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城市建设史纲
《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西方城市建设史纲》的特点,是给读者以比较清晰的时空概念,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代、某一特定的地区产生的城市现象,都有相对应的文字描述和位置图表示,从而减少了以往只知道空间结构、不知道发展过程,只知道城市本身、不知道所在何处的认识缺陷。 -
南京城墙与罗马城墙比较
陈薇编著的《南京城墙与罗马城墙比较》,是一部用中英双语对中国和西方两个著名历史城市之城墙进行比较的专著。虽然研究对象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背景,但《南京城墙与罗马城墙比较》并未采用分离的比较方式,从结果中图解和剖析它们的不同,而是试图揭开这两个具有中西方古典文明代表意义的城墙存有差异的形成过程。全书形神兼备地研究了两个城市城墙的历史演变,城墙、景观与城市肌理,城墙修复,城墙规划,城墙与都市计划。这种对历史和当代的同等关注,对宏观和微观的双重把握,对建筑、城市、景观之间的关联重视,或许是打通认识中西方城市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在结语中,作者对于两个历史城市城墙的同质和异构进行了总结概括和深入挖掘。全书脉络清晰,图文并茂,双语比对,研究对象在篇章结构中既平行又交织,是一次展开中西方城市、建筑、文化、遗产比较的尝试和创新之作,为中外广大读者提供了认知中西方建筑历史、城市规划、遗产保护的窗口和交流平台。 作者分别是中国和意大利的著名学者,在建筑历史研究、遗产保护方面成就卓著。作者带领和组织的团队分别对南京城墙和罗马城墙有研究的深厚积累和实践的重要贡献,从而保证了专著的学术和应用的双重价值。同时,国有出处,文有所引,是从事建筑历史研究、遗产保护、城市规划、文化比较等学者和工作者及高等院校有关师生深入学习的重要著作。 -
近代青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近代青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内容简介:青岛城市历史的特点不仅体现为差异化的城市发展路径,更在于典型性的近现代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价值。 一座建置仅百余年的城市得以跻身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是青岛历史令人瞩目之处。1897年以来,青岛先后遭到德、日、美三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历史发展可谓跌宕起伏、历经沧桑,城市性质既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色彩,又有封建半封建旧中国的印记;城市发展既有技术先进的工贸基础,又有独具风韵的城市文化;城市建设既有合理长远的规划引领,又有各具风情的多元化建筑——这就使青岛这座城市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城市风貌,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一座区域性的新兴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引发众多牵动全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可谓屈指可数,而青岛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自从德国占领青岛以来,由青岛引发的全国性事件之多、对国内国际局势影响之深远,国内罕有可匹。“胶州湾事件”促发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德占青岛和修筑胶济铁路导致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日本取代德国占据青岛,进而抛出意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引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由此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更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被有的学者视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界线。1922年,在全国人民力争下,青岛回归祖国,成为外国在华租借地中最早收回的一处租借地。1925年发生的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和“青岛惨案”,使青岛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和“五卅”运动的中心之一。抗战胜利后,青岛成为美军基地,爆发了反对美军驻扎青岛的斗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所产生的重大社会影响,赋予青岛历史以丰富的内涵,也奠定了青岛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中国城市规划史纲
《中国城市规划史纲》主要从工程技术角度评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对古代史、重点放在阐述先秦时代和秦汉统一之后几个重要阶段的发展特点、水平及其技术成就的评价;对近代史,重点放在阐述外国入侵之后中国规划技术的艰难成长过程,以及重点城市的发展实例;对现代史则较详细地叙述各阶段发展情况及其在编制、设计、实施、管理方面的特点,并附以大量各种城市规划的实例,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住宅小区、道路交通等方面专项规划的实施成果。 -
城市与人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从中世纪到20世纪的西方城市,重点在描述这些城市的建造者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去做,在哪里做及何时去做。本书着手研究的是一些功能,是它们吸引了人类走向城市,并从它们延展至满足其要求的空间及建筑。这本书也随着我多年来在全世界城市里日日夜夜的漫长步履而成熟起来。在某一阶段,我发现在未知所以然之中品味城市或从视觉上欣赏它们都是不够的。我想挖掘的不仅仅是城市的缔造者和时间,更是城市的成因。传统的城市指南,甚至是许多标准的城市历史,也常常只回答了前两个问题,而忽略了第三个。 -
城之理念
在这本有关城市形态的著作中,作者里克沃特断言,一个城镇的理念必须足够坚实,才能在不可避免的纷乱更迭的城市体验中存活下来。当现在的城市变得只关注建筑单体、只关注城市的物质要素和市场运作的时候,人们不该忘记,城市形态的可识别性和质感、开放性的公共空间、醒目的公共建筑仍然可以丰富我们的城市。此书已经再版多次,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并被许多国家列为建筑学课程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