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哲学史
哲学史在很多方面就像史诗式的小说。可敬的先哲们位增慧后学,经过痛苦的思想砥砺,缔造了哲学传统。 在这巨大的哲学家族中总会有一些“不安分子”(blacksheep)频生事端、搅动倪墙,甚至触怒当政者。哲学流派之间也经常针锋相对、势同水火,但却从未真正分出胜负。这些对峙随着传奇一起代际相传,表现为一种发展的进程。旧论弃如敝屣,新调登堂入室,尽管有时候只是风行一时而已。 因此,正像一个大哲所说的,哲学史势观念的历险,这本书就是试图勾勒出这出大戏的线索。 -
哲学的历史
《哲学的历史》由希望出版社出版。有史以来,似乎还没有哪一门学问比哲学更加迷人且也更加令人困惑的了。即使在科技与实证手段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无法从人类古老而简单的哲学困扰中解脱出来;世界是什么?我们是谁?活着意义何在?思想究竟为了什么……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年代里都有着最优秀的人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尽管先哲们未必曾经抵达真理的尽头,但他们对人类存在不依不饶的追问本身,却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通向智慧之路。我们也许不必像哲人那样苦苦追索,但却有足够的理由去了解他们到底给我们留下怎样一些智力遗产,换言之,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阅读《哲学的历史》的缘故。 -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本书是我在2006年春季学期给研究生开设的“哲学史方法论”课的讲课录音。这门课每周一次,每次三个小时,常常拖堂到近四小时,一共讲了16次。在收入本书时,有两次没有收入进来,一次是关于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的,由于当时录音未能录上,没有留下资料;另一次是谈中西怀疑论的比较的,由于考虑到不想使本书篇幅太大,而且该讲演在别的地方作过多次并已收入到了其他文集,为避免重复,删掉了。于是还有十四讲,都是根据我已往发表的有关方法论的文章而作的讲演。本次哲学史方法论课,由于是最近的一次,所以也是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多年来思考的积累使我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巴不得一口气把所想到的都倾倒出来,总觉得时间不够,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满堂灌”式的教学。如果把所讲的不加删节全部收进来的话,估计全书要超过50万字。但是奇怪的是,这门课不但没有人感到厌烦,没有人打瞌睡,而且由于课堂开放,什么人都可以进来,找个位置坐下来听,所以听众有越来越多之势,甚至有一种热烈的气氛,高峰时达到一、两百人。其中有外系的,也有外校的,不但有研究生、教师,还有个体户、小商人、职员。有从西安专程赶来的书商,也有每个星期六坐火车来武汉,听完课又赶回长沙的湖南师大的研究生。每次课后,学生们都有一大群跟着我边走边谈,问问题,一直送到家门口,时常还在我家门口展开一场临时的讨论会,形成武汉大学校园中的“一景”。我知道这门课的缺陷就是没有更加深入的课堂讨论,本应该留出时间来让大家发表意见、互相切磋。但如果这样干,恐怕就不能讲这么多新内容了,所以我宁可把讨论放到课后回家的路上进行(大约有20分钟),学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 -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现代哲学比古典哲学更复杂,更难理解,虽然它未必更深邃、更伟大。现代哲学著作常常表现为对古典哲学著作的评论、阐释和批判,而这就要求读者在读现代著作之前具备古典著作方面的修养,于是,多数哲学爱好者的感受都是书多得读不胜读,且不说读不读得懂。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张现代哲学思想的“路线图”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在它上面不仅应该标明群星般璀璨的哲学家们的方位,而且要揭示出哲学家不同的思想出发点,这比罗列他们出版过哪些著作要重要得多。 张汝伦先生这本讲义是我读过的最适合中国读者参考的“路线图”。著者在貌似平常的总结撮述中,体现了对哲学大势的精确把握和对哲学原创性的敏锐观察,而这其实是非常难得的。能对现代哲学的一两处“景点”有较深刻研究的人,未必能画出这种全面的“地图”。《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既全面又深刻,好得有点令人意外。 -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Since its first publication in 1945, Russell's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has been universally acclaimed as the outstanding one-volume work on the subject — unparalleled in its comprehensiveness, its clarity, its erudition, its grace and wit. In seventy-six chapters he traces philosophy from the rise of Greek civilization to the emergence of logical analysi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mong the philosophers considered are: Pythagoras, Heraclitus, Parmenides, Empedocles, Anaxagoras, the Atomists, Protagoras, Socrates, Plato, Aristotle, the Cynics, the Sceptics, the Epicureans, the Stoics, Plotinus, Ambrose, Jerome, Augustine, Benedict, Gregory the Great, John the Scot, Aquinas, Duns Scotus, William of Occam, Machiavelli, Erasmus, More, Bacon, Hobbes, Descartes, Spinoza, Leibniz, Locke, Berkeley, Hume, Rousseau, Kant, Hegel, Schopenhauer, Nietzsche, the Utilitarians, Marx, Bergson, James, Dewey, and lastly the philosophers with whom Lord Russell himself is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 Cantor, Frege, and Whitehead, co-author with Russell of the monumental Principia Mathematica. -
写给大众的西方哲学
本书是西方哲学的导论或者入门,其叙述方式有别于一般的西方哲学史。对于初次接触西方哲学的读者来说,读哲学史往往使他们迷失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丛林之中,难以鸟瞰西方哲学这片广阔无际的森林。鉴于哲学有许多分支和部门,这些分支和部门的主题——哲学问题——都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为了使读者能够对西方哲学有一个整体性的概观,本书以哲学问题或哲学的分支和部门为线索,例如形而上学、宗教哲学、历史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等等,采取史论结合的叙述方式,而且相关的讨论贯穿古今,力图在有限的篇幅中绘制出一幅西方哲学的完整图案,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展示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