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亭林诗文集
其诗文集因触清代忌讳,后世传本删改多加窜改和删削。解放后重新整理,分为十六卷:凡《文集》六卷,《余集》一卷,《蒋山佣残稿》三卷,《佚文辑补》一卷,《诗集》五卷,《集外诗补》三首,附《熹庙谅阴记事》,总名为《顾亭林诗文集》,是顾炎武诗文集较为完备的一种,纳入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本书1959年由初版,1983年再版,2008年三版。 出版说明 编例 亭林文集 亭林余集 蒋山佣残稿 亭林佚文辑补 亭林诗集 熹庙谅阴记事 亭林文集目录 卷之一 北岳辨 原姓 钱粮论二篇 卷之二 音学五书序 初刻日知录自序 营平二州史事序 钞书自序 仪礼郑注句读序 朱子斗诗序 莱州任氏族谱序 劳山图志序 革除辨 郡县论九篇 生员论三篇 音学五书后序 左传杜解补正序 金石文字记序 西安府儒学碑目序 广宋遣民录序 程正夫诗序 吕氏千字文序 卷之三 与友人论学书 舆友人论父在为母齐衰期书 与友人论门人书 病起与蓟门当事书 答汤荆岘书 与史馆诸君书 又 与彦和甥书 答汪苕文书 与戴枫仲书 答李紫澜书 复陈蔼公书 卷之四 答李子德书 又 舆友人论易书二首 与友人论服制书 舆友人辞祝书 舆李湘北书 与叶韧庵书 与公肃甥书 答原一公肃两甥书 舆施愚山书 答俞右吉书 与李星来书 答曾庭闻书 又 与潘次耕书 答次耕书 又 又 与王山史书 复张又南书 舆李霖瞻书 与周籀书书 卷之五 圣慈天庆宫记 齐四王冢记 拽梯郎君祠记 贞烈堂记 华阴王氏宗祠记 书广韵后 汝州知州钱君行状 书吴潘二子事 舆次耕书 舆李中孚书 答王山史书 与王仲复书 与三侄书 与王虹友书 与人书二十五首 裴村记 五台山记 复庵记 杨氏祠堂记 书孔庙两廉位次考后 读宋史陈遘 吴同初行状 歙王君墓志铭 山阳王君墓志铭 谒椟宫文四首 卷之六补遣 军制论以下四论乙酉岁作 田功论 子胥鞭乎王之尸辨 方月斯诗草序 肇域志序 吴才老韵补正序 广师 答友人论学书 规友人纳妾书 与杨雪臣 舆潘次耕 舆毛锦街 富平李君墓志铭 华阴县朱子祠堂上梁文 形势论 钱法论 顾与治诗序 天下郡国利病书序 下学指南序 书故总督兵部尚书孙公清屯疏后 与卢某书 与友人辞往教书 答徐甥公肃书 与戴耘野 答毛锦衔 -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明代著名作家凌濛初之《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人们习惯合称为《二拍》。这两部脍炙人口的奇书,共有短篇小说七十八篇,杂剧一个,它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清官们断案如神,贪吏们枉法如虎;恶棍们奸淫揽讼,骗子们尔虞我诈;青年们怎样追求忠贞不贰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剧。 -
楊萬里集箋校(全十冊)
杨万里为宋代名家,平生交游广泛,著述宏富,集共133卷,向无整理本,此次系首次整理出版,对推进宋代文史研究颇有裨益。书稿主要分校勘和笺证两部分,以艺风堂抄宋本为工作底本,四库本、汲古阁本为校本,参校《荆溪集》等宋刻诗集本;重点对人物、时代、地理、时事、典制、名物等六方面内容笺证,具有校勘简明、笺证精审的特点。 -
花间集注评
《花间集注评》主要内容:在1900年敦煌石室藏《云谣集杂曲子》发现之前,《花间集》被认为是最早的词选集。《花间集》古本,今传者有南宋三刻:其一为绍兴十八年(1148)晁谦之校刻本,其二为淳熙末年鄂州刻本,其三为开禧刻本。它是历代治词学者的必读著作,相关的注析、评点层出不穷,其著者有明代汤显祖的《花间集》评点本、民国时期李冰若的《花间集评注》、华连圃的《花间集注》等。 -
昆曲古调
昆曲上承宋元传统,下开徽、汉、京剧先河。经过明末戏剧家们的辛勤耕耘,吸收南北戏曲、民谣之长,不断改革,名剧林立。后来发展为“家家莫提起,户户不提防”的状态,真正活在大众心上,丰富了人民的思维,塑造了无数圆雕式人物,起到了教科书的作用。 本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浙江省文化厅高瞻远瞩,指导并信赖海宁市文化体育局,根据笔者人微言轻的推荐,奋战两年,邀请昆曲最后也是最大的专家周瑞深先生在91至93岁的高齡,总结漫长一生中有关编、演、作曲、说戏(中国戏曲导演方式)的经验,勉力完成了呈献给读者的这部由奇缘造就的奇书,盒装七部,包括汤显祖创作的《桃花扇》、《冬青树》全剧生旦净末的曲谱六种,附以周老自作自行谱曲的短剧三折及自作诗词曲集一册。保存古剧资料,供来哲研究排演参证,让七百年来前修的心血延绵一线。捧读两千页手稿,曲谱上的小字只有一粒芝麻大,笔笔不茍。两年忆写太艰辛,正是:万种豪情吐不出,一腔热泪涌温泉,温泉磨墨成书稿,文脉重延几百年! 周瑞深先生年十四,拜事昆曲名宿朱丽泉、李受章,兼习诗词。1932年,散步时闲哼曲自娱,为杭州行家潘怀素所闻,以为有可塑性,介绍到杭州市立中学拜温州人陈竺同门下深造。1946年,识名家许雨香、项远村,同组梅社,任干事。项氏教以曲谱、曲韵,渐通昆曲音乐。名票殷振贤教演《寻梦》一折。1956年,表兄吴甲原见其学有所成,写信介绍给浙江文联主席宋云彬,要求安排至专业部门工作,但未能成行。1979年,传字辈老艺人郑传鉴推荐周先生入上海昆剧院,费尽心力,亦未能成行。郑君为此人才难得而垂涕。 周先生用岳飞题材草成昆曲,20世纪80年代初赵景深教授快读后,取名《东窗记》。前述许雨香、项远村解放后均在北京工作,为北京昆曲研习所发起前辈。二老曾将此剧送俞平伯先生审读,俞老倡议调先生入京,但未能如愿。王传渠、郑传鉴、倪传铖、薛传纲等上海、苏州名家对先生甚为敬佩,理由是:懂工尺谱者北京仅有中国艺术研究院付雪漪先生,知七弦谱者更少。先生节衣缩食,走访长者,会全剧及著名折子戏唱段较多,长于吹笛,懂曲牌数百,声腔得高人传授,戏在人身上,已属凤毛麟角,而能用典雅明代传奇形式,清初孔尚任、洪升等大师的文学语言撰写古剧者,更是孤例。当代能兼通案头及舞台双重绝学者尤为罕见。我在前几年去嘉兴市访问剧目学家庄一拂老人(时年93岁),请教岳西高腔、弋阳腔、青阳腔中保存明清剧目与昆曲唱法异同,他说此事只有问周先生,自己回答不了,又说“吴梅(霜崖先生)精案头之学,少舞台实践,作剧有文彩而剧场效果不尽如人意。周治昆曲是从舞台走向书斋,故无此弊。” 经地方热心文化人士顾国华先生努力,先将周老的诗词曲著作及附工尺谱剧本刊印百册。我有幸获得四套,分别赠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国家版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前二者都给周老颁发了证书。 书稿付印时,97岁老人吴祖刚题词《鹧鸪天》:杳渺幽思发浩歌,飞花舞影两婆娑,朱弦咽晚凌波怨,铁笛吹寒热血多。鸣鼓角,壮山河,扬清激浊费张罗,多君韶护钩沉手,沥血沤心挽坠波。 上海91岁老诗人周退密读毕拟绝句四首代序,今录其一:海宁一老鲁灵光,三割居然合魏梁,悱恻悲凉千古恨,《洛神》而后是《东窗》。 此书寄出十几套后,北京朱家缙、王世襄,天津陈宗枢,上海秦绿枝、龚明德,湖南钟叔河等文化名流纷纷致函周先生或翻印者致谢,评价甚高。 昆曲家、诗词家、书法国画大师、版本校勘学家等,都不能从国外引进。若干学科的高级专家不是没有不足与失误,用人是用其长而避其短,求全则无才。周老与浙江省、海宁市两级文化界,为戏曲遗产所做的一切,出版家无利重义,捍卫古曲的苦心,不能再作苛求了! 把此书印成国家级礼品书的水准,值得在当代出版史上大书一笔。(此文为周瑞深14卷本《昆曲古调》序言,有删减,题为编者所加。) -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插图本)》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晚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他有意模仿亚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隽思妙语,时足解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