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山川为盟
《以山川为盟:黔中文化接触中的地景传闻与历史感》是一个围绕着文化接触、地景与传闻而展开的历史民族志报告,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本研究的田野点在贵州省中部的一个历史上曾被称为“半边山”的地区。这是一个位于滇黔通道旁的多民族杂居的区域,历史上不同的人群以不同的方式移民迁居至此,形成了“苗族住山头,仲家(布依族)住水头,客家(汉族)住街头”的居住格局。在长期的共处共存中,居住于“半边山”区域内的各类人群形成了一种“融而未合、分而未裂”之情状。经过多次田野调查与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本研究尽量呈现了自明朝中期以来这一区域的文化接触与区域整合机制的变化,以及当地居民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感,并指出,居住于当地的不同人群在其社会生活的互动交往中所缔结的是一种等级性的“社会盟约”的关系。 -
五华楼
如果单从书名《五华楼》的字面上来理解,很容易将本书误认为是一本关于名胜古迹的著作。然而当我们仔细读下去的时候,这部出自西方学者之手,成书于大半个世纪前的著作却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仿佛从万米以上的高空中拨开云雾往下看到的情景一般,在喜马拉雅山脉西藏高原向南延伸的地带,在连接中国与缅甸、印度的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交汇地,在布满河谷和高原湖泊的滇西崇山峻岭中,“有一块狭长的富饶的稻米之乡镶嵌在苍山洱海之间,这里就是大理民家(白族)的家园”。于是,作者引领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六七十年前的大理,重温了一遍祖辈生活的情景。全书以十一章的文字对白族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渊源、社会结构、物产资源、生产生活习俗、经济状况、宗教信仰、对外交往、民族关系等方面作了生动的描述和中肯的分析,加上数百幅照片,全方位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白族的生存发展状态,第一次以人类学家的眼光透彻地剖析了白族作为一个民族存在的种种特征,澄清了古往今来在白族研究方面某些含混不清的观点,堪称是第一部关于大理白族的优秀的人文地理学术专著。 -
微“盐”大义
本书是一份关于“盐”的历史民族志,是以物为视角的人类学研究个案。基于对云南大理一个盐井村落(诺邓村)的田野调查,作者力求呈现“盐”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物品在特定地方所展开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图景,盐在历史上如何勾连起诺邓的“内外”、“上下”关系,以及今天仪式生活中的盐如何言说历史。 -
“土著”如何思考
社会与文化丛书·萨林斯文化与历史论丛。 这是一本对批评进行回应的学术著作。这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附录占去了全书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主要是对自18世纪以来的各种相关的英文和夏威夷文献的详细讨论。 -
历史、身体、国家
这本书基本上想要回答三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身体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化,才有现今的样子?这种身体的发展状态隐含了怎样的历史特定性与危险性?它能否被当成是一种普遍、永恒的身体模式来看待?对这些问题的质疑与回答构成了本书的基本论调。作者希望通过这些讨论来澄清,身体的存在和意义是怎样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中,因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更动而被积淀、塑造出来?这本书以四个议题来证明揭示身体在近代中国的变化。它们分别是:身体的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空间化发展。 在身体的国家化发展方面,作者以出现在清末民初的系列国民改造运动,以及伴随而来的教育体制改变,来省察身体的国族化发展。身体的法权化发展探讨的是,近代中国的法系由旧有的伦理法演变为权利法时,身体的发展和建构在其中经历了什么变化。 这种改变对独立的身体和国家民族化的身体建构有什么作用?至于在时间化方面,作者论证“世界时间”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侵入中国,对中国的身体所造成的关键影响。而在空间化方面,作者以清末民初的学生运动为例,以游移在街道和公共广场上的身体来检视身体的建构与空间的关联。 通过这些讨论,作者希望呈显一个图像,那就是身体的生成其实是一个非常政治性的过程与结果。这种为了国家,以及经由国家,而形成的身体认知方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世事的演变而消减,相反地,它正以强势的态度主导着当代中国的身体发展。这本书的撰写就是想要开启一道门,让我们一窥这种偏狭发展的危险。 -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For two thousand years the disparate groups that now reside in Zomia (a mountainous region the size of Europe that consists of portions of seven Asian countries) have fled the projects of the organized state societies that surround them?slavery, conscription, taxes, corvée labor, epidemics, and warfare. This book, essentially an ?anarchist history,? is the first-ever examination of the huge literature on state-making whose author evaluates why people would deliberately and reactively remain stateless. Among the strategies employed by the people of Zomia to remain stateless are physical dispersion in rugged terrai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that enhance mobility; pliable ethnic identities; devotion to prophetic, millenarian leaders; and maintenance of a largely oral culture that allows them to reinvent their histories and genealogies as they move between and around states. In accessible language, James Scott, recognized worldwide as an eminent authority in Southeast Asian, peasant, and agrarian studies, tells the story of the peoples of Zomia and their unlikely odyssey in search of self-determination. He redefines our views on Asian politics, history, demographics, and even our fundamental ideas about what constitutes civilization, and challenges us with a radically different approach to history that presents ev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eless peoples and redefines state-making as a form of ?internal colonialism.? This new perspective requires a radical reevaluation of the civilizational narratives of the lowland states. Scott?s work on Zomia represents a new way to think of area studies that will be applicable to other runaway, fugitive, and marooned communities, be they Gypsies, Cossacks, tribes fleeing slave raiders, Marsh Arabs, or San-Bush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