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托有个帮
24篇焦点文艺名人深度专访,20篇代表性作品先锋评论,9个当代艺术界热门展览事件,9个热点音乐LIVE再现,7个文艺圈大事件及焦点话题。扎根在冒着热气儿的泥中思考,追索最生动、最原始的鲜活轨迹;放弃讨巧的更吸引眼球的商业符号,还原本应更丰满、更百变的文艺偶像。 《文艺生活 周刊》是国内唯一一本综合性独立文艺杂志,创刊于2010年6月。 本书集合《文艺生活周刊》NO.1—NO.100期最精华的文艺大咖独家专访+珍贵影像+重点文艺大事件。 书中主要收录:曹方、李志、谢天笑、曲婉婷、胡德夫、雷光夏、郝云、张玮玮、HAYA、二手玫瑰、彭坦、姚谦、小柯、林怀民、张元、娄烨、郝蕾、丁武、陈奕迅、许巍、老鹰乐队、原研哉、马良、肖全、三毛、荒木经惟、展望、金士杰、濮存昕、林兆华、林奕华、帕蒂•史密斯、孟京辉、廖一梅、彼得•布鲁克等。涵盖音乐、电影、戏剧、当代艺术、摄影、文学等领域。是你不可或缺的“文艺红宝书”。 -
带电的肉体
这是一部角度独特、风格清新的随笔集,书名取自美国伟大诗人惠特曼的诗歌《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这里的“带电”有双重意思:一是书中主要文字描绘了肉体的“带电”特质;二是所有篇章都与电影有关。 作者从身体出发,通过对人体的深入观察和描绘,解析了面孔、眼睛、嘴唇、乳房、臀部、大腿、脚等身体的不同部位在不同电影中的丰富寓意。作者将身体的影像与艺术、民俗、文学以及个人经历巧妙融会,以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文笔,将身体的寻常和不寻常之处解析得意蕴深厚、诗意盎然。既有“带电”肉体的主观体悟,又有电影“活色声香”的缤纷展示,好看好读,颇具个性。 -
身不在场
这是金马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木卫二的首部影评集,从其十年来的千余篇影评和数百万文字中遴选而成,并根据电影类型和文字风格进行了精心编排和梳理,并配以精美图片。书中精选近70篇影评,涵盖中国两岸三地、日本、韩国、欧美等世界范围内的优质电影,如《一代宗师》《恋恋风尘》《听说桐岛要退部》《无耻混蛋》等。 作者置身银幕之外,窥视着光影里熙来攘往的世间人情。他用朴素而流畅的文字记录下他的观影体验,以及他对电影的全部热忱。同时,这些文字以电影为名,也在呈现着电影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看电影是一个不断扼杀自己生命和情感的过程,尤其是当你置身在一个黑暗的空间场所里面。即便电影画面是表现漆黑一片,我们依然能看到投射到银幕上的黑暗,因为电影放映是必须有光亮的。人类在黑暗中沉睡,在黑暗中做梦,所以电影被很多人描述为一个梦。” 导演魏德圣、编剧梅峰、作家韩松落、影评人magasa联袂推荐,给我们的生活开启一个个经典而怀旧的梦境,让我们用银幕上的斑驳为自己在繁乱世间开辟一片遐想地。 当电影市场和制作用心越来越趋向两个相反极端,就更能显出这本影评集的重要价值。 ——导演 魏德圣 电影是一场梦,一场游戏,是人生歧路上的一次意外遭遇,也是步履不停的青春历险。木卫二的影评,让我们重新审视观看与阅读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电影与社会的关系。这些最终以朴素而流畅的文字记录下来的电影体验,感情丰盛,思辨清晰,是心灵过往的回忆,是人生重现的时光。 ——编剧 梅峰 电影,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观看和评论的对象,对木卫二来说,却是一个世界,他像“超体”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不分昼夜,也不留余地。他的文字里,有他对电影的全部热忱、全部热爱,这种热忱,让他成为我心目中的影评标杆。 ——作家 韩松落 影评有无数种写法。其中有一种理论认为:每个人对电影的判断都是基于自身的审美历史和人生经验。木卫二的影评就是这样,毋宁说它是某种形式的自传,读者可以从文章中看到作者的生活轨迹和喜怒哀乐。 ——影评人 magasa ...(展开全部) -
电影艺术
本书内容宏广,从对电影制作的技术性解说、对构成电影各元素的系统化评介,到电影分析方法的示范、电影史的梗概提要,无不做到深入浅出、思虑缜密而观点周全。作者以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方式进行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时佐以巨细靡遗的影片举例,详细分析电影的元素,说明电影的形式系统(叙事性与非叙事性)及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这样能帮助读者在了解一部电影时,不再是以过往观影经验所累积的惯性直觉方式,去感受影片技术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将电影看作如同诗歌、建筑、音乐与舞蹈等其他艺术一般,是一个创作者在凝粹创作意念之后,执行到影片胶卷上的完整呈现。 -
孤独是心的猎手
《孤独是心的猎手:张国荣传》为纪念张国荣去世十周年,王臣用凄美华丽的文字记录张国荣从童年孤寂到名声大噪华语乐坛、影坛,并最终在鼎盛时期跃然于尘世的全过程。书中揭露了张国荣在荣耀背后所不为人知的孤独苦寂与情感挣扎,细腻的文字能让读者切身体会到张国荣孤独执拗的强烈情感,是全球五亿荣迷最值得阅读与珍藏的纪念版传记读本。 -
别了,我的文艺女青年
一部直逼人心的光芒之书。 一首用生命书写的情欲之歌。 一个足以让人心灵重生的故事。 被誉为“2010年收藏级图书”。 被媒体和评论人评为“近十年来国内女作家中分量最重的作品”。 汪峰、郑钧、张楚、朴树、姜昕、李洱、林白、黄燎原等知名艺术家鼎力推荐! ☆ 深度心灵修行读本。 女作家研读奥修和克里希拉穆提,从爱情与自闭的漩涡中慢慢走向自性圆满。 ☆ 都市“轻言情重思想”的写意书。 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爱情的疑难,宗教的寻求。甚至日渐增多的抑郁症与自杀。通过对时下现代人为之困惑的一些元素的剖析,着重于内心的反思与心灵的成长。 ☆ 剩女的自我觉醒之路。 通过对孤独与爱情的终极追问,对理想病,文艺病,完美主义等各种心理病症加以自我嘲讽,映射出当下剩男剩女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层心理。从我执到不执的过程。 ☆ 宗教意味,深入浅出。 以爱情故事切入,实际蕴含人生深意。通过讨论——从何处来,得出结论——向 和处去。唯愿给予迷茫挣扎之人以启示,只有与自己和解,与万物和解,才能获 得真正的自由。 ☆ “圣经体”形式的书写。 打破了以往传统模式的小说书写形式。片断式的阅读,便于读者与作者共同的思考与互动。 该书以箴言,警句的鲜见文体。描写了这个浮躁时代的精神史。 孤独。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爱情的疑难。灵魂伴侣的追寻。旅行的意义。宗教的寄托。 被誉为“2011年收藏极图书”。 被媒体和评论人评为“近十年来国内所有美女作家中分量最重的作品”。 他们这样评价这本书—— 汪峰(著名歌手) 孤独早已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且无奈的特征,来自心灵深处的信仰依托似乎成了人们的最后彼岸。该书对这个时代以及它的人群和灵魂做了一次深刻地剖析,用最生动的语言,警醒的视野和悲悯的心触动了读者迷惘的性灵。 我和许多在生命中期盼灵魂光明的人应该感谢王晴,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名作家,写出这样一本好书,给我们长久的幸福。 谢谢王晴给2010的我们这么重要而且有意义的作品! 郑钧(著名歌手) 王晴,硕果仅存的文艺女青年人体标本,独立风中数年用颤抖的手拷打自己人生的一份口供。不是小情小调,纯属有病呻吟。可贵的是有对生命本质的反省交代。 张楚(著名歌手) 我没有看见她是怎么写作的,但通过聊天我可以感觉到,她写作出这样一本和她的内在情感相联系的书,我想是对自己未来的一个最好的纪念。 因为最好的写作者就是首先写给自己。这也是女性不同于男性最有趣的地方。 朴树(著名歌手) 03年认识的王晴。彼时,王晴年轻貌美,任职某时尚刊物编辑。后偶尔相聚,得知她已辞职,在家过起读书写作等并不时尚的生活,焦虑,精神崩溃等等。 至今七年。而这当中,我们生活的世界翻天覆地,从庸俗变成彻底庸俗,身边各色人等也纷纷从迷茫苦闷中走出,解放了自我,乃至丧心病狂不知羞耻。 而一个年轻女孩子一掷青春,弃时背世,过着并不舒适的生活,一天一天,从拧巴到愉悦。我想,经历这些,如果仅仅是为搏取一部畅销小说和美女作家的头衔,那该是件多不值得,也不太逻辑的事。 我想她不是这样的。 我猜她心有所得。 姜昕(著名歌手) 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将人卷入一股劲流,读着读着,就看到了光和自由……这是我喜欢的,也是我认为所有懂得沉淀与自省的人们应该追求的。 黄燎原(著名文化评论家)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引曹公句荐王晴新作 李洱(著名作家) 作者打破以往小说传统模式的书写,以新奇的词语以及独创的节奏感,对当下剩男剩女的爱情与人生作深层剖析,映射出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使文字成为一种魔幻的艺术。 林白(著名作家) 以内心的反思与心灵的成长为诉求的爱情故事,因融入了许多人生的见解、哲思以及扎实的生活体验,堪称当代爱情描写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