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官德丛谈
这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历程 制度 人
对王朝的统治权力和对皇位的传承权力,是皇权的两项重要内容。本书从三个方面,即清朝皇权发展历程的视角、清朝若干宫廷制度建立与变化的视角,皇权发展历程与宫廷制度建立、变化中人的遭际的视角,对清朝皇权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
新史学·第五卷·清史研究的新境
本卷包含以下论文:赵刚《早期全球化背景下盛清多民族帝国的大一统话语建构——以《皇朝文献通考:舆地考、四裔考、象纬考》的几个问题为中心》,张世明《拆穿西洋镜:外国人对于清代法律形象的建构》,杨念群《清朝帝王的“教养观”与“学者型官僚”的基层治理模式——从地方官对乾隆帝一份谕旨的执行力说起》,胡恒《清代佐杂的新动向与乡村治理的实际——质疑“皇权不下县”》,赵丙祥《“内家”与“外家” ——中国“身体社会”之变化,以张三丰神话为例》等。 -
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
《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从“徐松生平考论”“徐松著作叙录”“《西域水道记》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性的考据研究,认为徐松不仅是传统实学的继承者,也是经世学术的开拓者;其《西域水道记》是乾嘉时期质实求证的考史风气、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潮、西域开辟的政治环境、边危四伏的时代隐忧、西学知识的引进利用等多种因素因缘际会的时代产物,是西北史地学的开山之作 -
雍正篡位说驳难
旅日清史学家杨启樵先生以自抒心机的雍正研究驰名学林,本书为这一方面最新成果的结集。撰写方法为“破”与“立”并行:所谓“破”,是对主张雍正继位出自篡夺的代表性观点,分题驳难,其对象包括清史研究巨擘孟森,前辈王钟翰,异军突起的海外清史学者金承艺,当今清史界重镇许曾重和杨镇,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诸贤俊,以及独树一帜的康熙八世孙金恒源。所谓“立”,特以《为隆科多湔雪篡位帮凶污名》《年羹尧与雍正的恩怨轇轕》两篇,发掘旧史料,提出新观点,以先贤时彦尚未尝试过的方法,为隆、年二人实未帮助雍正“篡位”提供佐证,值得特别关注。作者除了为其文精选秘档影像以佐文字外,还依据史料制成雍正即位后诸弟处遇编年表等,简明扼要,梳理清晰,可供广大对此历史悬案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
准噶尔蒙古与清朝关系史研究(1672-1697)
《准噶尔蒙古与清朝关系史研究(1672-1697)》首次系统利用《蒙文老档》、《蒙古堂档》、满汉文《康熙起居注册》等重要史料,结合《朔漠方略》、《秦边纪略》等清代官私史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了噶尔丹统治时期(1672—1697)的准噶尔与清朝之间的政治关系、经贸往来及军事冲突,力图展现这25年清准关系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