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史学(第1卷)
本书汇集8位实力派精英学者,从他们各自学科及研究的学术主题出发,对当下或历史中国的现代性、后现代、文学界的“问题意识”等命题进行阐述,很好地反映了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中国历史学研究现状,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本书旨在表达在“问题意识”越来越专门化的状况下,我们应如何通过对史料的重新梳理和解读以更逼近历史形形色色的诸多方面,同时为问题意识本身的拓展创造出一些基本的条件。具体内容包括:乾隆眼中的“天一生水”、“独立”途中的变奏、第三人称代词序列的形成与“她”字位置之确定、文字何以成狱等。 -
空间·记忆·社会转型
《空间·记忆·社会转型》:社会与文化丛书。《空间·记忆·社会转型》分为“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建构”、“知识传承:东方与西方”、“历史记忆与中国基层社会”三编。 -
新史学(上下册)
《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套装上下册)》为我国现当代学术实力的一个集中反映。全国三十多位实力派精英学者,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纪念粱启超《新史学》发表一百周年”为论域,从各自学科及研究的学术主题出发,对当下或历史中国的现代性、地方性知识、后现代等命题进行阐发,微言大义,很好地反映了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中国历史学研究现状,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对今后史学研究的探索大有裨益。可以说,这是一部在梁启超之后尝试展现当代”新史学”全貌的文粹,一部突破了传统单一学科研讨框架而策划的论文集著,一部中国史学界首次多学科交叉研讨会的全景记录,一部集萃了九大学科顶尖学者探究历史新型范式的长卷! -
中层理论
中层理论的建构对于中国史研究的意义至少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量可使我们摆脱宏大叙事的纠缠。目前许多历史著作行文叙述总是宏阔而不细致,概论式的判断比比皆是,本质主义式的断语草草形成,里边惟独看不到日常生活状态下人的踪迹,人变成了冷冰冰的趋势与规律的符号表征。二是讨论如何改变史界只拉车不看路式的工匠型治史方式。 -
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本书尝试着提出一个“儒学地域化”的解释体系,通过研究儒学从官方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民间的思想资源这一复杂的过程,展示了不同的儒学形态对近代知识分子言行的影响,这项研究不是对个别思想家脉络的追踪,也不是一般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史著作,而是突破了以往近代史解释的日有框架,试图借用新的方法把思想史与社会史加以沟通,从而对一些旧有命题提出新解。“儒学地域化”体系的提出可能会引起讨论和争议,但本书在运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历史问题方面无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
皇帝的影子有多长
时人常居于“安全”但“错误”的历史常识中无暇自省,直线“进化论”的无处不在,“五四”启蒙的阴影,绝然二分之对立以及政治化帽子的动辄一扣,种种褊狭已成窠臼。作者将此复原至历史空间中,重审检视,提请文质之辩,再议流品度人,探访那些已成历史尘埃之计,以传统之术助世人洞察现下。于此,不妨视作历史学人的又一关怀,不妨移作历史研究的另一镜鉴。 这本小书,大体讲的都是一些“反常识的历史观”。“反”是对应的意思,不是造反有理的反。食古不化和食洋不化,都会造成程序紊乱,因为后者更强势霸道,矫枉过度易给人遗老遗少之感。其实新旧常识本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也无法简单置换或评判出优劣,治史者重经验的记录和诠释,供知我者鉴之,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