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灵魂年代的美国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美国黑人的历史进入了崭新的时期。在五六十年代平权运动的努力之下,非裔美国人开始以政治人物、广告明星、流行歌手等身份参与公众生活,享有了公民的权利,但是这些进步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给黑人带来实际益处。本书作者尼尔森•乔治,迈克尔•杰克逊的传记作者,美国著名记者和文化批评家,以“后灵魂”这一术语来指称这一百般曲折、矛盾、动荡不断,时常弥漫着恐怖的岁月。本书以编年的形式,回顾了八十年代流行乐、政治、体育、媒介等领域的文化现象,为我们展示分析了美国黑人群体中的发明创造、事迹现象以及流行趋势最终是如何塑造着美国其他族裔的生活的。 -
Coming Apart
From the bestselling author of Lo sing Ground and The Bell Curve , this startling long-lens view shows how America is coming apart at the seams that historically have joined our classes. In Coming Apart , Charles Murray explores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lasses that are different in kind from anything we have ever known, focusing on whites as a way of driving home the fact that the trends he describes do not break along lines of race or ethnicity. Drawing on five decades of statistics and research, Coming Apart demonstrates that a new upper class and a new lower class have diverged so far in core behaviors and values that they barely recognize their underlying American kinship—divergence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income inequality and that has grown during good economic times and bad. The top and bottom of white America increasingly live in different cultures, Murray argues, with the powerful upper class living in enclaves surrounded by their own kind, ignorant about life in mainstream America, and the lower class suffering from erosions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life that strike at the heart of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at divergence puts the success of the American project at risk. The evidence in Coming Apart is about white America. Its message is about all of America. -
约法传统与美国建国
本辑为美国研究的专号,试图对美国建国史各个重要时段进行深入研究和论析,其中主要涵盖了殖民、立宪、内战以及借助海洋向外扩张等关键阶段,它们统属于美国建国史的范畴。其中,主题研究栏目刊发了王恒博士为辑刊亲撰的《罗马与耶路撒冷:成文宪法的神学-政治问题》的长篇论文,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思想深度以及视野的广度,尤其值得关注。主题研究中的另外一篇长文《汉密尔顿与托克维尔的预言》由英国著名的布赖斯爵士所撰,也堪称经典。本辑还首次全文翻译和刊发了美国殖民时期的著名领袖、后被誉为美国国父之一的约翰温斯洛普关于“山巅之城”的著名讲演,它诞生于大西洋中一艘前往美洲殖民的航船上,奠定了美国立国的恒久基调和精神气质。 封面用图: 这是德国地图绘制家Martin Waldseemüller(1470-1520)在1507年绘制的世界地图,全称为“Universalis cosmographia secundum Ptholomaei traditionem et Americi Vespucii aliorumque lustrationes” ,即根据托勒密的制图传统与阿美利加等探险家的发现所绘制的世界全图。这幅地图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第一次使用了“AMERICA”这个词,意在对弗洛伦萨探险家Amerigo Vespucci表示敬意,后者纠正了哥伦布把美洲大陆当做亚洲东海岸的误判。这幅地图依据十二块半米见方的木刻绘制而成,最左侧的三副版块构成了美洲大陆。众所周知,地理大发现之前,人们对世界陆地分布的构想均被希腊与圣经传统所支配,认为世界由亚细亚、欧罗巴和利比亚(即阿非利加)三部分构成,1492年以后,这幅古老的图景永远发生了改变,世界的“第四部分”进入视野,被命名为“阿美利加”的一片巨大陆地突然出现在扭抱成一团的亚细亚、欧罗巴和利比亚面前。从Waldseemüller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到,“AMERICA”这个名称仅仅被用在这片陆地的南部,即西班牙卡斯蒂尔王朝统辖的领域,而北部的广袤区域仍然被标识为“遥远的未知之地”(terra ulteri incognita)。大概在300年后,亚历山大·汉米尔顿正是站在这块“未知之地”上向世人宣布:从现在开始,全世界在政治和地理层面将划分为四部分,即古老的欧洲、亚洲、非洲,以及新近发现的美洲,不幸的是,长期以来,欧洲自诩为世界的主人,借助武力与欺骗对其他三部分施行暴政,我们美洲的使命就是教训大海彼岸的欧洲,让这个傲慢的兄弟谦虚一点,美洲人民将结成一个牢不可破的联邦,建立起强大的国家,不仅脱离欧洲势力的支配,而且还将给新世界和旧世界的交往制定新的规矩。世界的“第四部分”被意大利商人Amerigo Vespucci发现,被德国制图家Martin Waldseemüller绘制,而美国国父汉米尔顿则第一次鲜明地阐发了其政治与道德意义。汉米尔顿的“四个世界”的理论与行动是继人类始祖挪亚的后代三分天下以来的又一次针对世界的分割区划(《圣经·创世纪》10),只不过,这一次不仅修订了古老的传统,而且也不再是神话。 -
宗教美国,世俗欧洲?
宗教在欧、美的处境为何如此殊异? 现代性是否必然携手世俗化? 宗教是问题,还是解决问题的资源? 齐名韦伯、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巨擘彼得·伯格 领衔 三位顶尖学者提出对错综复杂的宗教/世俗欧洲之谜的全新解读 从“世俗化”到“去世俗化”——宗教社会学理论范式转型后的重要著作 对于20世纪末世界版图上宗教环境的剧变:与欧洲迥然不同的美国宗教生活、基督教在南半球的快速发展、伊斯兰教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凸显等,“世俗化”理论已不再具有解释力。宗教的话题经过长久的沉寂,重新回到公共讨论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来。 本书引入与美国情境的详细对比视角,试图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欧洲当代宗教生活的特殊本质,重新厘定宗教与现代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三位作者的观点并非完全一致,讨论通过历史、智识传统、制度、宗教组织与社会差异的多维角度展开,涉及政教关系,司法、教育和福利体系,多元主义,阶级、族群、性别与初生代,多样现代性等重要议题。 这一欧、美之间的宗教比较研究,对于更具建设性的跨大西洋对话、政府决策都将大有裨益。经济、政治和社会研究领域的工作者、读者也会从中受益。 这本有说服力的书令人耳目一新,它清楚地揭露了很多被深信的世俗化理论的错误。欧洲因现代性和启蒙运动而变得正常和世俗的这一假设不再可靠,因为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宗 教的活力显示了,欧洲的世俗化是可疑的,要求得到解释……一部丰富、发人深省的文章,描述了当代社会里为什么一洋之隔的两个大陆,在宗教层面的差别为何如此巨大。 ——英国《教会时报》(Church Times) 一部介绍该领域的杰出著述。读者会发现充足的统计资料、轶闻及理论,它们挑战我们之前所怀有的甚至颇为流行的对世俗化理论的假设。本书不提供宏大的解释或宽泛的相反理论;它更倾向于 培养复杂的疑惑,而非将读者置于让人释然的答案中。它无疑将引发读者就当代社会中的宗教角色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阅读。 ——《神学》(Theology) 此书虽小,但观点密集。论据架构得当,避免了直接滑入对复杂问题的简单结论……推荐! ——美国《选择》杂志(Choice) 一本有价值的书……让我们看见辩论的过程如何发生,历史发展如何遗留下一堆由来已久的智识上的、社会上的、政治上的沉积物,而这些沉积物圈定了一个社会里的宗教(公共的和私人的)位置。 ——《教会历史和宗教文化》(Church History and Religious Culture) 本书丰富的跨学科经验数据再次证明宗教问题不能孤立研究,各国历史流变、宗教认同以及社会和政治趋势构成了政治家和公民对这一问题的观点。 ——《现代信仰》(Modern Believing) 如果你曾经听过得克萨斯人谈论欧洲(特别是法国),或者德国人谈论美国(尤其是它的宗教),你就会知道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本重要的著作,解释了“大问题”为何存在。 ——大卫·马丁(David Martin),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 一旦全球化的视野表明欧洲的世俗化实属特例,从现代性的角度来解释欧洲的世俗性的旧理论就不成立了。本书将欧洲学者的“美国例外论”全盘推翻,认为特殊而需要解释的,并非美国蓬勃的宗教性,而是欧洲社会的极度世俗性。为何欧洲人相信成为现代的就必须是世俗的,以至于将原有的宗教都抛弃了?三位杰出的社会学家发声,为错综复杂的欧洲宗教/世俗之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 ——何塞·卡萨诺瓦(José Casanova),美国乔治城大学社会学教授 -
未了中国缘
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开始在美国泛滥。一天早上,国务院召见小约翰•帕顿•戴维斯,把他开除出国务院。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二战期间,这位职业外交官提醒美国政府中国共产党将取得统治权——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数以千计的美国人,包括戴维斯,身陷这场席卷全国的政治旋涡中,并且深 受迫害。美国也因此失去了整整一代的东亚外交官和东亚问题专家,失去了他们的智慧和指导。 戴维斯是美国传教士的儿子,20世纪初出生在中国,主要在美国接受教育。20世纪30年代,他加入了刚刚成立的驻外事务处,重新回到了中国,并且自此一直在中国工作到二战胜利前夕。在中国工作期间,他成为了第一批和中国青年革命家毛泽东打交道的美国人。他也记述了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的起居无度和政治弱点。戴维斯曾担任史迪威将军的政治助手,史迪威将军是东亚和南亚联军战时统帅;因而,戴维斯得以游历东亚和南亚,与殖民地时期印度的尼赫鲁和甘地会面,判断他们会不会因为敌视英国而转而支持日本。戴维斯曾在莫斯科与乔治•F.凯南共事,并且成为了一生的朋友,后者是美国对苏政策的缔造者。但是,两人都没有逃过战后美国肆虐猖獗的“反共浪潮”。 通过《未了中国缘》一书,戴维斯以他的智慧向我们展示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他既是那个时代的行动者也是那个时代的观察者。 《未了中国缘》这本书低调但很有力量,有时诙谐机智……难怪那些研究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中国历史和美国外交的学生对这本书充满兴趣。 ——《华盛顿邮报》 这本书人物鲜活,十分生动地再现了战争后期波诡云谲的战略形势。戴维斯戏谑幽默的笔法让阅读本书成为一种乐趣,尽管故事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外交》(Foreign Affairs)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美国国务院中,约翰•帕顿•戴维斯是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通之一,后来国内的论战摧毁了他的事业。《未了中国缘》一书讲述了那个时代的故事,十分扣人心弦。 ——亨利•A.基辛格博士 在冷战发生之前,戴维斯预见了中国在冷战时的趋势。我们非常幸运能看到戴维斯去世后出版的自传。在书中,他用散文式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他的书是对二战和冷战前期历史的新贡献。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
本书尝试从文化的角度切入美国对外政策,通过历史的考察和政策过程的分析来研究意识形态对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影响。本书的学术价值在于在中国学术界第一次对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及其对美中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当代美国外交和美国对华政策的意识形态基础;纠正和弥补主导当前中国人(包括学者、官员和民众)观察和研究美国外交和对华政策的现实主义范式的偏颇与不足,为观察美国外交政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