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
海外学者中有一种观点认为,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了深刻的经济改革,但政治体制基本未作变动,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从政治学角度而言,政治体制内涵是多方面的,除了西方国家的多党制、三权分立、代议制外,还有法制和法治、行政体制、领导体制、选举制度、监督制度、党政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等。如果根据后面这些广泛的标准来看,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的许多变革直接间接地促成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主要研究改革开放后兴起的民间组织及其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分别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行业协会、村民组织、社区组织为实例,对民间组织的影响、功能、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及其对治理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从案例出发,作者对正在兴起的中国公民社会及其对善治的意义做了初步的理论概括。该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人们,公民社会的兴起已经并正在对中国的整个社会生活发生日益深刻的影响。 -
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
-
全球公民社会
“近年来,全球出现了非常重要的浪潮,即市场和国家以外大范围的社会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机构被冠以“非营利的”……但是非营利部门仍然是现代社会的风景中“不为人知的大陆”,不仅不为大多数决策者、商业精英和新闻界所认知,甚至也不为置身于非营利部门的很多人所认知。” 《全球公民社会》是约翰·霍普金斯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研究成果的部分内容,约35万字。这个项目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委托莱斯特·M.萨拉蒙博士等人,对全球分布在西欧、中欧、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组织(NGO)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完成了系统的资料收集,本书汇总了该项目第二阶段的初步成果。内容包括:这些组织的基本规模、结构、收入基础以及这些内容在不同的国家的表现有何不同:什么因素促进或阻碍了这些组织的发展:这些组织实体的特殊属性是什么。 这股力量包括数以千计的社区私人团体、医疗诊所、学校、日托中心、环境组织、民间结社、发展组织、文化机构、职业协会、消费团体以及其他类似实体,它们构成日益响亮的所谓私人非营利部门或“公民社会”部门。 在不同的国家中,这些实体表现出广泛的多样性和普遍的差异性,然而它们都具有某些重要的共性,正是这些共性使它们被区分为一类社会“部门”,即:这些实体都是在国家机构体系之外运作的组织,它们不分配利润,公民自由地加入或者不是为了追求利益而加入。 前 言 第一编 概 述 第一章 公民社会的比较观 第二编 西 欧 第二章 比利时 第三章 芬 兰 第四章 法国、从雅各宾传统走向分权 第五章 德国、统一和变革 第六章 爱尔兰 第七章 荷兰非营利部门的主要特色 第八章 西班牙 第九章 英 国 第三编 其他发达国家 第十章 澳大利亚 第十一章 以色列:对其主要经济变量的综述 第十二章 日 本 第十三章 美 国 第四编 中欧和东欧 第十四章 捷克共和国 第十五章 匈牙利 第十六章 波 兰 第十七章 罗马尼亚 第十八章 斯洛伐克 第五编 拉丁美洲 第十九章 阿根廷 第二十章 巴 西 第二十一章 哥伦比亚 第二十二章 墨西哥 第二十三章 秘 鲁 附录A 附录A的补充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章后参考文献概译 译后记 -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
首部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1)》于2010年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2011年2月26日下午,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1)》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举行。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何道峰、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会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教授、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师曾志教授等业界人士、专家学者以及众多NGO代表出席了发布会,部分与会代表还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1)》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由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教授、公域合力管理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冯利博士主编。报告分总报告、分报告、典型案例、大事记四个部分。 康晓光教授做了主题发言。康教授指出,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大陆的第三部门及其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并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然而,时至今日,对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外部环境还缺乏系统的观察与评论,对来自本土的经验和教训也缺乏全面的总结,对基础性、杠杆性、先驱性的案例缺乏足够的重视,亦未建立起权威的部门规范和有效的内部整合机制。在此背景下,《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应运而生。报告立足中国,发掘本土经验,站在NGO的立场,以NGO的视角进行观察,以明确的价值立场,强调导向性;对现实进行系统客观的观察,强调实证性。报告系统地描述和分析了整个第三部门,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对历史进行了回顾,对重大事件给予记录和评价,树立典范,针砭弊端,奖善罚恶。报告的发布旨在逐步确立行业规范,推动组织发展,引导部门的发展方向,推动行业自律和外部问责。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1)》的总报告对当前中国第三部门进行了环境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的第三部门在整体上还非常弱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自主性,并且存在结构与功能的失调,其命运掌握在环境力量手中,尚不具备主宰自己未来的能力。结论认为,中国的第三部门是“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 分报告探讨了五个主题:自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发布以来,中国的企业(家)基金会作为第三部门的新成员出现的背景、产生的意义、价值,和面临的挑战;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脉络、六个环节、基本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社会组织目前的能力无法对接政府的需求,同时社会组织的独立空间又受到政策挤压;近年来由政府、媒体、民间组织各方组织的公益类或慈善类评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种公益评奖到底重在什么,专业性和权威性来自哪里,评奖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何在;随着公益领域的发展,媒体对公益领域的关注日益增加,媒体已成为公益领域的问责主体,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不过,媒体对公益领域的问责仍停留在法律、道德层面,还未触及绩效问责;志愿精神和志愿者是第三部门发展的基础,以大型事件中、日常情境下的志愿者的参与方式和志愿者追求的价值、传递的理念为观察点,可见“志愿”在中国不是一件舶来品,西方意义的志愿精神和中国的志愿精神虽然在表现和内涵方面相通,但对志愿者而言,其内在的支配逻辑却不相同。 典型案例包括了典型机构、典型项目、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此次报告共剖析了10个典型案例。例如,典型机构剖析了致力于解决低收入人群脱贫与就业问题的社会企业——富平家政学校,将其成功的运作模式总结为“政府支持+企业式经营+公益目”,同时指出了其面临的挑战。就典型项目,报告剖析了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推动全民公益的项目——“爱心包裹”,该项目在启动两个月的时间内即创造了公众捐赠的奇迹。而与此同时不少公募基金会却缺乏创新,走“大捐方”筹款路线而忽略公众基础的建立。报告关注该项目并总结其成功的原因在于机构的创新机制、准确的项目定位、扎实的操作执行、出色的资源整合,和善于抓住契机并进行适时的调整。就典型人物,报告剖析了李连杰及其倡导“壹家人”的公益理念。李连杰打破富人慈善的怪圈,利用自己的智慧与人脉,借壳公募基金会推出“壹基金”,倡导公众参与,打破政府垄断公众募款、只给少数机构以公众募款权力的口子,凝聚媒体力量和公众力量,打造“壹基金”品牌,推行“壹家人”、“人人可公益”的现代公益理念。另一个典型人物是在大陆从事公益的香港人士陈庆芸,她的职业经历以及个人品德使中国公益组织特别是草根公益组织的创始人深思,应如何完善内部治理,如何理性地在个人权力与机构发展之间进行权衡。就典型事件,报告指出,劳资双方矛盾正逐渐凸显,媒体的介入推动了问题的解决,而代表职工利益的工会却往往形同虚设。在2010年由劳资纠纷引发的事件中,政府首次采取了中立态度。遗憾的是,来自第三部门民间组织声音却很微弱。报告还剖析了目前在网络上成功运作的网络组织“格桑花”,和包括南都公益基金会推动公益组织发展的战略性项目在内的3个典型项目,认为媒体正从“看客”变为公益传播的主角,他们以问责主体的身份联同公益界,推动了规则的建立,体现了社会责任。报告剖析了“多背一公斤”项目对年轻人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大事记从法律法规、政府行动、行业建设、活动方式和资源、组织建设、学术界、公民行动和海外力量八个方面记录并评价了自2008年以来对中国第三部门有重大影响的26件大事。例如,2009年4月21日,民政部发布《关于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不得提供公益捐赠回扣有关问题的通知》,报告认为这意味着专业筹款人的出现暂无可能;2010年7月7日,民政部会同五部委发布《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要求汇缴慈善组织募集的善款,这是政府继汶川地震之后又一次大包大揽;2010年5月4日,曹德旺曹晖父子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以现金方式向西南五省市受灾贫困家庭捐赠2亿善款,报告认为这是一次非常专业的捐赠行为,捐赠人对捐赠方式、捐赠途径、捐赠时间、捐赠结果非常关注;再如,针对比尔•盖茨与巴菲特来到中国游说中国富豪捐半数资产事件,报告认为他们的行动是对资本主义逻辑的彻底颠覆,他们告诉人们,成功地经营资本主义企业的动力不是为了自利,而是为了利他。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1)》得到了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的认可与好评。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先生称“本书的观察角度与方式同蓝皮书和专业书籍相比更有特色,以生动的方式提供了大量有助于读者理解与思考的特殊信息。” 南都公益基金会徐永光理事长称“它抓住了第三部门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同时报告本着独立的价值立场,对好的事物不吝啬表扬,对不好的事物也不放弃批评,由此可见研究者对第三部门发展的责任意识。这是一本颇具分量的观察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会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称本报告为“中国第三部门建设系统中独立观察智库的开山之作”。 本报告的资助方、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何道峰对该报告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本报告是迄今我所看到结构最为严谨、行业观察角度犀利而深入、观察系统全面、收集材料详实、案例调研精深、对行业相关各方具有启迪指导作用的很好的一份行业观察报告”。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每年由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和公域合力管理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一次。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长期致力于理论研究,特别是本土经验的总结与开发;公域合力管理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行业内唯一一家独立的专业评估咨询机构,专注于公益咨询服务、前瞻性研究与开发;中国扶贫基金会在中国公募基金会中创新不断,带头自律,支持和推动行业发展。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该报告,是期望借此推进行业理论构建,加强社会对第三部门的关注与研究。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的持续推出将使我们见证中国第三部门的动态发展状况和趋势,也使我们不断地反思什么样的第三部门才是中国最需要的,第三部门将如何行动才能成为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部门。 -
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
《全球公民社会》是约翰·霍普金斯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研究成果的部分内容,约35万字,由美国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该书对西欧、北美洲、亚洲、中欧和东欧、拉丁美洲等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完成了系统的资料收集,内容包括:这些组织的基本规模、结构、收入基础以及这些内容在不同的国家的表现有何不同:什么因素促进或阻碍了这些组织的发展:这些组织实体的特殊属性是什么。 在本书中,约翰·霍普金斯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继续全面阐述了发展中和发达国家中非营利部门或日公民社会部门的范围、规模、组成和资金来源情况。全书涉及36个国家——深入研究的有14个国家,重点集中在非洲、亚洲和中东。同时还收录了有关欧洲的新材料、更新版的概论以及一套新的全球公民社会指数。书中提供了有关非营利部门大量的重要信息来源,全书图表丰富,数据浏览方便。 莱斯特·M.萨拉蒙,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政策研究所教授,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政府行为和非营利部门研究的国际专家和代表性人物。著有: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1993),The Emerging Seclor(1994),Global Civil Society: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1999)等。 -
从群众到公民
本书是由德国科学联合会(DFG)和德国经济合作部共同资助的“关于中国地方参与进程中的政治意识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作者对中国六个省份或经济特区的社区和村庄进行了考察,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多次访谈。在大量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制度变迁在草根层面上(农村和城市社区)对相关人员(农民、普通市民和地方干部)的意识的影响。本项目共分为两卷,第一卷即本卷致办于中国城市的研究;第三卷致力手农村地区的研究。一本卷从稳定和合法性的角度、从中国农村和城市的政治意识的角度,研究农村和城市居民区的转型及其对地方政府的政权稳定的影响和对全国层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