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拖拉一点也无妨
· 一本拖了15年才写成小书、风靡全球20年、拖延症患者的枕边书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郝芬顿邮报》、战拖会会长、科学松鼠会成员手拉手推荐!
一本拖了15年才写成的小书
资深拖延者兼堂堂哲学家佩里教授,在这本风趣机智的小书中为拖延者翻了案。其实,大部分拖延者都不是一事无成的窝囊废,在逃避那些“本该做的事情”的同时,拖延者们还是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不少其他事情嘛。
在这本充满哲思的小书中,佩里慷慨地分享了他多年来得出的一套战“拖”心法。比如,拖延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畏难心理,调整待办事项清单,办成不少不那么重要但也挺重要的事情,例如:第一项,学外语;第二项,翻修厨房;然后你就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做完了第三项,遛狗。
拖拖拉拉不是罪。最重要的是,佩里希望拖延者们能够不再从心理上“对抗”拖延,而是学会“接受”自己的做事习惯,并聪明地利用它。毕竟,沮丧和罪恶感只会加重我们拖延的欲望。
多年来,佩里一直有心要为《结构化拖延法》添加内容,不料积习难改。如今,沿着这篇短文的思路,同时拖着作业不改,论文不看,佩里终于为自己正了名——他确实写完了这本书,在首次提出该理论仅仅15年之后。
【编辑推荐】
一位人见人爱的萌教授,写出了一本人见人笑的《拖拉一点也无妨》。
堂堂哲学家佩里教授是一位“凡事都爱拖一拖”的老先生,而且和大部分拖延者一样,这位萌教授一直因为自己“做事爱拖拉”的习惯心怀愧疚。这不,20多年前一个阴郁的午后,老先生正因为自己没有完成一件“本该做的事”而觉得自己就是个窝囊废,但转念一想,其实自己很能干,不是块懒骨头,对所在的斯坦福大学也贡献颇多。
于是,那件本该完成的、很重要的事又一次被顺理成章地搁置了,佩里开始研究起“拖延”这个谜题来。他发现:由于没有做某些事情,爱拖沓的家伙做成了不少别的事情。他据此写出了短文《结构化拖延法》,不想这篇短文一经发表,就得到了无数拖延者的来信感激,大家纷纷表示:对对对,我就是这样!
时至今日,20余年过去了,佩里仍然会收到读者发来的感谢信,这篇短文在无形中帮助了千万拖延者。
自打佩里在2011年凭借“结构化拖延法”理论一举摘得搞笑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赫芬顿邮报》等知名媒体争相报道该理论。英文原书写成之后,还一度引发了五家出版社争夺版权。
这本别具一格、享誉全球的战拖书并不是要把拖延者身上“爱拖拉”的毛病根治得一点儿也不剩。相反,佩里希望拖延者们能够通过阅读本书正视自己的问题,接受自己的做事习惯,并用一些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减轻自己拖延的症状。
【媒体推荐】
至少,现在你不会因为所有人都会碰到的拖延问题而心烦意乱了。比起那种“今日事今日毕”的陈词滥调,佩里博士的战术听起来更理智。你不如遵从他改写的规则:第二天也许会消失不见的任务,今天就别做了。
——《纽约时报》
佩里博士建议拖延者们将相对轻松的(而且很有用的)工作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他说,聪明的拖延者可以获得“高效”的好名声,同时也可以继续“屈服”于自己拖延的冲动。一位“罪恶感减少了一大半儿”的读者赞扬了这种更高效的拖延模式:“我觉得很好。一边赚钱,一边还在拖延。”
——《华尔街日报》
所有的拖延者们都会拖着本该做的事情不做,“结构化拖延法”的艺术性就在于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缺点。拖延者们也能得到很不错的额外奖励:正是因为没有严格遵照日程安排,他们干成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美妙的事情。
——《赫芬顿邮报》
-
秘密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朗达·拜恩的《秘密》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畅销书,其不容置疑的影响力为读者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现在,朗达·拜恩精挑细选出了不可思议、激动人心、发人深省的真实人生故事。这些故事全部来自在过去十余年中被《秘密》的力量影响的像你一样的普通人。《秘密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讲述的是每一天人们运用“秘密”的法则改变自己的财富、健康、人际关系、爱、家庭和事业,以及运用这种强大的宇宙法则,你将如何改变整个人生。
-
反脆弱: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觉得世界不公平,“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还是一事无成”;你常常抱怨别人,甚至嫌弃自己的原生家庭;你什么都想要,却往往最后什么都没得到,最后人生中各种关系——职场关系、亲密关系等等也凌乱如麻。总之前途渺茫,虽怀揣梦想却被时代裹挟其中,无力感、种种大小不如意如影随形……
这是一本读完后能够帮你过好生活,快乐走上心智成熟之旅的心理学智慧之书,由26位中国知名心理学家鼎力奉献,书中告诉你,“改变命运首先从改变自己顽固的思维模式开始”“你所坚持的事,决定了你将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人生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连失败的勇气都没有”“永远别相信任何人对你的任何评价,包括你自己”所以,要想拥有不平庸的活法,就要学会做一个会折腾的人,能掌控自己情绪的人,这样,遇上再糟糕的事情,也能从中找到积极的意义,最终才能赢。
-
少有人走的路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这是一个焦虑的年代,似乎一切都不确定,一切都令人困惑。在人们忧心忡忡、茫然无助之际,斯科特·派克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向导,从反抗草率和盲从入手,告诉我们如何在不确定的中间地带生存,如何在矛盾中抉择,以及如何在焦虑中获得精神的成长。
本书是斯科特·派克60岁时完成的著作,他以世间少有的勇气击碎人们心中的幻影,直抵生命的真相。这真相如此真实,不免令人触目惊心,但他的真诚和智慧又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力量,勇往直前,大步走向不确定的未来。
-
三生有幸
本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常识层面的深刻盲点。在理论方面,从时间尺度扩展了Daniel Dennett的多重草稿意识模型,对Mihalyi Csikszentmihalyi心流学说的“大我”体验和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使命”体验给出统一的操作化解释。作者对Martin Seligman的愉悦、专注、意义三层幸福生活模型做了新的解读,并将之应用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用户体验分析,得到前瞻性的研究结果。
-
依恋的形成
母婴关系是一座宝藏,它蕴含着无数线索,能够解答深深触动每个人心灵的疑问—— “我如何成了今天的我?”
●我们的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童年时期我们与父母的角力,为何会在我们成年后重现于我们和其他人的相处之中?
●为什么我们明明讨厌父母的某些行为,却会无法克制地将其施加于自己的孩子?
……
本书作者心理学家及专栏作家罗伯特·凯伦博士,从追溯依恋理论的历史出发,对大众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了敏锐而深刻的剖析,从而解答了人类情感生活中那些一直令人感到困惑、棘手的众多根本性问题;二十年来,始终备受英文读者推崇。
旨在帮助每一位读者科学认识依恋理论,回溯自己的早期经历,深层次地理解人性,摆脱抑郁、愧疚和怨恨,打破与孩子、爱人、父母的关系困局,找回真实的亲密感和幸福感。
它为您解答了以下问题:
1.“世人都说妈妈好”,那么母亲对孩子的重要性究竟源于乳汁,还是感情?为什么?有何 证据?
2.“母爱”有可能测量出来吗?为什么?有何证据?
3.“母爱”与孩子日后的人格、情感和智力发展等方面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何证据?
4.孩子的个性是天生注定的,还是后天塑造的?为什么?有何证据?
5.双职工家庭应当选择怎样的托儿所,对婴幼儿才最好?为什么?有何证据?
6.当孩子胆小、黏人、暴躁、叛逆、偷窃、滥交、厌恶学校、离家出走,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吗?为什么?有何证据?
7.当父母对于抚育孩子感到迷茫、排斥、焦虑、愧疚、愤怒、抑郁、力不从心、走投无路,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吗?为什么?有何证据?
8.我们似乎会反复爱上同一种类型的人,又反复失败,这与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系吗?为什么?有何证据?
9.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成年后应该怎样去改变?为什么?有何证据?
10.当人类站在工业城市回望田园时代,是否能找到线索帮助我们获得心灵深处的安详?为什么?有何证据?
媒体评价:
作者极为罕见地成功将复杂的心理问题用适合于普罗大众的语言表述出来。品读《依恋的形成》是如此引人入胜,其写作成就非凡。
——《当代心理学》(Contemporary Psychology)
精神分析理论及研究是个晦涩难懂的神秘世界,而《依恋的形成》一书却是个机智过人、和蔼可亲的好向导。
——美国版Elle杂志
富于雄辩、充满戏剧性和启发性的大师之作。
——玛丽.安斯沃斯
心血之作……文笔优美,如沐春风,每一位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读者都不应错过。
——迈克尔.巴斯克
美国读者评价: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选摘(2017年4月):
明明是临床理论,读起来却像一部小说!了不起的研究,了不起的文笔。凯伦博士,谢谢你!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选摘(2008年1月):
这本书我才读了2/3,但我忍不住要说:它让我大开眼界。作者罕见地同时具备了专家的学术素养、综合运用多个领域文献的能力、非凡的写作天分、处理棘手议题时迎难而上的意志以及面对读者的真诚之心——没有丝毫自说自话的企图,对读者的智力给予充分的尊重。这本书信息量较大,其中有些部分也许会令普通人觉得吃不消。然而,作者一直牢牢把握着叙述的线索,吸引我不断地读下去,学下去,并且对他将所有这些材料优美地组织起来的能力,感到由衷的钦佩。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选摘(1998年6月):
这本书写的非常好,外行人也很容易读懂。它用优雅的笔触介绍了许多复杂的观点和事件,对依恋理论的总结可谓面面俱到,对专业人士和外行人来说同样都非常有用。我并不是学心理学的,但凯伦博士的这本书帮了我大忙。是温暖的人性和对社会的深刻关怀促使他就依恋理论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引。因此,我想向所有心理学专业人士、老师、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和孩子们一起工作的人推荐这本书。同时,我也要向那些正在叩问自己心灵的人强烈推荐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