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人
不要再跟下一代喊話了 請看看你們手中的權力,問問自己能做些什麼 每一個人的前途,就從這一刻開始倒數 ★知識分子的良心思索,全球性犀利的時論觀點 ★作家 胡晴舫 年度重磅文集 跨越世紀第一個十年,歷經全球化神話崩解、世代正義、金融海嘯、地球暖化、娛樂八卦風、中產階級消失、青年失業潮席捲而至。我們活在名為焦慮的年代。 我們的世代,群眾面貌多元而繽紛。這些臉孔可以是青年學子,世界的未來與可能性,與他們緊密相連;可以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一代人,面臨的是世代正義的問題,抵擋經濟崩壞的強大無力感,仍舊欲望行動,懷抱改變社會的理想;可以是如你我他的青壯年族群,中產階級,該是安身立命的時候;更有的是為生活打拚一輩子的年長者,他們關心未來,關心下一代的生活。不分世代,所有人都在面臨變化,每個人都被時代的浪潮衝撞動搖,我們必須做出改變。 作家胡晴舫做為一名思想者,長期在各大報刊專欄冷眼熱心剖析,身為此代人,我們所熱切的、我們的責任、我們追求的自由等種種公民倫理課題。人類總是預言世界的毀滅,指出現今體制的崩壞,並一再強調我們所熟知的世界如何之不可行。但世界崩毀或不崩毀,假設人類仍將繼續活下去,就算我們是最壞的一代人類,我們該當如何? 世界已然改變,觀念才是革命,思想就是力量。 在新的世界裡,無人是真正的孤島。 「改變社會現狀,不代表要發起一場革命,而是要靠所有人一點一滴把自己的社會角色扮演好。尤其是握有權力的人,他們的社會責任與影響力更值得期待。一個人在他的權力位置願意堅持一件事,就會改變一個社會細節。即使是一點點,都是開始。 我的中心思想無非就是思索在如此時代中當『人』的意義。資訊瘋狂流通,人群不停碰撞,許多道德倫理每天不斷調整變化,我就是一直在思考這些新道德、新倫理的要求與合理性,而作為一個『人』,我如何安身立命。 我想,重點是改變議題的方向。」 ──胡晴舫 -
我這一代人
作者在長達5年後再次推出人文類新書《我這一代人》, 可以說構成了人文書寫的三部曲。 這一次,胡晴舫把鏡頭轉向了台灣的中生代,這一代人成長於七八十年代迅速現代化的台灣,不管有無中國背景,都乘坐全球化這趟列車往返於臺北、上海、北京和香港之間。經由記錄、拍照,加以比較和反省,思考自己到底是誰? 胡晴舫寫道,『引我好奇的卻是一個人如何在所謂兩岸三地的社會中游走。當他撘上飛機、飛機落地後的每一次旅程,他如何維持、或重新塑造他的社會身分;他如何說服陌生人,他就是他所說的那個人。』 而她自己,又是如何的看上海、北京、香港這些形形色色戴著不同印記的中國人,以及,從台灣出發,如何穿梭往返後,再度返回臺北。思考島嶼台灣這塊土地的價值,思考人類到底該如何面對它的神祇。 作者在2005年以後,首度推出人文類新著,思考她這一代台灣人所共同面臨的問題。關於中國,以及台灣人的身份,這一議題在當下廣泛被討論,但作者以其特有的風格,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思考。 -
城市的憂鬱
在土星的坐標下,在憂鬱的城市裡 欲從中窺探城市的肉身,他人的面孔,但鏡像中出現了卑微狂妄的自己。 一本關於繁華和腐爛、毀滅和復活的城市之書。 《城市的憂鬱》是當代華人作家裡少見的城市書寫,富有睿智和洞察力。她延續了西方作家,如波德萊爾、班雅明,以及卡爾維諾的系列城市觀察,但更具當下氣質,再現了我們自己這個時代的城市現代性。 這不是《巴黎的憂鬱》,胡晴舫在書中沒有明確點出哪一座城市的名字,雖然你一定可以從中看到踪影。從企圖活在過去的城市,到想要擺脫過去的城市,再到未來之城,我們可以從它們的不確切身世中,看到橫流的慾望或普世的哀傷,還有幾些難得的快樂。 這不只是《看不見的城市》,胡晴舫讓我們換了一副眼光,在熟悉的場景中尋找陌生,在無處無家的所在不安於室,在窺視別人的時候看到了自己,從最不起眼的細節,偵探出城市寓言的最關鍵拼圖。 這不是一篇<都市的生理學研究>,胡晴舫除了診斷街道的健康狀況、塞車人生外,更去分析了在其中人們的所有心理徵候,從強迫性精神官能症、躁鬱症到文青的憂鬱症,還有對世界抗議的歇斯底里,不一而足。 這也不僅僅是某一段的<歷史哲學論綱>,胡晴舫行文中,除了以「新天使」之眼在從未來俯望著過去,更多的時候她化身為一個潛水採珠人,跳入大藍之深海中,告訴我們City Blue的千年繁華與百年孤寂。 這是一個多年來隱居、遊走於城市裡的作家,出沒於城市周而復始的繁華和淒涼裡,熱心冷眼,慨然又漠然,在斷章中洞察,在片刻間領悟,在風景外感想,呈現給我們的畫作和散文詩。城市的隱秘內心,潛伏和淪落在忙碌倉促的現代生活中。城市的末日和復活,周而復始,在一瞥之間,胡晴舫點化出城市人自己那具既迷戀又鄙棄的的肉身。城市好像一頭巨大怪獸,誘惑我們沉溺其中,迷失其中。然而,寂寞、孤獨、憂鬱的我們都無可奈何的愛上了它。 -
旅人
作為一個卑微的旅人,我沒有能力詮釋我旅行過的世界,我只能觀察、記錄、理解,試圖參與。我也清楚的知道:無論我是否安全抵達我的目的地,我都已經回不去了。——胡晴舫 香港中環的一位婦人,點了一杯熱咖啡和中式炸豆腐,配了一小碟辣椒蘸醬,作為她的下午茶。——你應該驚奇嗎?『香港是個國際化大都市,炸豆腐當然可以和著熱咖啡下肚』。我的朋友說。沒問題,我收起愚蠢的表情。 胡晴舫看到這一幕,最後總結到:食物,成為最後一種辨識文化的方法。你對異質文化的容忍程度有多高,端看你對陌生食物的接受態度。 火車進入巴黎市郊時,許多巴黎人跳馬背式的越過捷運票口。我的朋友滿懷浪漫的說,『瞧!法國人就是這樣自由不拘!』而胡晴舫看到的是:旅人帶著他的偏見上路,有些舊偏見被印證,成為真理;有些被修正,形成新的偏見。經由旅人的闖入,則影響了沒有離家的人們看待世界的態度——或,另一面的偏見。 這顯然不是一本坊間常見的私人旅游記錄,而是透過旅行現象窺視本質,如詹宏志先生所評價的,是作者對旅行和旅人(包括她自己)的行為和意義加以反省的書。她表達了對時下流行觀念的質疑,也悲觀的認為文化在旅游市場裡逐漸櫥窗化,成為一種能夠媚俗的商品。所以,你不要忘記了,峇里島當地人,是因為旅人的闖入,才搖身變成舞臺上的演員。而我們還在大聲抱怨巴厘島為何喪失了淳樸的風情。 旅行的本質是什麼?其實是他者眼光與自我倒影的彼此窺視,是日常文化與異國情調的互相挑逗,也是文化強弱和階級高低的權利關系。只是,本書用戲劇般的場景和精闢的話語輕鬆呈現。 -
她
《她》究竟是什么书,要等你自己来定义。开玩笑地说:这绝不是一本"厕所书",相反地,在坐马桶时看的书,很可能会让你解不出大便来。这也不是一本"美容院书",在洗头或烫发的时候看它,会让你觉得时日漫漫,而烫发成为一种酷刑。这也不是一本咖啡书,喝咖啡的时候读它,会让你觉得咖啡失去了香味,而室内的情调音乐令人苦恼。这也绝不是床头书,它让你看了睡不好觉,不想做爱做的事。 -
办公室
《办公室》作者胡晴舫说,世界上没有伟大的办公室文学,大部分的作家不是拒绝上班,厌恶上班,就是压根儿瞧不起上班这件事。遇上了灰色单调的现代办公室,看见一大群中午时间从各个大楼涌出来进食的制服乌鸦,听见那些人谈房屋贷款和休假规划的对话,他们的想象力只能一片空白。但是,我观看我的经理像一只志得意满的蝴蝶在办公室盘旋,来回舞动,同事们带着固定到有点呆滞的笑容跟在他身后,我不由地想,这已经是最伟大的文学主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