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无尽的前沿
编辑推荐:
1.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亲自推荐!
2.硅谷投资人吴军、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阿里巴巴副总裁华先胜、阿里达摩院量子实验室主任施尧耘、小冰公司CEO李笛、微软中国CTO 韦青、华大基因CEO尹烨、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华中科技大学哲学教授邓晓芒、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周航、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樊春良、科学作家万维钢等,超20位国内外大咖诚挚推荐。
3.这本书,成就了美国今日的科技强国地位,对于面临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被卡脖子的我们来说,具有很高的现实借鉴意义。
4.企业可以从中了解科技发展趋势,应对未来全球性的科技竞争。
5.对于个人来说,学会看懂未来的发展方向,追随大势,才能实现个人和事业的跃迁。
6.对于家长来说,培育具有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孩子,以应对未来的全球性难题,更是当务之急。
内容简介:
《科学:无尽的前沿》是美国科学政策的“开山之作”,使得美国迅速摆脱对于欧洲基础研究以及科研人才的依赖,成就了美国今日的科技强国地位,也永久改变了人类科学发展的格局。是我们看懂美国科技政策的由来、科学发展的路径以及其未来走向的重要著作。
《科学:无尽的前沿》系统解析了科学对于国家经济与安全、社会福祉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提出要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给予科研工作者以高度的研究自由,政府应拨款以资助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设立国家研究基金会等。这些理念和建议直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常读常新。
当下的中国和当时的美国状况类似。我们的科学虽然发展迅速,但依然严重依赖国外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在很多关键领域被核心技术卡住了脖子。透过《科学:无尽的前沿》研究美国科学大发展的原因,培育全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加大对于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的投入,提升企业的科技实力和全球竞争力,都具有无可比拟的现实意义。
-
时间的全球史
时间是如此重要,人们须臾不可或缺,世界的运转都要依靠时间的度量。可时间又是如此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我们现代人要如何来判断时间的流逝,以及确定具体时间的呢?而且,时间是否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一个统一的标准呢?身处非洲的人为什么会跟中国人有着同样的时间概念?我们怎么知道今晚从北京出发的航班明天会在什么时候降落在伦敦机场?
铁路、轮船、航空和电报通信的新网络使相距遥远的地方变得前所未有的接近,人们相互联系的意识加深,而时间的约束因素使得这种相互联系性面临着实际挑战。为了消除这种妨碍全球化进程的因素,自19世纪以来,人们就开始致力于建立全球统一时间标准的努力。本书通过研究近现代以来人们对标准化时间的追求,探讨了时间观念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到发展,关于时间的意识如何在全球获得趋同的形态。同时,时间的标准化又如何对全球化进程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本书同时指出,时间的标准化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未完成,统一的日历也未实现。这表明,全球化是一个缓慢而不平衡的采纳和变异的过程,这加强了国家间的差异。
本书荣获美国“社会科学历史协会总统奖”(“Social Science History Association President's Award”)。
-
成为三文鱼
三文鱼由来已久。它们早于我们存在,作为一种可靠的季节性资源,一种来自远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它们在近海地区可以被方便地捕获,从而成为了海边人群的生计支柱。我们曾拥有共同的历史,然而近些年来这种历史发展出了新的方向。
本书是关于“鱼的城市”的第一本民族志。基于作者自2002年始在三文鱼养殖业的田野,以多物种民族志的视角检审三文鱼养殖如何成为全球化的水产资本产业。它讲述三文鱼如何成为养殖的动物和如何被赋予情感的故事。这是关于一个出人意料的、正在崛起的产业故事,这个产业已给世界渔业资源的格局带来了巨大改变。随着三文鱼的全球化,这也是关于一种新型生物资本改变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故事。本书重点描述构成三文鱼养殖的脆弱而不可预料的关系实践,以及其催生的多种“成为三文鱼”的方式,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切面如何在三文鱼的旅途中不断赋形,又塑造着彼此。
以往,“它们的”故事在生物学家中寻找读者,“我们的”故事在人类学家中寻找读者,但讲故事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
这本书既是对三文鱼和饲养它们的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敏锐探索,也是一封引人入胜的写给民族志的情书,它阐明了这种工作可以扩大我们思考科学和社会棘手问题的界限……这是一部人类学著作,它向所有人讲述了我们的食物系统和被卷入其中的动物,以及不确定性的不可避免;它以一种高超的声音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没有结尾的答案。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一个及时的贡献……总的来说,《成为三文鱼》对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进行了详细而有启发性的研究,提供了对照料实践的关键见解,这些实践确实将鱼作为食用动物带到了生活中,并贯穿其间。
——《工作人类学评论》
《成为三文鱼》展现了生活中平庸的一面,揭示了它们令人震惊的陌生感。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追溯了这种陌生感——通过理论、历史、民族志和凄美的个人叙述——来说明人与非人的关系是如何处于我们生活的核心的。
——本-奥洛夫(Ben Orlove),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教授,《变暗的山峰:冰川退缩、科学和社会》的合著者
作者带我们进入神秘的贸易区,在这里,人类和鱼类等不同物种相互接触,并决定彼此的命运。
——罗安清(Anna Tsing),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人类学系教授,《末日松茸》作者
-
群星灿烂的年代
最黑暗的地方,思想的自由之光最为闪耀
十九世纪俄罗斯“黄金时代”文学回忆录
别林斯基、普希金、赫尔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
世界级文学大师纷纷登场
第一视角领略俄罗斯文坛传奇事件
一部文学回忆录,一部纪实文献,
一部俄国文学史和社会思想史史料
◎ 编辑推荐
☆ 在餐厅遇见普希金,在朋友家里听果戈里朗读《死魂灵》,见证莱蒙托夫的决斗,看巴枯宁和别人吵架,发现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部作品,这本《群星灿烂的年代》生动地再现了那个俄罗斯文学群星闪耀的时刻。
☆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坛中心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在一场接一场的文学沙龙中朗读新作,为一个又一个新文学家的诞生欣喜若狂……而另一方面,作家被监视,聚会被密探渗入,文章被修改,报道被删除……
☆ 这不仅仅是一部文学回忆录,也一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纪实文献,诗人、作家被流放西伯利亚,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阶级力量急剧分化,文学流派也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是一部翔实的俄国文学史和社会思想史史料。
☆ 入选多个俄罗斯文学必读书单,被称为关于十九世纪俄罗斯“黄金时代”那批知识分子的最佳回忆录。
☆ 孔夫子二手书网炒至上百至千的绝版好书,译者重新修订,新加彩插,全新上市。
◎ 内容简介
《群星灿烂的年代》是俄国作家伊·伊·巴纳耶夫的一部文 学回忆录,巴纳耶夫出生于十九世纪初期,活跃于十九世纪三十至六十年代的俄罗斯文坛,这一时期,正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星光璀璨的“黄金时代”,普希金、莱蒙托夫、赫尔岑、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大师都在这一时期在文坛盛名远扬或崭露头角,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先进知识分子也在这一时期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观点,倡导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巴纳耶夫处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圈子中心,同他们关系密切,十分熟悉,通过回忆与这些文学家及知识分子的交往,向我们还原了那个群星璀璨的黄金时代的文坛日常,也记述了这些文学大师们不为人知的生活及创作细节。
◎ 名人推荐
在散文写作这方面,巴纳耶夫无疑具有非凡的才能,他的《回忆别林斯基》是我所读到的最精彩的怀人文章……这本巴纳耶夫的回忆录就像一部撰写精彩的介绍性小册子,一读之下,当可掀起对俄苏文学更大的兴趣。
—— 著名翻译家 孙仲旭
巴纳耶夫生活在俄罗斯历史文化上的“黄金时代”……在回忆录《群星灿烂的年代》里,巴纳耶夫生动地记载了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音容笑貌,重现了那个满天星辰、交相辉映的时代。
—— 作家 余杰
-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
◆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资本主义将人类裹挟进没有间歇的持续状态,永不停歇地运转才是其准则。在24/7的体制下,只有失败者才睡觉!
◆无眠之夜,无梦之境,资本主义从我们手中窃取时间,睡眠将这一过程拦截。
···
【内容简介】
随着资本主义扩张而兴起的24/7体制,并非一 个空洞的流行语,事实上,它正在消弭白天与黑夜、现实与梦境、工作与休息、公共与私人、机械与人类之间的界限。在24/7体制下,既没有暂停键,也没有关机键,我们被裹挟其中,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它最终侵蚀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导致注意力涣散、感知力受损、记忆和做梦的能力丧失。睡眠是人类不可削减的需求,是抵抗24/7体制仅存的一道屏障,也是资本主义唯一无法消灭的“自然条件”。如果睡眠不再,人类将何去何从?
···
一本魅力十足的小书。
——《纽约时报杂志》
一本黑暗而充满才气的书。
——迈克尔·哈特,《大同世界》作者
24/7式的电子交易的幻影将商品深深地印刻进我们身体的肌理,独独留下睡眠以供片刻喘息。乔纳森·克拉里以其对于看似永恒的当下的敏锐批判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做出了补充。
——麦肯基·沃克,《解体的景观》作者
···
【编辑推荐】
◆一个不睡觉的社会是什么样的?随着资本主义不断扩张,其对睡眠的侵蚀也愈演愈烈,迫使我们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处于永不停歇的生产与消费中,导致我们的注意力涣散,感知力受损,最终摧毁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乔纳森·克拉里以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睡眠为切入点,向资本主义制度发起论战。
◆被誉为克拉里社会景观考古的巅峰之作。作为当代著名艺术史家,视觉艺术、电影和摄影研究专家,乔纳森·克拉里以一种更具才气和诗性的语言,表达了与德勒兹、加塔利、本雅明和福柯相似的怀疑。在24/7的世界里,人类受到“控制”,这种控制已经超越了制度,渗透进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甚至控制了我们的时间感、空间感。
◆本书已被译为二十余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讨论。在《纽约时报杂志》《洛杉矶书评》《卫报》《世界报》等知名期刊上收获大量好评。
◆精装小开本、无腰封,简约便携。封面画面一分为二,上半部分是如梦般的蓝色夜空,下半部分是灰暗深沉的夜色,烫金的齿轮与指针,尖锐的指向2、4、7三个数字,提醒我们这才是现实中的无眠世界,仿佛是下端不眠的工作,托起了上端的舒适与好梦。
-
角色X
刘亮程、魏微、郭爽推荐
荒诞×奇趣×神秘×臆造之物
一次纯粹、浓烈的超现实写作
与角色X一起,创造封闭性的幻想宇宙
✖ 内容简介
角色X的构成:
一半是肉体变形的狂喜,
一半是灵魂分裂的痛苦。
收录十个短篇小说:失恋者前往西域寻找死语言,意外发现古老的异想大陆;一个海滨家庭决定饲养黑马,过程颇具神话意味;鸦肉店夫妇偶遇鸦人,结局奇诡难测;恶疾缠身的父亲向寺院秘密出售佛头,只为换取袈裟披身……
他们是被世界烧过的纸人,共有一种奇异的创伤。
✖ 编辑推荐
梦境、虚幻与现实交织。叙事繁复,超现实手法和丰富的象征性元素(海、潮湿、死亡、拟人化的动物、暗黑的梦魇、疏离的日常)层层叠加,对现实认知进行解构和反叛。这些窥探梦境、幻觉乃至臆想的虚构小说,仍包含一个有趣、耐读的故事主体。
角色怀着巨大的秘密过活,不动声色地与世界相处,隔膜、疏离、防卫,剥离了人性,进而显露出动物性本质,终究激越过界。
特殊银卡纸印刷,透出神秘、内敛的质感。
✖ 名人推荐
路魆对自然事物的感知和描写妥帖入神,能捕捉到它们和人的精神关联,这使他的小说增添了独特的气息。
——作家 刘亮程
路魆是典型的南方写作,潮湿、阴郁,仿佛岭南的冬天,虽然冷,但是枝繁叶茂,万物生成。他的写作,从起始就追问终极:生与死,灵与肉。他的文字虽然“肉身沉重”,同时却又轻盈得像一场梦。
——作家 魏微
路魆的小说里,古老的生灵如黑雨降落在现代家庭,搅动宇宙奇趣,以纯真的眼神献祭,也牵引读者在世界尽头指认时间里隐秘的伤口。语词、角色及虚构本身得到释放,激发出奇崛的想象,召唤更大的自由,让人确认书写不可替代的意义。
——作家 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