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
主人公罗克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中国南方某沿海城市。小说中可感知的时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故事主要围绕着罗克与五位女性——大学生尹芒、尹楚、女演员区小临、美术教师刘亚之、女工项安的感情纠葛展开。他(她)们家族的变幻复杂的历史,他(她)们的古怪而内在的处事方式,过度的思虑以及在错失中对永恒的过分迷恋构成了过去、现在、未来的复合影响。欲念和渴望的声音四处回荡。 罗克是一名到处替人帮工的橱窗画师,他曾在军队中短期服役,六十年代末期,在他还十分年青的时候曾去越南与美军作战,这段丛林经历作为远离故乡这一主题与五位女性的出国和离去形成极为重要的对照。 性作为母题之一,在其中因其抽象和晦涩而成为时代生活的一个注脚。在华丽的物质外表下遮蔽着苍白暗淡的疑问。 作为衬景或者辅助音响,小说通过虚拟、幻觉、联想、戏谑、直接陈述等手法描绘了诸多次要人物的肖像,这些人物对罗克的内在生活所具有的压力和反差是微妙的。 小说以罗克对时间和慰藉的寻求开始,以对困惑的体会这一永恒而明确的结局告终。变化主要来自人物内心也归结于内心,这是罗克的依据,也是整部小说的依据。所有叙述方面的追求也都服从于这一要求,修辞、节奏、隐喻、句子的长度以及变化,对庸俗惯例的调侃性模仿穿插其中,语言服务于结构,而不是服务于意义。同为小说的另一个主题就通过对言辞的强化而证明他的虚妄。没有家园,包括语言,没有寄宿之地。一切仅是一次脉搏,一次呼吸。而他巨大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
今日无事
《今日无事》是孙甘露的随笔集,分四辑。“读写”收录的多为书评;“电影眉批”收录的多为影评;“事物”收录是杂感、笔记;“演讲”收录两篇,一是在2006上海双年展“超设计”系列讲座上所作题为“从影像看设计”的演讲,二是在电台“名家解读名著”系列讲座上对《安娜·卡列尼娜》所做的解读。孙甘露以独特的文体和文字描绘各种事物与情感,谈论音乐、电影、书籍、都市生活、离别与重逢,或爱与幻想。 -
比缓慢更缓慢
本书在2004年出版的《比缓慢更缓慢》基础上增订而成,增加了作者近年来的随笔、访谈和诗歌近20篇,删去了原书中的《上海流水》等已另行出版的文章。希望能通过“孙甘露作品”系列(包括《我是少年酒坛子》、《忆秦娥》、《呼吸》、《上海流水》和本书),向广大读者呈现孙甘露近年来作品的完整风貌。 -
比缓慢更缓慢
缓慢还关乎气息和声音,从容地、适度地,低声地,诚恳地,试图除去一切杂质和噪音地,因为“写作是需要百般矫揉造作而后才能掌握的一种才能”缓慢还步及诸多事物的比较,地点,从一处移向另一处,捷克和法国,专家和昆虫,个人和公众。遗忘的喜剧,契柯西蒲斯基。因为记忆,人们总是遗忘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写作,一种离心运动,使我们日益远离我们的初衷,由南方向北方,由东方向西方,由小说向电影,由中文向译文,由边缘向中心,总之,写作使个人变成了它的形象。 -
上海流水
本书收录上海先锋派文学家甘露的最新作品,包括小说随笔、诗歌三部分内容。作为当代文坛先锋派的代表人物甘露的小素来具有“反小的倾向,注重形式的表现和语言锤炼,形成自己的特风格。以《上海流水》为开端的十余篇文作品,则以轻悦的“流水帐”方式,记录了多个“某年某月某日”的生活状态,从中也可见到代文坛一些著名作家文人的新动向。文字流畅可,间中反映出作者的文化涉猎。本书中收录的诗歌部分,汇集了作者执笔以来的大分诗作,从中也可看出他在创作上的心路历程。作为“海上风”系列丛书之一,本著作风格轻灵,又颇含文化气息,适合文学爱者阅读,不失为闲中读书之选。 -
呼吸
树荫之下的谈话,杯中的一道波纹,云和光影中一次沉默的漫步,最终化为瀑布下的一张唱片和顽石之上的忧伤。他曾沉溺于书籍和梦想,望着学校的门和居室的窗,等候尹芒坐在他的双臂之间。他曾问她,为自己工作的人在等待什么样的酬劳来给自己呢?是一个未点燃的蜡人还是无数夜晚中最寒冷也最温暖的一夜,是卓越的姓氏,一个地点,成为年代的那个数字,还是照进心间的那缕难以辨认的阳光。不,他想,是沉寂,是一尊不再出声的雕像,犹如死亡是最持久的赞颂和最伟大的沉思,犹如悬疑面对凄凉和门前的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