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狱里的希望
当战火燃起,联合国人员在机场大排长龙等候撤离时,“无国界医师”正在抵达,准备入境执行紧急任务……
在海地刚搭建的妇产中心,加拿大医生温蒂一天要接生40个新生儿。
意大利医生柯西偷偷潜入南苏丹,在50摄氏度的环境下照料绝望的战争伤患。
外科医生程卫在世界上地雷分布最密集的城市,做了上百次截肢手术。
后勤专家马丁为了运送冷藏疫苗,不得不与哥伦比亚的杀手与塞拉利昂的童兵打交道。
在武装民兵随时会闯入的情况下,美国医生弗兰克穿越停火线,去布瓦凯的医院抢救被扫射的冲锋枪打中的人……
这些就是“无国界医生”(MSF)救援工作的真实故事。
1971年,法国医生库什纳因目睹尼日利亚的人道主义灾难,与一名记者共同创立了“无国界医生”组织,抱持任何人都有权接受人道主义医疗救援的信念,在世界各地发生战乱、饥荒或天灾时进驻,提供及时的医疗卫生援助。
1999年,“无国界医生”获诺贝尔和平奖。如今,它已是全球最大的独立人道主义医疗组织,但仍旧秉持半个世纪前创立时的精神——在人类无休止的灾难中帮助世界各个角落被遗忘的人。在提供物质援助的同时,也努力使人重获生而为人的权利和尊严。
因此,这些人被称为“地狱中的希望”。
记者丹•波托洛蒂深入“无国界医生”组织,平实地报道了人道主义组织所面对的各种现象与议题,并通过采访在各偏远地区实地工作的医生、护士及后勤人员等,揭露了“无国界医生”组织成员时时面临却鲜为外界所知的人类苦楚与丑陋真相,展现了他们的救援工作、遭遇的挫折与危机。与此同时,通过从侧面展现参与行动的医生在人身和心理上所受的影响,道出他们在各种不可能的任务中坚持下去的原因。
-
情境中的知识
【内容简介】
《情境中的知识:表征、社群与文化》提出了一种知识的社会心理路径,将知识生产置于个体、人际和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分析。作者提出,表征是所有知识的基础,是自我、他者和客体世界的相互关系。表征的发生、发展和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是理解知识与个体、人际和社会文化情境之间的联系的关键。表征为知识的多元性提供了解释,并且将认识的理性向超越认识论的符号与社会逻辑领域敞开。
本书对社会心理领域有重要贡献,可作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抑或文化研究领域专业人员,以及对知识表征研究感兴趣的读者的必读论著。
【名家推荐】
这是一本吸引人的、有学养的、具有高度原创性的著作。作者为理解日常文化中的知识动力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书中尤其强调社会表征这一概念,对知识动力这一社会心理学的关键议题进行了引人入胜的分析。本书也对影响我们生活的经历提供了深入的解读和洞识。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
当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群氓的狂欢》作者
本书在诸多意义上都堪称一部佳作,写作思路极其清晰。
——杰拉尔德•杜维恩(Gerard Duveen)
剑桥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部前主任
本书视野广阔、旁征博引、写作精彩,是一部深刻的心理学作品。该书涵盖了诸多发展和社会理论,论述富有见地与智识,并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切入莫斯科维奇的思想,将之与更广泛的理智传统相联系。我认为本书可与那些必读的经典作品相媲美,让我们有可能管窥心理学可以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但又经常不是怎样的。
——约瑟夫•格利克(Joseph Glick)
纽约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
-
攀登尼采
⭐️两代哲学家跨越时空的对话
⭐️重走尼采的哲学现场,在知行合一中领悟哲学
⭐️在中年危机来临时,从尼采的哲学中找到救赎
⭐️从平庸到超越,如何理解尼采推崇的“超人”
⭐️追寻何为真正的“回归自我”
⭐️如何将深奥而遥远的哲学,运用到我们真实的生活中
————————— ———
这是一个关于两次哲学之旅的故事:一次发生在约翰·卡格的青年时期,19岁的他只身前往阿尔卑斯山,在群山间寻找尼采写下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灵感之源;另一次则发生在17年后,人到中年的卡格已经为人夫、为人父,在截然不同的心境之下携妻女重上阿尔卑斯山,再度与尼采的困境与救赎相遇。
何为“超人”?如何“成为你自己”?这是尼采哲学中两个极为关键的命题,而本书作者卡格认为,这两个问题在某个层面上可以合而为一。“超人”是对平凡自我的超越,但实际上也正在“自我”之中;“自我”并非一个被动存在于某处等待我们去发现的事物,而是一个在不断积极变化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的形象。
攀登尼采,是攀登尼采走过的崎岖山峰,是攀登尼采哲学中的精奥之处,也是在攀登的姿态里叩响与尼采理想的共鸣,在人生无可避免的坠落处,找到那条回归自我的“超人”之路。
————————————
两次攀登尼采的哲学之路,两代哲学家的跨时空对话
在本书中,作者以新一代哲学家的身份重走尼采的阿尔卑斯攀登之路,将旅程中自己的感悟、困惑、惊喜、绝望、震撼、释然真实记录下来,眼前的风景、自身的境遇、尼采的人生、哲学的碰撞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场两代哲学家之间无形却又如有实质的精彩对话,带给读者奇特的阅读体验。
从“绝望之路”转向“光明之路”,用尼采的哲学思想回应进退茫然的人生困境
尼采人生中的困境与救赎,曾经通过哲学的呐喊而完成。本书作者带着为人夫、为人父、进退茫然、生活失去热情的人生困境与尼采的思想重逢,反复叩问找到人生出口的方式何在,最终将尼采的哲学思想剖析透彻,也将自己的哲学观点融入其中,为读者提供一条可能通向自由的光明之路。
美国国家电台年度好书、《纽约客》《纽约时报》推荐
本书名列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2018年度好书榜,《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等各大媒体相继撰文推荐。英国哲学家奈杰尔·沃伯顿评价,本书“是关于哲学如何关照人生的严肃讨论,而这种讨论是通过作者个人的部分人生经历来呈现的。本书内容可读性强又趣味盎然,但并不显得松散随意,体现出了作者非常优秀的写作技巧”。
-
毁灭与重塑
《毁灭与重塑:20世纪的欧洲》是一部关于20世纪欧洲的简明史。本书在充分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的经济转型、经济大萧条、战后欧洲发展、欧盟的持续变革等重大事件的同时,也从科学、艺术、文学成就的视角观察了20世纪的欧洲历史发展,以及日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明在文化危机和史无前例的科技进步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强调那些影响人们生活的历史行为和过程,不仅包括对公共事件的记录,还包括更深层次的、通常是无声的思想和新技术的社会变革过程。
正如作者罗兰•N. 斯特龙伯格所说,“20世纪的历史从数量上讲比以往所有历史加起来都要多”,书写 20 世纪的欧洲也很难想象会把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大萧条等排除在外。作者在书写本书时仍然着重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但特别注意到了历史事件背后与政府、普通人的作用力和推动力,以及这些历史事件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带来的深刻而无法扭转的影响,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差异以及政府首脑和普通人的不同反应,战后欧洲经济转型、欧盟持续变革以及欧洲面对日益全球化的文化和社会中出现的国际问题更是值得关注和思考。同时,作者在20世纪末那个最动荡和最具创造力时空下论述了西方文明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而现在21世纪已经过去了20年后再回顾历史的事件和问题,相信能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编辑推荐
◆《毁灭与重塑:20世纪的欧洲》是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知识史学家罗兰•N.斯特龙伯格经典力作,也是继首部中译本《西方现代思想史》出版并畅销17年后的又一部欧洲史佳作。
◆这是一部20世纪百年欧洲的经典叙述,书写一个辉煌与动荡并存的时代和一个毁灭与重塑交替的世纪,关心那些深刻改变世界和影响我们生活的历史行为、社会思潮、技术变革……
◆作者书写历史秉承“无论谁在书写现代史,都应该紧跟真理,尽管真理很可能会打掉他的牙齿”(沃尔特•雷利语)的信条,在20世纪百年纷繁复杂的历史中强调那些影响我们生活的历史行为和过程,包括公共事件、思想、新技术……
◆本书是自1980年出版以来的第4版,作者在初版后的20年里对书稿内容不断进行了修改和更新,展示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开始直到新世纪到来之前欧洲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的变迁和发展,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大萧条、欧盟变革等带给欧洲及世界人民的深刻、复杂而又无从逃避的影响。
◆本书再现了20世纪欧洲历史的简明图景,重点勾勒了政府首脑、普通大众、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反应和变化,让人们重新思考战争发生的根源以及政府首脑、军人、普通人在其中的作用力,从而重新审视战争与和平之于国家和民众的意义。
◆20世纪的欧洲是由战争主导的,不管是政治版图、城市发展、经济生态,文学艺术、物理科学、通信计算机等都直接或间接与之相关联,战争打破了欧洲文明的祖先秩序但新的秩序又未建立,从而导致欧洲的混乱并失去了世界先锋和经济引擎的地位,间接地导致了欧洲文明的危机和人类文明的困境。今天,人类文明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全球经济更在衰退中盘桓,希望20世纪的欧洲史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警醒。
★精选段落
◆受过教育的精英和大学生为何总是被战争精神所误导?
战争精神鼓舞了民众。事实上,它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在战斗中重新发现团结的喜悦。在每一个好战的国家里,一种对“又成为一个民族”的狂喜,感受到“神圣联盟”的国家兄弟情谊,似乎让受过教育的精英比普通人更受折磨。大量的宣言祝福这场战争,诅咒敌人,并在上帝和历史面前努力使自己站在正确的一边, 而这证明了在主要的哲学家、诗人、科学家、 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中间存在同样的喜悦。 大学生是最渴望成为志愿者的人群之一, 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认为这场战争是一场青年运动。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起源和内部纷争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起源, 主要在于努力解决德国在西欧的作用。所以,各种形式的经济一体化从建立煤炭和钢铁共同体开始,它们的目的是在不让德国重新夺回欧洲霸主地位的情况下获得德国强大经济实力的优势。英国提议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欧洲自由贸易区,其目的仅限于贸易——简而言之,关税同盟。英国担心的与其说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共同市场的政治影响。但是,戴高乐否决了英国的成员资格,而许多欧洲人和戴高乐一样对英国在过去的角色感到愤怒, 并怀疑英国是否真的接受了成员资格的所有含义。直到1977年,在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后,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也申请加入。
◆为什么20世纪60年代困扰年轻人的深度动荡成了一个全球性现象?
在1964—1970年过去的五年里, 众神应该都很愤怒。 也许,他们憎恨人类对外太空的渗透。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几乎每一个人都迷失了方向,掉进了洞里,并摔得伤痕累累。这些麻烦来自意想不到的方面,而且往往还是出于好意。20世纪60年代困扰年轻人的深度动荡是一个全球性现象,显然有着超越国家的根源。巴黎学生骚乱、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运动和越南失控的战争只是世界灾难的一些迹象。1968年恰好是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成长起来, 他们对二战的经历一无所知, 对二战的价值观也不甚了解。“旧的信仰会松动和衰落, 新的岁月会毁灭和撕裂”。
◆在摇摆与不安中挣扎的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末政治行为的一个突出事实即选民的极度不稳定,还可能有分裂的趋势。激烈的摇摆与其说是积极的选择, 不如说是对现状的拒绝。 失业,对社会变革的不安, 也许还有没有国界的新欧洲, 传统价值观的衰落,对民选代表失去信心,所有这些都起了作用。与此同时,腐败成为影响政治的因素,恐怖主义卷土重来,技术的进步持续向前,而欧盟向何处去、人工智能是否会淘汰人类、环境污染、人口减缓和社会病态都是已经面临的重要问题。
-
新闻的发明
早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就渴望信息。在前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谈话、八卦、庆祝活动、布道和公告来收集和分享新闻。印刷时代催生了小册子、期刊和最早的新闻纸,将新闻社区从地方扩展到世界。本书追踪了1400年到1800年四个世纪以来多个欧洲国家的新闻史,展示了控制新闻的力量,新闻在政治、宗教改革和社会事件中的角色,新闻的娱乐性和时效性,记者的可信度,以及人们在推开新闻的世界之窗后发生的改变。
今天,在一个被信息淹没的时代,人们如何在这种信息规模中相互沟通?读者或将在书中得到新的思考。本书荣获2015年哈佛大学金匠奖。
-
漫长的战败
当战争成为记忆以后,记忆也成为了战争——
将目光投向被刻意遮掩的过去,审视日本的历史问题与战争责任,
探索重塑战争记忆的过程中,国家、媒体和个人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直面当代日本人的困境、社会的断裂,以及形塑战后社会的战败阴影。
◎ 内容简介
1945年8月15日正午,昭和天皇向日本全国广播了《终战诏书》,同意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七十余年后,战败文化成了日本集体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然而,对于谁该为战争负责和谁有罪,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分裂,裂缝之下的是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为什么要打一场打不赢的战争?为什么要为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杀戮和牺牲?
在本书中,桥本明子探究了三种互相抵触的战争记忆:“受害者”“施害者”和“英雄记忆”。这种分歧形塑了战后一代人对历史和自身的理解,并影响至今。桥本明子借助民族志、访谈和影像分析,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再现了日本战败创伤记忆的建构过程:政府、传媒、国家在其中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个体沉默、后代沉默、媒体沉默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因由?民族主义、和平主义、和解主义,哪条才是面对这段黑暗历史的正确通路?不论个人还是国家,唯有诚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汲取其中的历史经验,才能超越分歧与创伤,免于重蹈覆辙。
◎ 作品看点
★ 深刻理解战后日本历史问题的关键所在,了解日本政府如何搪塞战争责任,普通民众如何回避战争责任。
战争结束后,面对难以弥合的文化创伤,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战争记忆,分别视日本为这场战争的牺牲者、受害者和施害者,据此延伸出三种处理历史问题的方式: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与和解主义。厘清战争记忆的来龙去脉,深究其社会和政治根源,方能理解战后日本为何在三个选项中游移不定,始终未能正视其战争责任和历史问题。
★ 纪念活动、影视作品、报刊漫画,谁在形塑日本的战争历史?
作者以一手资料探查日本战争历史的形塑过程:力图重建国家尊严的官方纪念活动和政治表演;采用纪录片、读者来信、社论等形式,重启战争责任核查,以期日本能承担战争责任的报刊媒体;强调个人和家族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以受害者身份呼吁和平主义的动画电影……战争记忆不是铁板一块,是国家、个体、媒体等在历史话语权微妙博弈的结果。
★ 当基础教育服务于政治诉求,教科书何以成为战争记忆的新战场?
作者深入分析了5家出版社的15本历史和公民学高中教材,探索主流日本教材以何种立场和视角解读战争历史:是有意识选择的侵略之战?还是因政治经济压力、不得已为之的必要之战?用词和叙事框架的不同选择,暗含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
★ 著名学者沙青青导读,孙歌、小熊英二、伊恩·布鲁玛诚挚推荐。
◎ 名人推荐
如果你想知道日本人对战争历史的看法,这是本必读之作。日本的战争记忆并非只有一种:讲述英雄的“美丽之国”的记忆,讲述被害者的“悲剧之国”的记忆,讲述加害者的“可憎之国”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读者能在本书中发现历史认识问题的必要史实和理论。此外,也能学到如何正确地批评生我养我的祖国的过错,追求普遍性的道德的知识分子的做法吧。
——小熊英二
桥本明子运用自己的聪敏、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彻底的诚实,写了一个读之令人心酸的话题。这是一个如此罕见的组合,每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伊恩·布鲁玛
本书以新的研究方式讨论了一个老问题:分裂的三种战争记忆形态,以及由此而来的重建统一道德的困境。这个二战结束之后困扰了几代日本人的老问题,曾经在日本思想界内部和日本社会引起过多次争论。本书并没有给这个老问题增添新内容,但却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这个老问题并没有解决,因而并没有过时;世代更迭,它仍然还在,并催生着后续效应。
作者的国际化生活背景,以英文读者为对象的写作动机,使本书使用了浅尝辄止的“外部视角”。与日本社会的距离感使作者避免陷入其内部的思想冲突,但也妨碍了本书的思想深度。对希望了解日本战争记忆的中文读者来说,本书或许是很合适的入门书,期待它可以引发关于和解的进一步追问与思考。
——孙歌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不再是一种生活经历。但在今天的东亚,战争记忆的政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桥本明子以一种比较的视角,对日本人在战后十几年间处理创伤记忆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同情心的分析。
——安德鲁·戈登,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
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漫长的战败》都可堪称是一项重要的成就。这场长期的失败暴露了日本在身份认知上令人震惊的裂痕,这些裂痕将在未来几十年影响全球政治。
——杰弗里·C.亚历山大,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
在桥本的文化分析之中,她更多的将着眼点放在微观层面的家庭,以及集体记忆在非西方国家形成的方式与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这是一本写得很好的书,文笔流畅观点犀利。
——马克·A.沃尔夫格拉姆,哥伦比亚大学人权研究所教授
《漫长的战败》为zui近兴起的关于“集体记忆”讨论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贡献。不过,在这本书里,桥本却深刻地质疑了这一概念的价值,反而认为对于战争创伤,人们有着相互竞争,不一致的记忆,这对于理解当代日本尤为重要。
——《美国社会学杂志》
桥本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与妥协主义的交织叙述当中,以此激励长期笼罩在战败阴影之下的民族和政治认同。
——《日本时代》
在这本及时、读之令人心酸、语言简洁流畅的书中,桥本审视了日本自战后就一直存在的“历史问题”。通过针对大量的初级材料进行研究:电影、电视,报纸、纪录片、小说、访谈、口述历史,教科书……她的结论是,从日本的角度来看,对这场战争,日本从没有过一致或统一的叙述。总结:这是一本必读书。
——CH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