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恨歌
《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在我们眼前依次展开。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
树犹如此
《树犹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选集,主要收录他回忆个人经历、亲友交往的文章。其中纪念亡友的《树犹如此》将至深痛楚沉淀六年,被称为“以血泪、以人间最纯真的感情去完成的生命之歌”。另收两篇写友人的新作:画家奚淞修佛之旅《寻找那一棵菩提树》,救助上万艾滋孤儿的杜聪《修菩萨行》。可见白先勇近年心中所系。 书中作品多成于白先勇“五十知天命”之后,董桥曾“惊讶他已然像自在、放下的老僧,任由一朵落花在他的掌心默默散发瞬息灿烂”。写至友王国祥、三姊先明,平实中蕴藏波澜壮阔,人间悲悯。桂林、上海、南京、台北,文化乡愁叠加,难觅归处。在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杂志《现代文学》,白先勇以文会友,情笃一生。他也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困境,艾滋病患的挣扎和勇气。生命繁华之欢喜,伤逝消亡之不舍,白先勇的天真执着和无可奈何,在散文中化为真实的有情世界。 -
顾城诗全集
对中过当代文学多有犀利批评的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对中国当代诗歌的成就却独具慧眼。在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评价中,似乎又对已故诗人评价尤高。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顾彬称:顾城“可能是20世纪最好的中国诗人”。虽然对什么是最好的诗人,每个论者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顾彬的观点其实并不孤立,在国内相当多的诗人、诗歌研究者及诗歌读者中,顾城的人气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也许因为他人已逝,人们更可以客观地论定,也许是他的作品,曾经引起太多的争议,他作为中国当代“朦胧诗”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已经成为研究中国文学、中国诗歌、中国当代文化思潮乃至当代人的心灵史的不容忽略的标本。“黑夜给了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诗歌经典。 本书收录了目前所能收集到的全部顾城诗歌,由顾城的姐姐故乡精心整理、编集。该诗集用编年结构的方式,收录了诗人自1962-1993年30年间的全部诗歌作品共2000多首,准确翔实、循序渐进地展示了诗人的创作脉络。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世界级诗人的心灵发展和文学发展的全过程。全书近1700页,堪称当代诗歌出版的鸿篇巨制。该著分为上、下两卷,硬精装。由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朱赢春担任设计,优美、大气,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是阅读、研究、收藏、馈赠的不可多得的珍品。 -
别忙
《别忙》内容简介:他的小品有漫画的活泼,有玻璃的透明,有手指的喜悦,最重要的,他的小品,构筑了老舍这个名字的风格:幽默。他还有经典的小说和戏剧留在读者的心里,比如《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再比如《茶馆》、《龙须沟》……他很像老北京的一条深深的胡同,你踩着时光的痕迹接近,会被那四合院里飘出的京味儿感染,再往里走,来了,来了,他们都来了,二姐、小猫、尾檐上的雨滴、满院的菊花、小济、小忆、姑和白石老人的画……他们热热闹闹的,全带着铃铛一样的快乐,他们构成了作家老舍宝贵的生命感受,这一切对他太重要了。《别忙》就是老舍先生的经典小品集萃。 -
海子诗全集
《海子诗全集》收录迄今为止所有发现的海子文学作品。全书以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的《海子诗全编》为底本,依照时间与类别结合的方式,收入海子的抒情短诗、长诗诗剧、诗学提纲、日记小说等各种体裁作品。以“补遗”的方式增加了当时没有收入的海子早期油印诗集《小站》、《麦地之瓮》里面的作品,以及近年陆续发现的散佚作品。 其中最大的发现,在于颂体诗《生日颂》与散文小说《村庄》。《生日颂》是海子给友人孙理波及同时代人的献诗,长达一百二十余行,近两千字。围绕“生日”这一主题,海子阐述了其人生理念和诗歌理想。《村庄》则是四个诗体散文小说组成的主题小说,其中的《谷仓》一篇以近乎注解的方式,清晰化了海子后期诗作,尤其是长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意象的意思,堪称理解海子诗歌理想中“道家思想”的钥匙。 全集第一次披露了一些海子文字以外的作品,这就是海子自己为“太阳”系列诗作所做的插图。海子几乎没有画过画,但这些插图是个例外。目前发现的海子画作一共22幅,全部收入书中。对于这些极具海子个性与风格的画作,西川说:“这些插图的画面非常简洁,一条墨线、两条墨线、一个墨点。绝对的墨点,应该就是海子心中的大太阳;这太阳太绝对了,以致只有纯然的黑色才能表现。读者当能从这些插图更深入地认识海子和他的诗歌,甚至体验出海子与他的大太阳的那种搭上性命的关系。” -
寻找家园
《寻找家园》是一部担当之书。高尔泰用一本书书写一生,苍莽浑厚、精洁优美。他的文字是历史的真实回忆,更是对人性的深层揭示、对灵魂的深度挖掘。高尔泰用文字还原了许多琐碎小事和日常感觉,他在废墟上拾捡零落的碎片,细心擦洗、审视,慢慢地积攒、拼合,在时间缓缓的水纹中逐渐恢复其轮廓,丰富着大历史。高尔泰的故事把我们带回历史的迷雾中,和他一起目击了人的倾轧、屈服、扭曲和抗争,目击了生命的脆弱和复杂,目击了宏大事件中的精微细节。他的文字炉火纯青,朴实而细腻,融合了画家的直觉和哲学家的智慧。一种稀有的、似古君子的强健宽厚之风贯穿全书。 编辑推荐 高尔泰的文字就像古城墙上的石砖,一块块沉重、坚硬、沉默地砌在那里。那些痛彻心扉的记忆居然能在他笔下转化成平淡的话语。没有高屋建瓴式的空话,又不陷溺于个人的琐碎遭遇中。行文有情但不煽情,冷静而不冷酷。文字里看不到因侮辱和折磨所产生的幽怨、暴戾或故作洒脱,不呐喊、不发泄、不做作,不求一己之快。读读这本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被震撼的感觉。 名人推荐 《寻找家园》可以说是高尔泰的一个回忆录跟自传,当年一出就已经很轰动,其中一个理由是里面牵涉到了一些的历史中的人物的争论,那些争论我们姑且不去管它,但是以书论书,这的确是一本很坦诚,而且没想到身为非常著名的画家的高尔泰先生的文笔好的这么厉害,就是非常的干净,尤其在写景写人的时候简直是栩栩如生,真不愧别具一格的画家之眼。 ——梁文道 媒体推荐 80年代凭借其美学论著,高尔泰为中国的新启蒙运动既鼓且呼,那时他体现出来的是知识分子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他又以流散知识分子的身份,以自己的才胆识力,为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为那段被人淡忘的历史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证词。而对于高尔泰本人来说,我们更愿意借用他写岳母的话来指认《寻找家园》的意义:“写作把她的人生,高扬到了抒情诗的境界,这就够了。”——《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