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人类学
前言 人类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通过人类学的透镜,我们立刻可以看到自己与全人类的亲缘关系,以及我们自己的与众不同。第一次通过透镜窥视世界的学生经常会问:“那些人怎么会跟我们一样?”“那些人怎么会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常常惊喜地发现,人们之间惊人的相似和震撼的差异。 这本书介绍了15个社会,书中对其中每一个社会的介绍都只是浮光掠影,多有不足。我希望任何对这些社会感兴趣的同学,能进一步探究这些社会中人们过去与现在的生活。下面各个章节的目的更多是为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不仅仅是满足好奇。 这些挑选出来的人群都有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每个群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模式与实践方式;都面对着世界变革所带来影响的挑战,并产生了不同的结果。除此之外,他们也经常为人类学导论性课程提供了重要概念的典型例证:例如阿赞德人的巫术、阿兹特克的人牲、特罗布里恩岛的库拉(kula)交换、米南加保人的母系继嗣。因此,这本书既可以通过这15个社会的个案单独来看,作为对这些核心概念的介绍,也可以作为一些人类学教材的辅助参考,比如科塔克(Kottak)的导论教材,其中经常提及并引证的大多数社会都来自本书。 书中呈现的很多人群都身处离散(diaspora)之中;其中很多群体都竭力在新居住地保持原有的传统。当奥吉布瓦文化随着博彩业发展而繁荣起来时,部落成员开始思考,保留地上的博彩业,会对传统产生多大挑战。卡鲁里人的音乐已经成为保护雨林免遭破坏的一种积极手段。提维人的与世隔绝曾是其土著文化发展中的突出特征。如今,他们也不复隔绝了。他们鼓励旅游业发展,同时也继续教会年轻一代学习采集最好的“荒野食物”。海地移民和苗族难民在美国社会中对自己地位有着非常不同的预期。像巴涉利人这样的游牧民则要面对政府和环境专家的责难,因为政府认为定居的人更加“文明”一些,而环境分析家关心的则是畜牧生活与沙漠扩大化对农业土地的影响。如果只是以工业发展为目标而不重视土著文化,那么阿赞德人的重新安置与发展是无法实现的。 我们的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文化多样性的探究与推进,既融入了许多大学的研究工作当中,也笼罩着被某些人当做分裂主义策略的威胁,还可能在其他时候成为一种武器。当我们日益面对一种全球性文化,面对文化差异造成的种种挑战之时,人类学肩负着让人们尊重差异,直面挑战的更艰巨的重任。 -
社群、组织与大众民主
《社群、组织与大众民主:印度喀拉拉邦社会政治的民族志》讲述了:“到民间去”,曾经是一个世纪前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发生期所酝酿出来的口号。先有具备学术规范的社会调查,才有社会科学的出现。在少数人一段时间的尝试之后,一句凝结着共同体集体意识的“到民间去”成为1919年之后的知识界的运动,在中国促成书斋学问之外的社会调查之风蓬勃兴起。社会科学诸学科此前在中国主要是课堂传授的西方书本知识,“到民间去”的调查之风呼唤着以中国社会为对象的知识生产,这种知识生产逐渐造就了中国社会科学诸学科。 -
文化复合性
西南民族志论文集 仪式、人物类型、交换与物质文化 对分类论和关系论的反思性继承 呈现的西南人文世界之面貌 ................... ※编辑推荐※ 本书以“文化复合性”的概念作为西南地区研究论文的连结,力图呈现西南地区的人文世界之面貌,从更长时段、以更广泛的 视角对西南地区进行重新审视。 ...................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一部人类学专题研究论文集,由13篇西南民族志论文构成。内容涉及“仪式”、“人物类型”、“交换与物质文化”的研究,在基于对前人的分类论和关系论的反思性继承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复合性”概念,用来概括这组研究所呈现的西南人文世界之面貌。 -
民族志
《民族志:步步深入》介绍了此类旅行中的一条道路,目的是让其他研究者享受他们的旅行并抵达目的地。《民族志:步步深入》如同一次旅行见闻讲座,它标示并探讨了每个民族志学者即将面临的主要界标。民族志不是闲暇一日的丛林漫游,而是在社会交往的复杂世界的探索之旅。 -
美国的社会与个人
《美国的社会与个人:加州悠然城社会生活的民族志》内容简介:作者扎根美国加州一个普通小镇一年,聚焦家庭生活中爱的表达、家庭主妇、家庭学校、婚姻关系、代际关系和居住模式等内容,以民族志的形式表明当代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体现出两个重要主题:首先,家庭是独立的私人领域,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明晰的边界。其次,作为私人领域的家庭内部留有个人的私人空间。家庭体现“边界”也生产“边界”。 -
On the Run
Forty years in, the War on Drugs has done almost nothing to prevent drugs from being sold or used, but it has nonetheless created a little-known surveillance state in America’s most disadvantaged neighborhoods. Arrest quotas and high-tech surveillance techniques criminalize entire blocks, and transform the very associations that should stabilize young lives—family, relationships, jobs—into liabilities, as the police use such relationships to track down suspects, demand information, and threaten consequences. Alice Goffman spent six years living in one such neighborhood in Philadelphia, and her close observations and often harrowing stories reveal the pernicious effects of this pervasive policing. Goffman introduces us to an unforgettable cast of young African American men who are caught up in this web of warrants and surveillance—some of them small-time drug dealers, others just ordinary guys dealing with limited choices. All find the web of presumed criminality, built as it is on the very associations and friendships that make up a life, nearly impossible to escape. We watch as the pleasures of summer-evening stoop-sitting are shattered by the arrival of a carful of cops looking to serve a warrant; we watch—and can’t help but be shocked—as teenagers teach their younger siblings and cousins how to run from the police (and, crucially, to keep away from friends and family so they can stay hidden); and we see, over and over, the relentless toll that the presumption of criminality takes on families—and futures. While not denying the problems of the drug trade, and the violence that often accompanies it, through her gripping accounts of daily life in the forgotten neighborhoods of America's cities, Goffman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us to ignore the very real human costs of our failed response—the blighting of entire neighborhoods, and the needless sacrifice of whole gen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