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相互承认的法权
本书是对于黑格尔法权思想和社会意识理论的一项专门性研究。以《精神现象学》为研究文本,在上篇着重探讨了人类意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以及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有关时间与历史主体性的理论;在下篇则通过对法国思想家科耶夫《现象学》解读的批判性考察,试图梳出一条黑格尔政治与法律思想与英美古典自由主义相互关联的路径。作者认为英美思想与德国思想虽然在形态、气质、风格和论述等方面确实有很大的差别,但也并非像哈耶克等人所指出的那样截然对立,实际上在休谟、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和康德、黑格尔的古典自由主义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黑格尔晚年的法哲学思想可以说集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或保守的自由主义之大成,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理论仍然具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 -
权威的概念
《权威的概念》是最新出版的一部科耶夫著作,与其撰写的《法权现象学纲要》有着紧密的联系。科耶夫对于权威本质的研究可谓是具有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因为权威是权力的基础,任何一种统治形式都需要某种强制性力量,也就是权威来维护。如果不知道权威本身是什么,那么显然不可能讨论国家的政权和结构本身。由此可见,科耶夫最近问世的这本纲要式小书,在政治学和哲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
如果回顾一下过去五十多年以来欧洲一体化事业的进程,那么人们会发现,科耶夫所勾勒的那个“拉丁帝国”看起来倒更像是今天欧盟的蓝图。 “拉丁帝国”将会是一个非常前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经济上的盈余会愈来愈多地被用来为所有人提供更多的闲暇;(马克思早期所提倡的)劳动的人性化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闲暇的人性化。在这里,科耶夫头脑里面所想的乃是一种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面向所有人的闲暇,而不是福山所描绘的“最后的人”的堕落。闲暇的人性化意味着目的性与创造性的融合,而这种融合,人们可以自发地、在摆脱了游乐所特有的那种必要性的条件下,通过劳动而达到。——霍斯 编译者前言:绝对精神的喜剧与自我意识的悲剧(邱立波) 第一编 法国国是纲要 黑格尔哲学中的死亡理念 科耶夫—费舍德文献 科耶夫—施米特通信 从欧洲视角看殖民主义 第二编 科耶夫的拉丁帝国 世界的多样性:新背景、旧同盟 世界的多样性 帝国问题 资本主义、文化与民主 西方与非西方 施米特的欧洲 施米特的大空间秩序概念 欧洲与世界新秩序 三种全球秩序观念 第三编 普遍均质国家的合理性 评科耶夫《无神论》 评《法权现象学纲要》 评《僭主的爱欲》 -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Hegel
-
驯服欲望
本书包括:黑格尔、马克思和基督教;哲学与政治;普遍均质国家的可倡导性等内容。本书是一本文集。集中了一些为理解施特劳斯的色诺芬研究的论文。为汉语学界重新认识色诺以及理解施特劳斯的色诺芬研究的论文。为汉语汇学界重新认识色诺芬以及理解施特劳斯通过解释色诺芬要探讨的重大问题——哲学与政治的关系——提供一点方便。 -
法权现象学纲要
《法权现象学纲要》是俄裔法国哲学家亚历山大•科耶夫的一部深刻阐释其哲学思想的著作。科耶夫的法权-政治哲学的首要特质是世俗化,在他那里,“人性”(而非“神性”)和“现代性”(而非“古典”)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文明的尽头将是一个充分人性化的普世均质的社会。在这方面,科耶夫的思想与索洛维约夫、施特劳斯等人截然不同。法权现象首先被科耶夫简要地概括为“正义的实现”,法律性活动作为一种独立于其它政治性、宗教性、道德性、文化性活动的现象被提了出来。科耶夫将整个人类社会演变建立在各种法权关系发展的基础上:在形而上层面,他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明确提出“贵族的平等性正义”、“资产阶级的等价性正义”和“公民的合题性正义”三种法权,并详细阐述其中“正”、“反”、“合”的演变规律;在形而下层面,作者对各种法律现象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种公法、私法,国际法、国内法,以及它们与法律性本质之间的关系。由此,科耶夫独特的法权-政治哲学体系得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