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重温
徐梵澄是会通中西印三大文化体系的全才型学术大师。他早年追随鲁迅并留学德国,中年在印度研习,晚年回归祖国。尽管他著作等身,但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学术思想的精华都凝聚在这些随笔中了。本书是他唯一的一部随笔选集。 -
徐梵澄传
《徐梵澄传》经孙波先生的执着坚持、多年努力,终于在徐梵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之际得以问世。孙波书写这一传记,是一种充满敬意、情感和责任心的投入。顺着其思绪、激情和优美生动的文笔,我们终于可以“走近徐梵澄先生”,鲜活地认识一位“大隐于市”的学术大师,深刻体会他毕其一生来追求“超越与会通”的学术意义和人生境界。 -
薄伽梵歌论
前言 室利·阿罗频多的《薄伽梵歌论》(Essays on the Gita)原著英语,凡两系。皆发表于其个人杂志名《圣道》(Arya)者。第一系自1916年8月至1918年7月之文,经作者修订成书,为单行本,历其生平凡五版(1922、1926、1937、1944、1949)。第二系乃1918年8月至1920年7月所撰,亦修订单行,凡四版(1928、1942、1945、1949)。 此两系之论文综合为一册,则始于纽约之《室利·阿罗频多丛书》,时在1950。南印度国际教育中心,则亦出版两系综合之单行本,时在1959,再版于1966。后此,则有《室利·阿罗频多全集》三十巨册出版,乃纪念其百年诞辰者(1972)。此《薄伽梵歌论》在其中为第十三册。 此书中文译本,成于1953年。原意在“述”而非”译“。于是有合并之篇,有新编之节,有移置之句,有润色之文。其存而未出者,凡六章(在原文第一系中,为第二、三、五、六、七、十六章)。当时以为此诸章内容,与吾华现代思想相距过远,出之适成扞格,反累高明。故留之以俟来哲。姑求出其邃义弘旨,无损无讹。自第十三章之后,渐次遂字直译,直至全书之末。然非纯全译本也,故签署曰“述”。 《薄伽梵歌》中文译本,初版由香港发行,时在1957年2月,再版由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时在1990年6月,较初版于经文微有修订,余注释等为译者所加者,概仍其旧。 1992年秋 徐梵澄识于北京 -
异学杂著
《学术小品丛书》一种。 -
蓬屋诗存
徐梵澄先生是学贯中、印、西的著名学者,他的国学功底深湛,而且古诗造诣极深,堪称近现代学者中创作旧体诗的大家。徐梵澄少年学古诗源出近代诗坛大家王闿运湘中诗派,学汉魏及三唐,长于古体诗。青年居上海时,和鲁迅先生过从甚密,每有诗作辄寄呈鲁迅,时常得到鲁迅先生的点拨。居印度三十三年,这对他古诗创作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一定影响。徐梵澄曾用中国旧体诗(主要是楚骚体)翻译了印度古诗名作《薄伽梵歌》、《行云使者》。徐梵澄居印度时存诗两卷,叙述天竺修道及研究生活皆中国旧体诗创作前所未有的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