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宋诗随笔
《读宋诗随笔》是一部精彩而又独到的宋诗鉴赏读物。全书精选宋诗百余首,使读者对有异于唐诗的宋诗风味尝鼎一脔。程干帆先生品读宋诗,多是在每首或几首诗后,信手写下读后感想,不求统一规范,只存真知灼见。这样的“随笔”式点评,由感而发,平易亲切,于文于思,堪称珠玑满眼,美不胜收。 -
春风不改旧时波
《春风不改旧时波》以诗而讲述历史,作者从英雄的韬略,到才子佳人的浪漫与哀愁为读者娓娓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读一首诗了解一段历史,是什么触动了诗人们的心弦,作者将在茫茫诗海中为读者一一拾起那些遗漏的明珠。 刘邦颂着大风歌一统天下,却保护不了心爱的戚夫人,太子及吕后如那“鸿鹄高飞,羽翼已经”,让一代帝王“又可奈何”…… “北方佳人,倾国倾城”,李夫人宠冠后宫,且智慧超群。在恩宠享尽后的离世之际也能冷静的用拒绝让汉武帝一生牵挂“心之未宁”。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司马相如宴会上一曲高歌凤求凰,拨动了卓文君的心弦,也谱写了一段经典爱情…… 《春风不改旧时波》内容丰富,语言轻松,阅读感强,且选篇角度独到,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诗词解读方式。 -
黄仲则诗选
《黄仲则诗选》内容简介:黄仲则(1749-1783),名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自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四岁丧父,其兄相继而卒。由祖父抚养,母亲屠氏督导其学业。自幼好学,聪慧倍常人。十九岁娶妻成家,且与洪亮吉订交。随后相伴就读于常州龙城书院。不久,业师去世,乃四方浪游,且挑起一家六七口之生计重担。其足迹遍及苏、浙、皖、湘等地之名山大川,诗名随之播扬。二十七岁时远游京师,随后托洪亮吉将家眷移至北京。数年后,贫病交迫,不得已,又将亲人送回南方。最终,因乾隆东巡时曾召试二等,按例当得主簿之职,候选未果,为债主所逼,离京欲投奔陕西,中途病剧,客死于运城(今属山西),年仅三十五岁。是我国有超凡才华的薄命诗人。 -
宛在云端
★王国维《人间词话》赞誉:“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韦庄是“晚唐压卷诗人”,《花间集》之魁首。 ★韦庄的词风直接影响了李煜、苏轼、辛弃疾。 ★韦庄让词可以与诗分庭抗礼。 ★迄今为止第一部对韦庄的作品进行全面赏析的文化散文 初日芙蓉春月柳,弦上黄莺语,使人想见风度。 《宛在云端》是“言锦乐行”推出的“氧气阅读”书系之一。 《宛在云端》对晚唐诗词大家韦庄的作品进行了细致品读。 韦庄是“晚唐压卷诗人”,而他的词直接影响了两宋婉约派。 王国维曾用“弦上黄莺语”来形容和评价韦庄的词风及其审美特色,并赞誉其作品“骨秀”。 夏承焘先生在《唐宋词欣赏》中认为韦庄“在五代文人词的内容走向空虚堕落途径的时候,重新领它回到民间抒情词的道路上来”,并说,我们若认为李煜、苏、辛一派的抒情词是唐宋词的主流,那么,在这个主流的源头上,韦庄是应该值得重视的一位作家。 他的词风清淡疏朗、抒情热烈而真挚,如“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见风度”。 孟斜阳继《宛如花间》品读温庭筠后,再次细腻、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韦庄的词与人生。 -
唐诗三百首详注
《唐诗三百首详注》详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每首诗有诗人简介、诗作详析、诗句浅释,既通俗地注释诗的词句,又深层次解读作品的内涵真义,还有唐诗的现代研究成果和近体格律诗的写作常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与时俱进;既古典又新颖。 -
從豔史到性史
葉嘉瑩教授從詩裡重新認識汪精衛,詩為心聲,憑葉氏卓越的解詩功力,剝蕉見心,看到汪精衛一直有不懈的意志和理念,願意犧牲一己的苦心孤詣。她認為汪精衛為了國家與百姓,早年欲殉身,晚年更不惜殉名,即使千夫所指,即使萬世蒙羞,都在所不惜,展現了深厚的感發力量。作者認為汪精衛不顧一切,絕不是一時衝動,而是在其深處有堅毅不拔的意志力在支撐,對此作者有鞭闢入裡的分析。作者因詩知人,內容精彩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