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简史
《人类简史》系列知识漫画,改编自《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由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教授携手比利时漫画艺术家戴维•范德默伦、法国插画家达尼埃尔•卡萨纳韦,共同精心创作。系列漫画的场景化表达,脑洞大开的虚构故事和一个个像段子手一样的可爱角色,像一部纸上漫画电影,带你穿越人类由古至今的史诗历程。
《人类简史:文明的支柱》是继《人类简史:人类的诞生》之后系列知识漫画的第2部。书中,我们将继续跟随尤瓦尔、佐伊、萨拉斯瓦蒂教授、辛迪和比尔、洛佩兹警探还有虚构博士,探索“农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人类社会的。小麦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究竟有多么重要?战争、饥荒和不平等,都是怎么出现的?如果1.2万年前人类没有从游牧者转变为定居者,我们会不会过得比现在更幸福?
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欺骗了人类?
“农业革命”会不会是史上最大的骗局?
知道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明白我们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
有趣、有料还有品的《文明的支柱》将像第一部《人类的诞生》一样继续颠覆你的认知,带来更多惊喜!孔子、浮士德、汉谟拉比国王,还有《乱世佳人》的女主角郝思嘉都来到书中,快让我们一起加入这场历史的狂野之旅吧!
编辑推荐:
1. 改编自全球畅销书《人类简史》,用漫画讲述人类历史的全科知识。
《人类简史:文明的支柱》知识漫画改编自全球畅销2100万册、“文津奖”获奖图书《人类简史》。本书是对《人类简史》的全新视觉化改编,脑洞大开的漫画故事融合历史+生物+物理+化学+社会学的全科知识,犹如观看一部纸上漫画电影。
2.《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携手全球知名漫画艺术家,跨界打造知识+视觉的盛宴。
尤瓦尔·赫拉利携手两位知名漫画艺术家,共同精心创作了这部精美宏大的系列知识漫画。尤瓦尔·赫拉利的机智问题,法国漫画家的高级画风,比利时漫画艺术家扣人心弦的跨界演绎,让这部知识漫画成为惊艳之作。
赫拉利教授说:“我很高兴能在这个项目上与戴维和达尼埃尔合作。他们的才华和专业知识将有助于把智人的想法传播给新的受众,其中包括大量新的剧情反转、笑话和惊喜。”
3.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是一次狂野的历史穿越之旅。
尤瓦尔·赫拉利化身为漫画人物角色进入书中,作为向导,邂逅爱上当的浮士德和狡猾的梅菲斯特,探望在农业革命中艰难生存的原始人夫妇辛迪和比尔,吐槽“神圣”的汉谟拉比国王,与孔子探讨“和谐社会”的意义,全程不断碰撞出人意料的思想火花。
4. 精致、高级的欧漫画风。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布局巧妙、画风精美,分镜设计与文字配合,是知识读物,也是艺术佳作。
5.《人类简史》知识漫画,给孩子影响一生的睿智世界观。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是尤瓦尔·赫拉利世界观的再次精彩传达——农业革命其实就是一场骗局;智人从游牧者转变为定居者,更努力地工作,却没有得到更好的生活;法律、政治、社会秩序,都是人类凭空想象出来的;战争、饥荒、疾病和不平等很可能都是这些虚构概念引发的后果。
推荐:
以史学家的积淀,哲学家的思维,科学家的理性,总览人类从10万年前看似不起眼的动物到主宰世界的上帝的发展史。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国家图书馆“文津奖”
《人类简史》能够爆炸性地跻身国际畅销书的行列,原因很简单。它解决的是历史和现代世界比较大的问题,而且是用令人难忘的生动的语言写成。你会喜欢的。
——贾雷德·戴蒙德(社会学家、《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
《人类简史》这本书之所以如此有趣并具有挑衅性,是因为它是一个浓缩的、全面的历史,它讲述了一些核心的东西,这些东西使我们得以建立本以为是理所当然的非凡文明,但这并不是既定的。这本书让你对我们在地球上的经历之短暂有了一种洞察。
——巴拉克·奥巴马(美国前总统)
尤瓦尔·赫拉利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我们的历史,你读起来就很难放下……我向所有对我们物种的历史和未来感兴趣的人推荐这本书。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基金会主席)
如果要推荐一本书,我就推荐这本。《人类简史》跳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圈子,从更广的视野阐述了人类从一个普通物种的智人,通过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统治地位。它让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我们人类自己,审视我们的地球。
——林建华(北京大学前任校长)
我以前说过,将来也会说,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真的让人心旷神怡!它几乎改变了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我非常认可这本书。
——克里斯·埃文斯(知名演员、“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主演 )
尤瓦尔·赫拉利是我喜欢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他讲述人类历史和展望我们未来的方式,将让你大吃一惊。
——娜塔莉·波特曼(知名演员,《这个杀手不太冷》《黑天鹅》主演)
-
沸腾新十年(上)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了清晰的时间线。2010年之前,是中国PC互联网崛起和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的发家史;2010年之后,中国移动互联网呼啸而来,业界以为的既定局面开始涌现无限可能,美团、快手、抖音、今日头条、拼多多……许多新鲜面孔开始挑战三巨头的权威,催逼这个行业进行更多的技术变革。
技术、商业、竞争、资本、并购等,开始逐渐成为新十年的主题。
本书采用了编年体体例,在快速回顾2007—2009年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后,深度记录了中国互联网2010—2020年狂飙突进的新十年,是一部中国互联网的“江湖群侠传”。十年间,众多人、事、物或是昙花一现,或峰回路转,或是强者愈强。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在纷繁的人物沉浮、企业兴衰、资本博弈之中书写。本书介绍了十年间中国互联网江湖中的著名事件、典型企业,以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阅读本书,能让我们站在前浪的肩头,用长远的眼光,更好地谋划个人与企业的发展,学会通行世界的商业语言,甚至推动国家更进一步的繁荣与开放。
-
刘嘉概率论通识讲义
概率论是数学学科里很基础、很年轻、应用很广泛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当今大火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不学概率论,就没法看懂前沿科技,没法理解现实世界,更没法预知和抓住未来。
作者通过生活中的案例,从通识的视角,带读者学习正态分布、幂律分布、大数定律、贝叶斯计算、方差和期望,让这些内容不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概念,而是你能运用于自己决策的数学工具。
只要会四则运算,你就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会概率论的相关概念,培养概率论思维,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升决策能力。
-
知识考古学
《知识考古学》此次推出的,是新的中译本。
《知识考古学》犹如思想的空中楼阁,以非连续性、断裂、差异的考古学反对连续性、起源、总体化的观念史,通过对话语形成与陈述进行分析,呈现作为主体的“人”和知识在话语实践中被建构的过程,深入剖析“人之死”的主题,最终建构一种基于“话语实践—知识—科学”的考古学。
-
逆流年代
以色列杰出国际政治记者带来反全球化一线的报道,用特写镜头对准全球化遭遇挫折与反抗之处,近距离观察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与愤怒
优秀的非虚构写作:美国宾州的煤矿工人、日本的少子村庄,涌入希腊的叙利亚难民……作者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你深入现场,用敏锐的洞察展现全球化的光明与阴影
重量级推荐:《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力荐!学者刘瑜、施展重磅推荐!
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化改善了人类处境,但也播下了反抗的种子。随着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坍塌,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反抗宣告开始。
以色列记者纳达夫•埃亚尔将带领读者游走于反全球化运动的前线,向读者展示这场运动的有形轮廓和黑暗角落。书中记录了纳达夫•埃亚尔过去十多年里走访的地方和目睹的真实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美国工人、失业的希腊人、叙利亚难民以及各国企业家——走在一条羊肠小道上,左手是希望,右手是恐惧。
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故事如拼图般演示出全球化的前世今生,讲述了一种跨越地理和文化边界的全球意识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全球化如何改变了人们的道德情感,也清晰地揭示出全球化面临的危机。
世界正处于一个激变时刻,能不能找到新的、有想象力的变革之道,将决定人类社会能否通往更公正、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
流动的丰盈
◆编辑推荐
☆记录当下,面向未来,一次突破常规的先锋尝试,构建一段生动有温度的日常历史
☆我们都是日常生活的专家之“居住”篇,一份不同以往的小区观察指南,你会从中看到环卫工人除雪撒盐粒蕴含的复杂伦理,小广告背后顽固的控制意图,宠物狗、流浪狗不同的生存状态,垃圾箱独特的处 理运行机制……
☆重复并不平庸,琐碎亦有意义,在小区司空见惯的流动场景中发现“附近”,捕捉时代精神,思索城市陌生感的消弭之法
☆历史学学者高毅,社会学学者田丰、严飞,哲学学者汪民安、徐英瑾一致推荐:很有意思!
◆内容简介
小区是中国城市最小的行政规划,人们在其中出生、成长、生活,获得情感和知识。
父母与子女的融洽关系、商贩与顾客的相互照应、清扫积雪的环卫工、几年不见的老熟人的寒暄、遛狗的退休老人……这些日常生活中真实的场景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出现,转瞬即逝,不会留下文字,也不会进入历史。
本书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作者以自己居住的小区为重点,试图记录那些不间断流动、不会进入历史档案的景观、人物和语言,将其纳入未来的史学视野中。在捕捉流动性的意义上,人人都是社会学家,人人也都是历史学家。
◆相关好评
“这是一个历史学者通过发掘身边日常琐事的意义来探寻史学方法革新之路的大胆尝试,虽然其实际价值可能尚有待时间检验,但这种创新的自觉永远是成功的坚实基础。”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高毅
“最值得放入‘时间胶囊’的当代中国城市小区断代史史料。”——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用得上的哲学》作者 徐英瑾
◆作者简介
徐前进,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学。著有《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的变形》,译有《启蒙运动的纲领:〈百科全书〉序言》,并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读书》等 刊物发表数篇文章,近年来致力于思考日常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理论,以实践性的写作开拓文字制度的边界,发掘历史学家与未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