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体与石头
《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是一部从城市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生活互动视角切入的另类的文化史著作,是作者桑内特长期关注和研究的结晶。作者打破传统史学研究框架,独辟蹊径,聚焦于人类身体和城市这两大要素,考察了人类文明演进,确立了复原人类文明史的桨构。在作者筑立的架构中,人类自希腊以来的城市发展史被浓缩概括为三种身体形象,分别以身体的不同器官来命名,相应再现了三个重要时段的身体体验与城市形象的相互关系。第一种类型命名为“声音与眼睛的力量”;第二种类型称作“心脏的运动”;第三种类型称为“动脉与静脉”。通过这三种类型的描述,桑内特试图告诉我们,文化在创建和利用城市空间方面曾经起到过重要的影响,但现在的城市理念却在造成文化的缺失和人们心灵的麻木。人类只有重新回归身体,回归感觉,才能真正恢复被现代城市文明所排挤掉的人的身体和文化。《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出于对现代文明的忧思,从另类视角阐述了历史和现代发展,涵盖历史学和社会学,视野开阔,观点新颖,颇具参考和借鉴价值。 -
城市和区域规划
《城市和区域规划》是《城市和区域规划》经典理论读本2002年面世的第四版,它以对英国城市发展的早期历史及其城市规划的先驱思想家的介绍为楔子,用全书的主要篇幅历史性地回顾了20世纪英国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此外,作者还对比了西欧和美国这些发达工业国家的规划经验。在所有必要的历史概貌的详细介绍的基础上,作者总结了城市和区域规划方案编制的程序以及包含在这个过程各个阶段中的某些较为重要的技术。《城市和区域规划》作者彼得·霍尔爵士是世界著名的城市规划学者、专家,他已发表关于城市和区域规划方面的著作三十余本。《城市和区域规划》可以作为我国的广大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研究工作者们了解欧美,尤其是英国规划理论、政策和实践的教学参考书。 -
巴黎城记
巴黎一直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但它却是在“第二帝国”时期才摇身成为我们今日所知的现代性样板。在1848到1871年两次失败的革命之间,巴黎经历了一场惊人的转变,俗称“巴黎大改造”。奥斯曼男爵,传奇的巴黎首长,一手打造巴黎的外观,以今日巴黎四处可见的林荫大道,取代了昔日的中世纪城市面貌,成就了今日如梦如幻的巴黎。这段时期也兴起了以高度发达的金融业为主体的新资本主义形式,以及现代的大众消费文化。城市外貌及社会景观的剧变,带来崭新的现代主义文化,同时也导致巴黎沿着阶级的界线断裂,结果是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以及随后的血腥镇压。哈维的全景式观照与戏剧式的叙述,使得阅读本书一直充满着张力。本书堪与卡尔•休斯克《世纪末的维也纳》媲美,是研究现代都市兴起的历史杰作。 推荐—— 当你阅读奥斯曼的、巴尔扎克的,以及哈维的巴黎的时候,你可能会忽然意识到自己身边发生的类似情景。或许,你自己的城市,也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受着:痛苦的“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唐晓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本雅明用意象蒙太奇重构了“巴黎,十九世纪的首都”,让我们置身于闲逛者、“波希米亚人”、拾荒者、妓女之中,行走在拱廊、林荫大道乃至街垒之间。大卫·哈维给出的是更冷峻的分析和论证:“巴黎,现代性之都”与其说是现代人间天城蓝图的实现,不如说是帝国和资本的联手杰作。从本雅明到哈维,我们看到了西方左翼的巴黎研究从文化批评到政治经济分析的深化。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哈维的巴黎是对本雅明的巴黎的补充,而不是一种对抗。本雅明的巴黎,看上去像是美学;而哈维的巴黎,是政治经济学。本雅明的拱廊计划无法效仿,而哈维的研究可以说是历史地理学的完美一课。本雅明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天才,哈维则是一个能让众人学习的典范。 ——汪民安,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 持续十七年的巴黎大改造,将贫苦的老巴黎人驱赶至郊区,换来一个光鲜的“现代性之都”,随后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二者有何内在联系?当贫困在郊区被“世袭”下来,2005年巴黎北郊的穷孩子走上街头焚烧富人的汽车,2007年郊区青年再次暴动,甚至端起了猎枪——“巴黎骚乱”,这场现代巴黎的“样板戏”一次次上演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的,还是那次大改造的影子。一百多年前,让老巴黎天翻地覆的铁铲,所制造的贫富分区等“遗产”,对今日之城市动荡,负有怎样的责任?我想在这本书中找到的答案。 ——王军,新华社高级记者,著有《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 -
明日之城
《明日之城》是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引导城市规划形成的社会经济问题和机遇的历史。它文锋犀利,洞察力强,涉及全球,无与伦比地记述了书中极其重要的主题。 《明日之城》的第三版是在它初版之后,考虑到最新出版文献的丰富性,并以历史视角来看待1990年代,从而进行了一次综合性修订。这是回顾了整个20世纪现代城市规划运动的发展修订而成的完整版本。 -
Shanghai Homes
In the dazzling global metropolis of Shanghai, what has it meant to call this city home? In this account—part microhistory, part memoir—Jie Li salvages intimate recollections by successive generations of inhabitants of two vibrant, culturally mixed Shanghai alleyways from the Republican, Maoist, and post-Mao eras. Exploring three dimensions of private life—territories, artifacts, and gossip—Li re-creates the sounds, smells, look, and feel of home over a tumultuous century. First built by British and Japanese companies in 1915 and 1927, the two homes at the center of this narrative were located in an industrial part of the forme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Before their recent demolition, they were nestled in Shanghai’s labyrinthine alleyways, which housed more than half of the city’s population from the Sino-Japanese War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her own family members as well as their neighbors, classmates, and co-workers, Li weaves a complex social tapestry reflecting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ordinary people struggling to absorb and adapt to major historical change. These voices include workers, intellectuals, Communists, Nationalists, foreigners, compradors, wives, concubines, and children who all fought for a foothold and haven in this city, witnessing spectacles so full of farce and pathos they could only be whispered as secret histories. -
上海摩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