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身边的经济学
花农为什么要踩花?为什么“肉价政策”反倒让人们吃不到肉?排队有什么门道吗?为什么同一架航班机票价格相差好几倍?为什么媒体总说我们现在是微利时代? 本书作者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从报纸的新闻、从商家的促销手段等各个侧面为我们详细讲解日常生活现象中蕴藏的经济学知识,使你不必有任何经济学背景也能轻松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
新编博弈论平话
经济学正经历着一场博弈论革命,人们表现出了解博弈论的热情。这是因为现代经济活动早已超出传统经济学讨论的模式。 本书从囚徒困境、价格大战、慕尼黑谈判、诺曼底战役、所罗门王断案入手,初步介绍博弈的描述,寻求纳什均衡的方法,并且展示双赢对局、先动优势、后动优势、承诺和威胁及其可信性等概念,以及信息在博弈中的作用。 博弈论研究还表明,人们的社会行为和市场行为,常常不能够归结为彻底的“理性行为”,由此兴起的实验经济学在本书中也有反映。 -
人人博弈论
商业竞争和政治竞争都常常是相当人格化的角力。每一方的行为,对对手的得失影响很大,每一方的利益,又受到对手行为的很大影响。这种面临不确定性的决策,固然斗智斗勇,但是其中也有规律可寻。博弈论就是讨论利益关联的各方如何决策制胜的学问。 本书从囚徒困境、情侣博弈、诺曼底登陆和慕尼黑谈判等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静态博弈、动态博弈、纳什均衡、零和博弈、双赢对局、帕累托优势、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等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劣势策略消去法、相对优势策略划线法、确定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反应函数法、动态博弈的倒推法等博弈论基本方法,帮助读者掌握博弈论的初步知识。 循着作者娓娓道来、循序渐进的文字,你不必具有很好的数学基础或者系统的经济学知识,就可以初步领会博弈决策的真谛,帮助你在商业活动中和实际生活中做出理性选择。 -
五十年前读北大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9年入学的同学,在2009年有一次入学五十周年聚会。聚会前后,都有同学写了一些回忆,与大家交流。受到同好的鼓舞,本书从作者个人的角度,点滴回忆差不多六年的大学生活。 在作者眼中,五十年前的北京大学是政治环境比较严酷的一所大学,而其中数学力学系总是最左,数学力学系又以作者所在的数学专业为甚。所以,“我的这些回忆,不以全面、准确反映当时的北大校园生活为己任,只是记录个人的点滴回忆,供有兴趣的读者,增加对于半个世纪以前北大生活一个末端的局部了解。” 全书采用文字结合老照片的体例形式。作者从宿舍、伙食、教室、讲座、体育、劳动、零食、电影等“专题”,谈自己当时在北大的学生生活。“专题”前面的一章“我的大学生活”,会提供将近六年大学生活的一个轮廓。“专题”之后,专门谈及北大校园最核心的部分——燕园,谈论北大人特有的一点精神。 -
排队的文明
比起个人素质来, 制度和环境是要紧得多的因素。 好的制度和好的环境,会把人引上正路。 整个社会的学问和文明,有赖制度来养成。 ......我们......尤其要沉得住气,不要做南辕北辙的蠢事。 -
经济学家成长的故事
在许多读者的印象中,经济学家似乎都是天马行空的奇才,我们努力把他们“还原”回来,并着力发掘这些经济学家求学和步入经济学殿堂的历程,不放过那些看似偶然的契机,是我们的追求。也许有一天,你也会走上这样的道路。 在10位经济学家当中,有2位曾经获得诺贝尔奖,他们是美国主流经济学的两翼: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瓦里安和斯蒂格利茨岂止一教科书见长;刘遵义和克鲁格曼曾预言东亚金融危机、宾默尔得意的无线电频道拍卖、罗宾逊夫人对主流经济学的抗争;斯卡夫和邹至庄诲人不倦的学者本色灯,皆构成了本书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