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长大
这是一本小说集,讲述了十个痛苦的成年人,他们痛苦的往事。你用童年治愈一生,还是用一生来疗愈童年?如果有机会回到童年,你会怎么做?
退休的幼儿园园长创办了一所专门为成年人开放的“成人幼儿园”。园所里有各种各样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以及无法适应成人世界的“小朋友”:有拥有三岁小孩的年轻妈妈,有二十多岁一直家里蹲的宅男,有三十多岁突然被裁员的上班族,甚至还有六十五岁退休大爷……在特殊的幼儿园里,每个人都在这里重新找到了小时候的自己,直面内心创伤,重新活出真实的自己。
我们心里的痛苦当然不会都来自童年,更不是都来自父母或某个人,但一定是有原因的。那些难以启齿的痛苦,从来不是丢脸的事情。
这些一点点被看清的痛苦,跟我们小时候摔跟头磕的疤、年轻时不穿秋裤冻出来的关节炎一样,是实实在在的病,不是丢脸的事。不要着急,不要沮丧,有很多办法治疗自己。当你开始了解自己的时候,就已经是最棒的自己了。
-
艺术的价值
艺术世界像一场少数人的游戏,激动人心,却有着普通人不懂的规则。美国艺术品交易商协会主席迈克尔·芬德利,从金钱、社会、美三个层面,为你拆解艺术世界的逻辑。
金钱——
是什么在创造艺术世界的财富奇迹?在20世纪60年代,你或许可以用几百美元的价格买到安迪·沃霍尔的画,四十年 后,他的作品价值数千万美元。是什么在影响艺术品的价格?为何有的作品可以卖超过1亿美元?艺术品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吗?
社会——
艺术对个体与社会的潜在影响,远超我们想象。一幅现代艺术画作被挂进公司食堂,让人们彼此交流起来,提振了士气;艺术捐赠可以悄然改变一个人的社会形象,把犯罪者塑造成贤人。艺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社交与社会生活?谁在塑造我们的品味?
美——
真正的艺术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要如何磨练自己的眼光,学会甄别优劣、体会艺术之美?在拆解艺术的商业、社会逻辑之后,迈克尔·芬德利带着他为艺术工作半世纪的伟大热情,教我们如何观看和享受艺术。无论升值或贬值,无论你是否真的会购买一件艺术品,艺术都可以成为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
【编辑推荐】
⚪长期占据美国亚马逊艺术交易类畅销榜,被誉为“关于艺术世界的*好作品之一”。
⚪要想作品卖出好价格,不如画得大一点;要想持有的艺术品升值,可以多多把它送出去展览;拍卖行拍出的“天价”已经足够惊人?跟私人交易中的价格相比,那简直不值一提……一位半生穿梭于艺术世界的老手,将艺术的“内幕”和盘托出。
⚪迈克尔·芬德利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品交易商、佳士得前部门总监、美国艺术品交易商协会主席。他青年时期便在纽约开办了自己的画廊,经历了波普艺术兴起、艺术投资热、金融海啸等潮起潮落;他是足迹遍及世界的名作猎手,是新艺术家的伯乐,是藏家信赖的伙伴。在这部书中,你将看到一位业内大佬透彻的观察、真诚的经验之谈。
⚪总是幽默,偶尔刻薄。伴随花式吐槽,怪咖纷纷登场;金句连连,宛如在看现代艺术版的电影《午夜巴黎》。著名收藏家去其他藏家家中做客时为何总是去二楼上厕所?拍卖行为了拉拢顾客使出了怎样的手段?还有弄潮儿安迪·沃霍尔、古怪的艺术收藏家……
⚪在看透营销、虚荣的浮沫之后,让我们与艺术本身坦诚相对吧!怎样才能体会艺术品的本质之美?这个半世纪以来经手名作无数的人,教你如何磨练自己的眼光。
⚪读完这本书,你将——
了解艺术市场的基本逻辑,能够大致估计艺术品的价格动向;
了解艺术家是如何打造自己的形象的;
了解艺术交易,明白哪里有坑;
入门艺术欣赏,对艺术品形成自己的判断;
知道一兜儿不吐不快的八卦。
⚪封面烫金、覆触感膜,内页全彩印刷,一部值得收藏的精致艺术书。
///
【媒体推荐】
《艺术的价值》是迄今出版的关于艺术世界的最重磅作品之一,几乎涵盖了你想知道的一切,包括如何购买、出售、观看和享受艺术品。
——米尔顿·埃斯特罗(Milton Esterow), 《艺术新闻》(ARTnews)
无论你是收藏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鉴赏家,迈克尔·芬德利都是你了解当前艺术世界的最佳领路人。他几十年的经验、魔鬼般的机智以及对好作品的激情,引导着读者直面商业、社会和艺术本质之美中的逻辑。
——迈克尔·菲茨杰拉德(Michael Fitzgerald,三一学院美术系教授)
芬德利的《艺术的价值》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八卦),这些知识来自他投身于艺术事业的半生。
——《外面杂志》(Out Magazine)
《艺术的价值》首先是对艺术爱好者的一个优雅的请求——永远不要停止欣赏,也不要认为世界已经揭示了它所有的秘密"。
——《艺术+拍卖》(Art + Auction)
关于艺术世界在过去几十年中的演变,芬德利传递给了我们有趣的观点。他倡导我们关注艺术的本质和内在价值——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主题。
——《华尔街日报》
迈克尔·芬德利写了一本关于艺术世界的权威指南。这本书引人入胜、内容丰富且严谨。
——朱迪斯·戈德曼(Judith Goldman),作家
-
什么心理
本书是社会心理学的通俗读物,在书中你会遇到:
迷失方向的年轻人、狂热的粉丝、为情所困的“痴男怨女”、纠缠不清的亲子关系、虐你千百遍的领导和“奇葩”的同事……
作者通过有趣的案例结合学了就能用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向你解释:
什么是自我、什么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态度、我们为何为情所困以及社会上那些令我们难以理解的现象。
你会发现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本书可以让你真正将社会心理学思维融入自身知识体系,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变身为生活中的心理学家。
用讲故事的方式助你轻松获得心理学知识;
用科学的心理学研究升级你的思维模式;
用幽默的讲述打开你观察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心理学视角;
用贴心实用的心理学测验和练习提升你的生命质量。
·念念不忘,真的必有回响吗?——自证式预言
·领导总骂我是不是跟我过不去?——三维归因理论
·小王子为什么独爱那朵玫瑰花?——认知失调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外表吸引力
·读书无用论是怎么来的?——偏见的影响原因
……
你所好奇的问题,都将在这本书中看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
寻找金丝雀树
摇摆于彻底的绝望和持续的乐观之间,是现代环保主义者的困境。环保主题重磅作品,屡获殊荣的新自然文学,呼吁人类在绝望中保持乐观。
编辑推荐:
《芝加哥书评》2018年“最佳自然写作奖”
《科学星期五》2018年“最佳科学书籍”
Buzzfeed 2018年“最佳书籍”
2019年环境记者协会“蕾切尔·卡森环境图书奖”
入围201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院和工程通信奖”
《寻找金丝雀树》将科学与信仰完美结合,探索边疆与文明、荒野与社会之间的断层,诉说人类与自然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北美金柏无形的价值无可取代,森林给了人以身份,以“联系”替代“资源”才能使自然和人类重新成为彼此的一部分。
*******
内容简介:
早年间,矿工将金丝雀带到矿井中来判断井中是否有一氧化碳泄漏。因此,现代人用“金丝雀”指代环境中的指示性物种。
在阿拉斯加,濒临死亡的北美金柏便是当地人的“金丝雀树”。为了找出这一金丝雀树所揭示的环境变化,奥克斯和她的团队在阿拉斯加偏远的沿海进行了艰苦的实地考察——书中用积极的文字重现了科学考察的真实场景;此外,她还采访了当地人,以探讨北美金柏对当地的经济、生活、精神各领域的深刻意义,及当它灭绝时森林和居民会如何应对一系列的变化。
奥克斯深信,应对环境变化造成的生态影响,科学研究要和当地人的行动联系在一起,并“在绝望中保持乐观”。
相关评论:
奥克斯对待写作和她对待科学一样一丝不苟、令人信服。这是一本捕捉生态研究实地工作经验的罕见书籍。——《科学》杂志
这个故事将科学、哲学、人类的奋斗以及在面对气候变化时对生命意义和复原力的追求编织在一起。——环境记者协会推荐语
《寻找金丝雀树》是一项努力,它超越了许多人——包括科学家——在面对气候变化时脆弱、恐惧和无助的感觉。该书通过数据和更多的哲学论证表明,我们也可以改变和适应,最终在不断变化的气候中生存下来。——《洛杉矶时报》
奥克斯将个人的视角、回忆和如何面对失去的希望带入了她研究阿拉斯加海岸濒危的北美金柏的故事中。——《美国科学家》
-
一旦能放声嘲笑自己,你就自由了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丢人现眼的酸爽时刻,
可你知道人类为什么会产生尴尬这种感受吗?
所谓的尴尬时刻,又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呃,尴尬?
除了找条地缝钻进去,我们能用什么有效方法化解这种感受,
或者让自己直视这种感受?
大众科普网站“我们的科学”联合创始人、
《纽约》杂志前心理与健康高级编辑,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段从“社死”
到“复活”的妙趣旅程。看完本书,或许你以后
就能轻松笑对你所遭遇的每一个尴尬时刻。说到底,
一旦能放声嘲笑自己,你就自由了。
★给“尴尬患者”的“强心”处方
针对“尴尬”这种普遍心理进行研究,并非教人规避,而是为其正名,告诉读者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让人在尴尬时能勇敢大笑,敢于面对社交生活中不完美的自己。
★亲身经历,让人“尬”同身受
身为“尴尬易感人群”一员,作者主动报名真人秀,当众朗读自己中二时期的日记、站在路口唱儿歌、参加即兴表演课程……这些让人“头皮发麻”的亲身经历给予读者超强代入感,也让本书绝非纸上谈兵。
★幽默喜感,读心理学就像在刷“社死”段子
语言活泼轻松,笑料十足,一本心理自助读物也能像“社死”段子一样让你缓解压力,轻松一笑。
★资深作者,权威材料支持
作为资深心理与健康高级编辑、科普网站创始人,作者在亲身实践的同时深入研究,以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科学文献为理论基础,权威性、科学性有保障。
-
乡里的圣人
颜元被认为是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学界之前对他的研究有两个问题:一是对其思想进行“现代化”误读,二是在深度上开掘有限。本书另辟蹊径,从思想史、生活史相交融的角度,讨论了一个“乡里的圣人”所具有的思想史价值。
相对于传统思想史以“新观点”的提出作为衡量尺度的做法,本书试图提出一种将“平庸的思想者”纳入思想史研究中的思路。
此外,本书亦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广泛采用了“心理史学”“具身认知”等理论,并借鉴了民间文学研究的做法,以期开掘思想史研究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