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饥饿百年
这是一本让人心潮澎湃的书,阅读当中,几次让人落泪;这是一本恢宏厚重的书,以一个农民的一生为缩影,书写了中国百年饥饿史。读此书会让人想到《白鹿原》甚至《百年孤独》。聪明文弱的父亲被疯狗咬死,美艳多情的母亲不堪凌辱吞毒自尽;不满五岁即沦为孤儿的何大,四方流浪,历经辛酸,梦想回归自己的根——何家坡。为争夺那块狭小而荒凉的生存之地,何家坡人的祖先曾碧血洒地,白骨撑天。当何大最终在此定居,世仇的阴云立即笼罩了他,加之动荡频仍,灾荒接岁,贫穷和困顿像流沙一样将他掩埋;然而,为了这片能生长庄稼和让他生儿育女的土地,为了人之为人的尊严,他挣扎着,卑微而坚韧地生活着。当云开雾散,他才蓦然发现,自己拼争一生换来的东西,正经历着他无法逆料更无法左右的深刻变迁…… -
饥饿与公共行为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社会或经济问题,没有哪个比饥饿与饥荒问题更为急迫。尽管它们并非新近出现的问题,但在二十世纪技术和生产显著发展的情势下,其持续存在则尤其令人愤慨。 该书关注的内容是为消除影响世界许多地区的饥荒威胁和长期饥饿问题所采取的行为.而这一行为必须建立在明确的思想和坚定的奉献的基础之上。该书在有关问题的理解上前进了重要的一步,例如书中对政府干预、市场机制和公众活动在普遍遭遇世界饥荒问题分别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评价,从中我们可以受益匪浅。 -
绿化树
《张贤亮集:绿化树》发表于1984年2月,它是“右派”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无疑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者以第一人称“我”为主线,叙写了“我”两次“劳动改造”之间在一个陌生的农场短短两三个月间的经历。作品通过人物的一系列忏悔、内疚、自责、自省等内心活动的描写,对饥饿、性饥渴和精神世界的困顿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解读,展现了特定年代知识分子的苦难遭遇。 同时,作者又在《张贤亮集:绿化树》中表现了艰辛生活中的美好闪光。这种闪光通过人物的塑造来体现,像马缨花、谢队长、海喜喜等。他们以人性的温情、健康的体魄和面对艰辛时强悍的乐观,给“我”信心和温暖。这其中,尤以马缨花着力最多,最为动人。她漂亮、壮实、热情、爽朗,本能地拥有在艰难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而且生存得很好。她对“我”的一切疼爱、怜悯、帮助,并非出于男女情欲的性吸引,更多的是一位善良女子对一个无依无靠、穷困潦倒、遭人欺凌的落魄男子的本能同情和怜悯。她像母亲养儿子似的用白馍、杂合饭和爱抚抚慰着“我”,使“我”成为正常的人。 小说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兼具浪漫主义诗情,真实、艺术地再现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