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的疯狂与胜利
威廉•莎士比亚无疑是有史以来最复杂、最启发灵感、最具挑战性、最让人琢磨不透的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之所以历久弥新,首先在于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语言。他的语言令人晕眩,用词简练但内涵丰富,嬉戏之中不乏严肃,他的文字似乎拥有自主的生命。即便四百多年后,我们理解某行台词、某个词语时,仍能获得全新的感受。 尼古拉斯•罗伊尔此书以七段引文为索引,对莎士比亚最有影响力的几部戏剧进行精细入微、颇有见地的研究,揭示和探讨莎士比亚创作的新奇性,为读者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乐趣和复杂,让我们重新发现他的作品。正如托马斯•德•昆西在1823年论及阅读莎士比亚的体验:“我们越是深入探寻,就越会明白,这无知者眼中的巧合,其实处处蕴藏着精心的设计和无懈可击的安排!” 本书是引进格兰塔“大师读经典”系列的第二本。该系列由当代著名哲学家西蒙•克里奇利主编,齐泽克、理查德•刻劳特等撰写,注重阅读与入门的体验,首批书目包括海德格尔、尼采、柏拉图、莎士比亚、拉康等人的著作导读,每一本都是一堂大师阅读课。 大多数读者刚接触到伟大的思想家或作家时,所参考的入门书,要么是粗略介绍人物生平,要么是浓缩了他们主要作品的摘要,或是两者皆有。相比之下,“大师读经典”丛书则是让读者在学者向导的陪同下直接面对作品本身。其出发点在于,要想近距离地看清一位作家,必须近距离地研读这位作家实际使用的词句,也必须弄清怎样读这些词句。本丛书中的每位作者从某作家的作品中摘录十段左右的片段,加以详细讨论,配以延伸阅读,由此揭示作家的中心思想,成为读者进一步探索的最佳切入点。 -
唐诗风貌
本书就唐诗总体风貌、唐诗各阶段风貌、唐诗主要流派和主要体裁风貌展开论述。集中地从精神内质到外在表现,指出唐诗各方面的风貌特征,并对其根源进行分析探讨,寻求诗歌风貌与时代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引向对唐代文化背景与唐诗创作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语言雅俗共赏、深入浅出、富于诗意,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广泛的接受面,非常适合大学文科教学之用。 -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本书以1898到1927年的中国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用西方的叙事理论,从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两个视角探讨晚清与"五四"两代作家是如何完成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作者借鉴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重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填补了文体研究的空白,而且推进了文学的形式研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
革命与形式
如何“重写”像茅盾那样的“红色经典”作家?如何重写“革命”文学?这在当下思想与文学话语几乎被“全球都市性”主宰时,是有关拯救历史和记忆的重要课题。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回到历史”,将作品细读与跨学科批评相结合,在1920年代末上海烂漫颓废的市风景线上展示小说中一系列“时代女性” 的画卷,揭示出茅盾重构“革命”之旅,交织着世界主义与国族想像、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之间冲突与交融的复杂脉络。 此书对于茅盾早期小说从《蚀》到《虹》的研究,着重分析女性形象塑造与进化史观、叙事结构的关系,描述新文学“长篇小说”的形成与展开过程。通过文本细读与复杂历史脉络——革命与都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五四与鸳蝴——的浓描细写,给茅盾及其作品做出新的诠释。 所谓小说形式的“现代性展开”,即通过对小说叙事诸要素——人物、情节、结构与修辞——的历史化追溯和比较,指出茅盾对“时代女性”塑造的“陌生化”成就。正如他声称的,其小说的读者对象是“小资产阶级 ”和“城市青年”,而“时代女性”既以都市日常生活的“新女性”为“ 模特儿”,却召唤革命的“幽灵”,在形象塑造上深受左拉、莫泊桑、王尔德、陀斯妥耶夫斯基等欧洲“现代主义”的影响。 -
柏拉图以来的批评理论(上下册)
《柏拉图以来的批评理论》(上下)(第3版)按时间顺序编排,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综合各种选集,对于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提出一个公认的观点,并附有解释性的批注和关于作者的文献记录。《柏拉图以来的批评理论》(上下)(第3版)已作显著修订,以涵盖其他从事语言、修辞、哲学和社会专题研究的思想家。随着对不同哲学传统的关注增加,新版本强化和拓宽了文化研究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的理念。完整的卷册设计方便了追溯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发展的历史起源。编者建立了早期思想家和现代理论发展之间的清晰联系。 -
圣经的叙事艺术
古希腊的神话和基督教的圣经教义,是整个西方文化长河的源流,当追索感性愉悦的希腊精神与崇尚理智谨严的基督价值交汇、碰撞后,一首和谐的灵魂之歌便由此生成,并一直在今天的西方文艺创作中幽幽作响。 在混沌的宇宙里,人们企盼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去追寻更加澄明和本真的世界,《圣经》导引你向天穹仰望,也审视自己的内心,来考量生命的价值,所以它当然是哲学;一部书,也是一个民族的苦难历程,从上帝创世、摩西出埃及、约书亚建国,一直到南北朝分裂、巴比伦之囚,因此它当然也是历史。 哲学使人深刻、历史使人深沉,诚然如此,可是除却这深刻和深沉,你没有领受到其中的美吗?在诵读诗篇、箴言,吟唱雅歌的时刻,你没有为内里的精神力量所震撼而心生感喟吗?这般情怀,单是哲学和历史所力不能及的,而这,只能靠使人深情的文学感召,才能让我们在潜游《圣经》的精神之旅中还能体认到艺术、领略到美。 作为文学艺术品的《圣经》(主要指旧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由叙事构成,但在传统的研究中,对于《圣经》叙事的文学考查却仅仅处在边缘位置,以色列圣经学者巴埃弗拉特,以一部《圣经的叙事艺术》,让我们从叙事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幕幕曾经想当然的传说场景,获得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堪称“圣经文学领域中划时代的创举”。 在这样一个“主义”、“流派”盛行的年月,巴埃弗拉特使用的不过是传统的细读法,他紧扣文本,从叙事人、人物塑造、情节、时空安排、语体等角度,做了颇有说服力的阐说,阅读此书,你似乎不是在上一堂人文课,而是在聆听一个个故事,回味它们“为什么要这样讲述”。于是乎,透过巴埃弗拉特磨出的这副眼镜,我们看到了大卫冷峻刚勇下的脆弱和伤感,押沙龙骄横佞巧下的率直性情,而每一个新鲜推论的背后,都有多方面的佐证。我很欣赏作者的这一点,立意的时候天马行空、无所羁束,落笔的时候则深思慎取、言必有据,颇有胡适先生“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之遗风。 昆德拉曾经说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世间万事均已在上帝的掌控之中,《圣经》里的恩怨因果实质上就是他在编故事、讲故事,人类的探索、奋争也就确实可笑。可是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在创造自己心中的故事,而万能的上帝也不过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而已,所以凭着巴埃弗拉特赠与的这把利器,上帝的笑,应该不是出于轻蔑,而是发自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