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拉的猜想
人是社会的动物,那么社会又是什么呢?
资本、劳动、性别、媒体如何塑造我们?
社会学版《苏菲的世界》,看小说读懂社会学
30位社会学巨擘,80个社会学大观念透射社会本质
带你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让日常决策更理性
荣休教授40年讲学精华,与时俱进修订7年
每章配有漫画小结、思维导图,通俗亲切,拒绝枯燥
编辑推荐
◎ 你知道吗,他们都是社会学家!
笛卡尔、涂尔干、马克思、弗洛伊德、乔姆斯基、巴特勒、福柯、萨义德、戈夫曼、克克勒、齐美尔、……现代思想史公认“出格”的前沿思想家,以社会学之名贡献超强大脑。人生和社会的本质是什么?理智、情感、惯习、性别、权力、资本、阶级、媒体如何构造我们,又如何为我们所用?书中已为你准备答案:
社会何以可能?我们是自私的个体,还是集体的一员?
你如何了解自己的感觉,或其他人的感觉?人和人如何相互理解?
你能成为谁?是被人摆布的傀儡,还是演员?
你在为别人创造经济价值,还是反过来?
……
◎ 继《苏菲的世界》后,又一备受赞誉的知识小说
本书延续乔斯坦·贾德开创的小说形式,构建主人公,18岁女孩米拉的虚拟世界,通过讲述故事教授社会学的大观念。米拉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对世界和人生充满好奇、热爱思考,想要找到解锁社会迷雾的钥匙。透过她的生活、反思和对话,作者融汇40年执教实践中广受学生喜爱的知识片段,涵盖本科阶段社会学概论的全部内容(近30位社会学家和80个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并为每章搭配漫画小结、思维导图,让读者更易理解掌握。
出版十余年来,本书持续推出修订版,成为悉尼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布里斯托大学、阿伯丁大学、摩拉维亚学院等社会学教师的备课参考书,堪称社会学版《苏菲的世界》。适合文科学生和对社会学入门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内容简介
十八岁这年,雷雨倾泻在米拉的世界:父亲因涉嫌股票诈骗入狱,母亲似与父亲的同事不轨,哥哥纸醉金迷,姨妈们无法掩饰的同情……一时之间,过去的生活恍如隔世。米拉成了臭名昭著的“罪人之女”,只好乔装化名,东躲西藏。在这难堪狼狈的时期,她却结交了知心的友人和恋人。
面对公众谩骂,米拉应该站出来袒露心声吗?理想主义的失落靠什么挽救?一名脆弱的青年,还能否向他人伸出援手?米拉猜想,或许是社会学救济了自己。
媒体推荐
“请大家准备享受这场带领初学者探索社会学的发现之旅吧:引人入胜的叙事与社会学思想完美结合,鼓励初学者将习得的观念付诸生活境况。本书新奇有趣,具有教学示范意义,能够激发社会学及相关巧思,真是一本好书!”
——戴维·英格利斯,阿伯丁大学社会学教授
“米拉的故事让我着迷!这本书展示了如何将以社会学解释生活,温和、透彻,让我这个‘社会学小白’理解了讲座和研讨会上的内容。”
——莉迪亚,社会学专业学生
“作者擅长借助戏剧性的对白表达观点,行文通俗易懂,用有趣的角色将社会学和社会学家的核心思想和知识旨趣传递了出来。”
——格雷戈尔·麦克伦南,布里斯托大学社会学教授
“此书无疑为社会学书写开创了新奇之径。在书中,我可以找到备课所需的全部素材,清晰简洁的解读,其风格、基调、精致程度以及讨论的观点都十分适用于资历尚浅的社会学学生。”
——卡特里奥娜·艾奥德,悉尼大学社会学高级讲师
“这本书竟然囊括了我为新生准备的全部课程内容。它为那些被可能面对的繁重课业压力所慑,认为自己还不足以攻读社会学学位的人们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渠道。”
——乔·内森·罗森,美国摩拉维亚学院社会学副教授
“我认为这本书会大受欢迎!它有精彩的线索和将宏大理论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灵动写法。世界各地的讲师都可以从中汲取资源……它做到了!”
——阿德里安·富兰克林,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
社会理论二十讲
本书由作者多年在芝加哥大学、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哥廷根大学等美国及欧洲各大学教授社会学课程的讲稿整理成册,全面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法国、美国、英国的社会学领域的新进展,包括帕森斯的规范论功能主义、新功利主义、冲突社会学、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卢曼的功能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法国的反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社会理论、新实用主义等内容。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打破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美国中心主义”视角,建立了一个更为全面的现代西方社会理论框架,而且还令中国读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社会理论的发展及其丰富性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并对西方学者自身在社会理论解读视角方面的多样性有一个切身的体会。
-
身体与社会理论
作为身体研究的经典理论著作,《身体与社会理论》更新至第三版,旨在从理论上推进身体社会学和迅速扩张中的身体研究领域,着重分析晚期现代性下,身体、自我认同和死亡之间的关系。
在结构、论证与内容上,最新修订版延续前两版,对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做出了及时、合理的回应,对社会学及相关学科中身体问题的出现展开了精辟的描述,并对该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每一章都经过重新编写,以增强整体论点:我们需要一种特别的研究身体的思路,既避免自然主义理论的化约论,也避免社会建构论学说的化约论。
-
路上觀察學入門
路上觀察學經典之作 「如果外星人登陸地球的話,做的大概也就是這些事吧!」(咦?) 路上有這些東西,你知道嗎? 只能上下,卻通不到任何地方的階梯 位於二樓的對外門(而且還是可以打開的) 遮不到任何東西的屋簷 「好學生不闖紅燈」(這是什麼莫名其妙的告示牌?!) 明明是同一區的下水道人孔蓋,卻印著兩種不同的樹、三種不同的魚 從中間被硬生生劈開的老屋廢墟 它們存在於日常生活周遭,只是「正常人」如你我往往不會發現。但有一群人深深為此著迷, 甚至為它取了個「路上觀察學」的名稱,對此大做研究。 所謂「路上觀察」,顧名思義,就是在「路上」進行「觀察」;加個「學」則帶了點鑽研的意味。這群人除了會將觀察結果利用手繪圖、照片或是文字記錄下來,還會設計工作表格、規定記錄準則、為特定物件命名,甚至舉辦社團訓練活動(!?)路上觀察學的前身,可追溯到關東大地震之後興起的「考現學」,在破壞與重建之間,對現時當下的記錄;也可以說是對所謂「現代藝術」的叛逆思考:若拿個小便斗簽名就能稱之為藝術,那觀察各地小便斗有什麼不同,會不會更有意思? 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南伸坊,即是此一領域赫赫有名的人物,三人在二十年前(1985年)合編了《路上觀察學入門》,為路上觀察學經典之作,也讓日本掀起一股「路上觀察」風潮。 這本書從赤瀨川原平以及藤森照信個人現身說法開始:他們是如何對所謂「路上觀察」一門展開興趣(比如到國中還尿床的經驗?!)第二部分則是赤瀨川、藤森以及另一位路上觀察學大將──南伸坊三人的對談,對談內容除了當時熱中此「研究」的幾位名人及有趣例子,也談到了路上觀察與考現學、前衛藝術、自然科學、商業性觀察的不同,以及文字描述及手繪圖的必要性,替所謂「路上觀察學」定調。第三部分是各式各樣的路上觀察報告,以及觀察背後的故事。南伸坊如何利用上廁所空檔記錄對面公寓的居民生活;一木努為了「撿拾建築碎片」,連搭公車時也不敢打瞌睡;被喻為「路上觀察之神」的林丈二是如何進行人孔蓋調查記錄;跟在狗後面,可以看到平常看不到的東西?最後一部則是回到所謂「觀察的角度」,荒俣宏、四方田犬彥和杉浦日向子各自從其擅長角度告訴我們可以怎麼「看」,以及我們可以從觀察紀錄裡「看」到什麼。 赤瀨川看到林丈二的記錄時曾經說:「如果外星人登陸地球的話,做的大概也就是這些事吧!?」姑且不論外星人,現在也早就不是地理大發現後博物館式獵奇時代,這些記錄到底有什麼用?所以,記錄的重點應該是看、描述,跟新鮮感吧!身為記錄者(理論上是我們啦),必須隨時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在記錄的當下,我們也必須花更多的時間看,同時認真想該怎麼用自己的方式描述、記錄這個世界。而且,看看別人記錄早已習以為常、或已不復存在的日常生活,應該也是挺有趣的吧。(?)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兼系主任/阮慶岳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李清志 臺灣大學城鄉所、土木工程學系教授/畢恆達 睜大眼睛推薦 -
小眾,其實不小
你還相信「大家」都需要你的產品?醒醒吧! 中間客層已經陷落!小眾消費正在崛起! ★★★商業週刊第1369期書摘推薦★★★ 這本書要告訴大家:「把產品賣給所有人」的策略,再也行不通了! 想討好全部人的產品,最後反而誰也沒討好到。 作者詹姆斯哈金是長期觀察消費者行為的『獵酷族』,他發現: 無論哪個行業,中間消費層都在快速凋零,並改寫了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 就連我們GOOGLE的方式,也早跟過去不同:以前,大多數人會GOOGLE一個單字; 現在,很多人會同時用多個單字,更精準、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從上網消費到下載音樂,從看電視到選總統,今天的消費者都比過去精準得多。 我們正目睹一個嶄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 每個人都想與眾不同,也因此,每樣東西都有自己的Niche。 面對如同老鷹一般精準的消費者,你還在用舊思維向他們對話嗎? 這本書正是要告訴你,新的機會已經來了... 名人推薦 ★江榮原、李仁芳、余湘、黃哲斌同聲推薦! ★商業週刊第1369期書摘推薦 ◆「一本銳眼觀察,具深刻見解的佳作。」 ──政治大學創新管理教授李仁芳 ◆「小眾是值得嘗試的方向,因為我相信,走出來的路,肯定比畫出來的地圖生動。」 ──阿原肥皂創辦人江榮原 ◆「尋求商品利基,以差異化切入人心,是趨勢,也是新王道!」 ──WPP傳播集團GroupM台灣區董事長暨總裁、聯廣傳播集團董事長余湘 ◆「故事引人入勝、想法發人深省、論點也耐人尋味!」 ──伊萬.戴維斯(Evan Davis),英國廣播公司(BBC)財經記者暨節目主持人 ◆「冷靜樂觀地分析市場,《小眾,其實不小》為企業指點迷津,提出訴求品質的新經營計畫。」 ──麥克.沃夫(Michael Wolff),《傳媒大亨梅鐸傳記》作者 -
死在香港──流眼淚
本書,關乎所有人。 每一個人,都會面對死亡,身邊也總有死亡在發生。我們用了相當多時間和力氣去活得好,鮮有想到死得好,才是一生。 關於死亡,有人認為是禁忌,絕口不提,當有天真正面對死亡時,卻束手無策。過世的人甚麼都不必再理會,在世的人,該如何好好活下去? 《死在香港》一共分兩冊:《見棺材》和《流眼淚》,範圍相當廣泛,包括大量人物訪問、政策探討、資料分析,各自又有兩部份主要內容。 《流眼淚》第一部份關懷喪親家屬,香港每年超過四萬人死亡,專家估計大約兩成的親友在一年半後依然抑鬱,然而急趕的社會容不下這份傷痛,尤其喪父的中港兒童、嬰兒夭折的媽媽、喪偶獨居長者,更需要支援。香港每年也大約有一千人自殺,當中主要是長者!第二部份探討醫療和社福制度處理死亡的不足,死在醫院、死在院舍、死在家裡……如何能安樂地,好死? 三位作者皆是記者出身,一年來四出採訪長生店、殯儀館、紙紥鋪、進殮房、出墳場,訪問各行關於殯儀殮葬的人及喪親者、協助者,以自身體會及經歷呈現香港的死亡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