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
"中国哪一天可以说是一个现代化国家了,我想应当是整个社会均衡的现代化,是11亿人共享的现代化,而非城市或一部分人口的现代化。"因此,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的现代化,在于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民的现代化。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研究课题,本书曾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86-1993) 一等奖(199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1999年)。 -
当代中国问题
《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内容简介:中国自以巨大的落差遭遇现代性以来,至今已逾160年。在这160多年中,中国人经历了各种持续的动荡和断裂,以及持续的革命和后来极端的社会整合,直到中国经济突然爆发的最近20年。然而,经济突然的大规模增长并不必然伴随着现代性转型的完成,恰恰相反,它反而会加速地暴露其在政治七需要发展完善之处,这正是马克斯·韦伯在100多年前对德国精英和知识阶层的警告。在我们看来,这个警告也适合于今天的中国。 30年前,正值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者开始进行反思,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思想启蒙。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版了《走向未来》、《文化:中国与世界》和《二十世纪文库》等丛书。这些从书所传播的现代知识,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思维定式,为3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今天,中国又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关头,如果说,当年的思想启蒙重在传播现代理念,为骤然而来的改革提供思想力量,那么,博源基金会作为思想启蒙的传承者,编辑出版《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则旨在集近30年来实践、研究与探索之成果,寻求对今天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共识。 -
这个国家会好吗
《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从经济视角入手,力图解释中国崛起的原因。书中涉猎内容甚广:贫富分化如何产生、破坏性要素如何参与分配、市场有哪些缺陷、中华文明为什么与众不同、企业家精神怎样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如何定位……作者李晓鹏博士在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的原因时,也为您解答了前面的世纪之问。 -
自我的他性
在《自我的他性》中,流心以华南某一沿海城市的商业实践逻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类人(官员、商人和小姐)作民族志描述,阐释他们所讲述的有关自我或他人的故事,从而揭示当代中国的自我结构。 本书的特色在于,进行以城市空间为分析对象的田野工作,或明或暗地对以村庄为分析对象的人类学研究的经典模式提出批判,民族志描述的焦点不再是人们的实际经验,而是他们讲述的故事。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变革,在变革中,中国人的性格发生极大的变化,他们随时改变自己,甚至很容易就能在性格上变为另一个人,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自我的他性。 -
哈佛看中国
本书收录的是本人在哈佛大学为期一年的求学时间里,直接采访或邀请他人采访的访谈稿件的汇编。由于访谈稿件数量较多,总体规模较大,为方便读者阅读,分成了“政治与历史卷”、“经济与社会卷”、“文化与学术卷”三卷出版,每卷各16篇。需要说明的是,三卷内容的划分是相对的,有些内容有所交叉。 本卷即“经济与社会卷”,一共采访了16位哈佛大学教授和部分在哈佛大学学习、交流、工作过的中国问题专家,形成16篇访谈稿,内容涉及经济发展、金融改革、可持续发展、卫生保健与社会价值等问题。其中,《中国经济:阶段性特征和关键性问题》、《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克服衰退,实现经济再平衡》、《中国经济崛起的现实和幻象》、《全球经济的复苏与中国因素》等篇,主要是围绕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效率与公平:中国的渐进式变革》、《转型时期的中国金融》、《金融改革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和印度:企业家的角色与作用》等篇,主要谈论的是转型时期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这一过程中企业家的角色和作用;《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的环境问题》两篇透过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健康与中国的医疗卫生》、《中国医疗卫生的改革与发展》、《口腔医学在中国的发展与期待》等篇,关注的是中国的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状况;《谁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全球化时代,什么是中国的价值》两篇,关注的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及其对世界所作的贡献。 简要目录: 前言 1、 中国经济:阶段性特征和关键性问题 受访人——德怀特•珀金斯(Dwight H. Perkins) 2、 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 受访人——沃伦•麦克法兰(F.Warren McFarlan) 3、 克服衰退,实现经济再平衡 受访人——彼得•鲍泰利(Pieter Bottelier) 4、 中国经济崛起的现实和幻象 受访人——盖保德(Albert Keidel) 5、 全球经济的复苏与中国因素 受访人——理查德•库珀(Richard N. Cooper) 6、 效率与公平:中国的渐进式变革 受访人——怀默霆(Martin King Whyte) 7、 转型时期的中国金融 受访人——欧维伦(William H. Overholt) 8、 金融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受访人——杰弗里•弗兰克尔(Jeffrey A.Frankel) 9、 中国和印度:企业家的角色与作用 受访人——韩太云(Tarun Khanna) 10、 中国的粮食安全 受访人——阿马尔•库瑞西(Ajmal Qureshi) 11、 中国的环境问题 受访人——戴尔•乔根森(Dale W. Jorgenson) 12、 全球健康与中国的医疗卫生 受访人——白瑞•布隆(Barry R. Bloom) 13、 中国医疗卫生的改革与发展 受访人——刘远立 14、 口腔医学在中国的发展与期待 受访人——艾提•若沃斯(Athanasios I. Zavras) 15、 谁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受访人——瓦特•约翰(Watt John) 16、 全球化时代,什么是中国的价值 受访人——黄万盛 附录一 本卷采访人、合作者简介 附录二 三十年河西 哈佛看中国 后记 -
中国经济专题
《中国经济专题(第2版)》中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重点阐述了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新版结合最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热点问题全面更新了相关数据和分析内容,并新收入一篇关于全球失衡分析的附录,还为每一讲新增了引言、内容提要和思考题,更有助于相关课程教学以及自我学习时对重点内容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