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解释卷二:收入与成本(神州增订版)
《经济解释》作为张五常的经典作品的系列图书,是张五常教授学术巅峰代表作。本书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地修订和更新,深入分析了如利息收入、生产成本等经济学领域重要的理论和概念。可读性强。《经济解释(卷2):收入与成本-供应的行为(上篇)(神州增订版)》延续了张教授以经济学现象解释艰深理论的写作风格,以大量生动的案例和最新的实时数据作为理论支撑,从风趣的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经济学知识。 《经济解释(卷2):收入与成本-供应的行为(上篇)(神州增订版)》是《经济解释》卷二,即《供应的行为》上篇,书中根据香港出版的繁体版本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经济解释(卷2):收入与成本-供应的行为(上篇)(神州增订版)》用张教授通俗的语言风格和最新生动的案例阐释了重要的经济理论和概念,如收入、投资、财富、利润、租值、交易费用、利息理论、成本、盈利等。 《收入与成本》是上一版《经济解释》卷二《供应的行为》的前半部﹐因为要把这半部独立成书﹐《收入与成本》变为这一版《经济解释》的卷二。《供应》的下半部﹐取名《受价与觅价》﹐会是《经济解释》的卷三。整套《经济解释》会有四卷或五卷﹐杀到埋身再作打算。 九年多前写《供应的行为》写得太急﹐按期刊登时受到刊物版面的约束﹐不能自由发挥。这次大修﹐再没有这样的约束了。七十五岁了﹐还不尽量把自己多年所学写下来﹐不会再有机会吧。所谓大修﹐其实大部分是重写﹐写得用心﹐写得称意﹐但也写得累了。决定把《供应》一分为二﹐有三个原因。其一是加进去的内容多﹐写得太长﹐而我的经济分析离不开真实世界﹐似浅实深﹐同学们不易消化﹐不能像小说那样读。太厚的书不好翻。其二是写完《制度的费用》那章后﹐我突然发觉那是个很理想的可以稍事憩息的地方﹐好让读者能松弛一阵才攻下一卷。其三是如果不分割﹐写到《供应》下半部我会不断地担心整卷太长﹐有所顾忌﹐感到缚手缚脚。 从本卷起﹐文内提到的卷号﹑章号﹑节号﹐皆以神州增订版为准。希望有一天能把整套《经济解释》以一本精装巨册出版。但那只宜于收藏﹐放在书架上好看。说到阅读﹐轻便的远为优胜。 -
11位知名教授批评张五常
《11位知名教授批评张五常》一书是半学术性的争鸣著作,作者大都是已经成名的经济学家,其反驳的论点大都切中要害,直指问题的核心,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对大家客观地了解张五常先生的核心思想及代表理论是很有帮助的。 11位知名教授的批评,也许不仅仅是批判张五常的“无常”,更多的是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了张五常理论体系的缺陷,进而让大家可以更冷静、理智的去看待任何一种学术乃至思想的争鸣了。 本书是11位知名教授与张五常的过招。像在经济学上我国有如此盛大公开的场面实不多见。姑且不论他们斗法的内容是什么,但这种氛围的营造已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的进步。我想,开卷有益吧。欣赏一下书中诸多尖锐的问题肯定是一次刺激的考验。 -
will china go 'capitalist'?
-
再論中國
-
中國的前途<增訂本>
增订本序 一九八五年结集前言 前言:为一丝希望写文章 第一部分:《论衡》二十篇(写于八四至八五年) 我对中国前途审慎乐观的原因 从李子树看大陆的产权转变 从「大锅饭」到「大包干」 中国农业制度何去何从? 大搬迁的压力 马克思奄奄一息 城市改革的困难 铁饭碗与国家职工 葛氏定律与价格分歧--评一国二币 外汇管制的谬误 贪污的后患 价格是为谁而被管制的? 没有兄弟姊妹的社会 一币二率的困扰 要一步解决汇率困扰 官商的天堂 知识是维护政制的代价 中国大酒店(之一) 中国大酒店(之二)(附后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迷途已远,回头非岸,来者可追乎? 作者后记 第二部分: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吗?(写于八一年) 一九八二年原序 一九八三年译序 一九八五年结集序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大陆制度改革的困阻 第三章:制度转变的经济理论 第四章:大陆制度改革的费用正在不断下降 第五章:共产主义为何失败了? -
随意集
前言 《随意集》序 一、政治的幽默 吊苏共党文 邓小平晚节可保乎? 李先念去世及其它 黄永玉的小狗 港龙历险记 夜上海卷土重来 谁是巨人──与李录商榷 都是钱作怪 二、文化与石头 绘画与艺术 文釆何物? 漫谈古典、艺术、文字 附庸风雅的代价 也谈香港文化 漫谈风格 艺术的“困难”问题 《橘中秘》 也谈石帝 论鸡血石 黄金耀与美人红 三、也谈书法 再事临池 读《书谱》,叹天才(附后记) 书法与文釆──试论“米芾现象” 一拜三师 书法的困难何在?(附后记) 加州牛肉面与中国的书法 苏东坡与米元章 四、莫扎特、小明星及其它 上帝之子 小明星是个天才 床前明月光──也谈李白 毛润之的词(附后记) 为诗昆贺 黄永玉的画 朱屺瞻的画 法国印象派终于太古城──我看林风眠先生 黄苗子现象 五、教育漫谈 最佳、最劣、最受欢迎的教授 读书的经验 论创见 屡败屡战易,大胜从容难 学术文章 对经济学的发展失望 荒谬的“定律”──兼与林行止商榷 香港的教育制度 港大的“校外主考”制 想起了《中华文选》 六、瑞典行 高斯的雨伞 瑞典观礼记 社会褔利主义中看不中用 七、思往事 太宁街的往事 钓鱼乐 我的女儿 再遇何藩 往日时光──四友摄影联展 子欲养而亲不在(附鸣谢启事) 《随意集》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