后,立刻牵动美苏争霸与中国内政的敏感神经,这将决定战后的世界里谁将是真正的老大,以及中国人未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
1860-1930:英国藏中国历史照片
《1860-1930英国藏中国历史照片(套装全上下册)》内容涉及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光及民俗等各个方面,而其中最为珍贵、最为系统的包括三个方面,即义和团、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方面的照片,多为首次付梓面世,是研究和了解相关事件的珍贵史料。 -
历史照片的历史问题
照片是瞬间的定格,也是历史的缩影。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不可避免地会打着时代的印迹、岁月的烙痕,带上人物的情绪,于是看历史照片,也往往可以在平常的人、事中品味出非同寻常的意义来。 -
大清帝国城市印象
托马斯•阿罗姆(ThomasAllom,1804-1872),一个没有到过中国的英国人,所画的中国风景却成了西方最早、也最有名的关于中国历史的图画本教科书。《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以精美的大开本形式,将一百二十余幅阿罗姆的作品以及大量其他外国画家的同类作品公诸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