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说谎
《我们为什么说谎》大胆宣称,人类的心智结构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具有欺骗能力,人类惊人的欺骗技巧乃至自欺本领,就藏匿在人性之中。《我们为什么说谎》完美地汇集了相关的主要论述,有最新最准确的生物学观点,也有清晰的心理学假设,同时写作风格引人入胜、通俗易懂。人类的进化、社会文明及潜意识如何教我们说谎?说谎,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一种超越法律和道德的求生本能。 -
精神分析艺术
为什么梦是心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活动?那些未作出的梦与被打断的呐喊又意味着什么呢? 《精神分析艺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分析视角,通过解读弗洛伊德、克莱恩、温尼科特、拜昂等人与梦有关的作品,以及博尔赫斯的小说及弗罗斯特的诗歌,探索了精神病理学是个体梦到自己体验能力崩溃的体现这一观念;重新解读了客体关系理论的起源,并讲述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写作体验。在作者看来,精神分析并非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更多的是一门艺术,是以一种充满人性和同情的态度对待病人,通过理解自身的相应情况来设身处地地理解病人,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 前 言 第一章精神分析这门艺术:导出未做之梦、延续被打断的呐喊 第二章我不会丢弃的东西 第三章客体关系论起源的新解读 第四章谈无法做梦 第五章什么是真实的以及是谁的想法? 第六章解读拜昂 第七章谈抱持与容纳、存在与做梦 第八章谈精神分析写作 序言 从一开始,写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有一种很亲切、很个人的感觉。写书的经历,感觉就像是在几年的时间跨度里,以我自己在当前人生阶段对精神分析的构想为题,给一位同事写了一系列的信件。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甚至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或者说得更确切点,尤其是在我写作的过程中),都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里;这一点,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博尔赫斯(1970)说,他花了毕生的时间来重写他发表的第一本诗集。在此我与他深有同感:对那些我认为是精神分析最重要方面的部分,我不断试图将我的理解付诸语言;我试图说出它们是如何成为我本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并且也说出它们又是怎样成为我作为一名不断成长着的精神分析师的一部分的。这本书代表了我这种终身长期努力的最新近的部分。 -------------------------------------------------------------------------------- 文摘 这一章的主题是,精神分析作为一门艺术,其进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创造的过程。精神分析是一种亲历的情感体验(1ivedemotionalexperience)。这种体验无法翻译,无法抄录,无法录制,无法理解,也无法付诸语言。体验就是体验。但我相信,关于这种亲历的体验,我们还是能够讲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的--我们仍然能够去思考分析师和病人之间在参与精神分析时所发生的一切。 我发现在自己思考的时候--我的很多想法都诞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就是,限定自己使用尽量少的文字去捕捉文义的精华。我的经验是,精神分析的作品就像诗歌一样,精辟的文字和意义集中在一起就能大展语言的力量,表述难达之意。在这一章里,我以一句高度浓缩的开场白来说明我所设想的精神分析的过程,然后再进一步更加充分地阐述那一整套高密度的理念。由于我所构想的精神分析法中的各个元素都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这一章中的很多地方我都会回过头去反复阐述,或是暂时不按顺序跳跃性地解说(也许这正映射出精神分析体验本身的运行方式)。在本章结尾处,我将详尽地介绍自己的一次分析经历,其中我和我的病人能够一起思考、探讨,并且延续(过去)未能作出以及被打断的梦。 一个人到一位精神分析师那里去咨询,因为他的情感正经历着痛苦,而他自己并不知道,他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他无法做梦即他不能做无意识的。 -
自由意志
几个世纪来,科学被排斥在善恶对错的问题之外,像“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这样的终极话题长久地供奉在哲学和神学的圣坛上。 认知神经科学家萨姆•哈里斯勇猛地将自己的科学之剑指向道德世界。他提出科学不但可以,而且更应当成为道德问题的准则,科学可以为人类设立新的价值观,带领我们走向真正幸福的生活。 在《自由意志》一书中,哈里斯以睿智、妙趣横生的方式向我们揭开了“自由意志”的秘密,心理学、物理学、哲学“自由意志”原来是场幻象,我们该不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我们不能,世界是否会变得更糟。书中不但有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淼博士的精彩导读,更有作者与著名哲学家、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的激情辩论。 -
上脑与下脑:找到你的认知模式
四位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史蒂文•平克、丹尼尔•吉尔伯特、霍华德•加德纳、杰罗姆•卡根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周晓林 联袂推荐 安人心智科学总监 阳志平导读 世界顶级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 M. 科斯林 基于全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 帮助你找到自己的认知模式 你相信左脑掌管逻辑和语言,右脑掌管艺术和直觉,却不知道大脑应该分为“上脑”和“下脑”? 过去半个世纪,流行文化让我们相信左脑与右脑决定着不同的性格特征。我们通常认为右脑发达的人有艺术气质,而左脑发达的人逻辑性强。但左右脑的区分实际上是缺乏科学证据的。 在这本对人格研究做出开拓性贡献的书籍里,世界顶级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 M. 科斯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了解自己的全新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上脑和下脑是如何共同协作的。他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分为上脑和下脑,下脑负责对信息分类整理,上脑负责根据整理过的信息制订和执行计划,而根据对上脑或下脑的使用偏好,可以把人的认知模式分为四种: 如果你习惯同时高度使用上脑和下脑,那么你就是行动者 如果你习惯高度运用下脑,却不喜欢使用上脑,那么你就是感知者 如果你习惯高度运用上脑,却不喜欢使用下脑,那么你就是刺激者 如果你上脑和下脑都没有高度使用,那么你就是适应者 认知模式不但影响你的感觉、思维和行为,而且还会影响你和伴侣、朋友及合作伙伴的关系。一旦了解了自己的主导认知模式,你将发现提升自我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新办法。 -
意识的限度
恩斯特.波佩尔(Ernst Poppel),哲学博士、教授,于1940年生于波莫瑞(今属波兰)的施韦森城。他曾在弗莱堡学习文学、历史和哲学,随后在联邦德国海军服役两年。1962年至1968年,他先后在因斯布鲁克、弗莱堡和慕尼黑学习心理学和动物学,并于1968年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 1974年,他在慕尼黑大学医学院获得感觉生理学教授资格,1976年,在因斯布鲁克大学理学院获心理学教授资 -
认知、脑与意识
一股新的研究浪潮正改变着我们对人类思维和大脑的认识。许多基础教育领域已要求学生对认知神经科学具备基本的理解。不过,目前多数教科书都是为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准备的,很少考虑心理学和其他相关专业的读者。本书意在填补这一空缺。 专为心理学、医学预科、教育不及神经科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而写;采用易于理解的主题式写作方式,无需神经科学或生物学背景;章节设置循序渐进,可读性强,以简单漂亮的绘图作品构建大脑,令人印象深刻;每章结尾处附有思考题和绘图练习,帮助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