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题2005
这不是一本“年度文化盘点”,我们无意、也无力讨论所有的热点,所有的“事件”。我们不应该摆出媒体大小通吃的贪婪姿态,也不必仿效蓝皮书提纲挈领的权威架势。笔有所及,前提当是心有所感。 从专业角度看,这册书中的大多话题,都不是身为文学博士的人应当置喙的,偏偏这群人要“越界发言”,偏又要说出不同于法学家、经济学家、国际关系学家的话来,这就要求发言者考量事态、评骘时论,仍要从我们熟悉的文化角度切八,秉持固有的人文立场,凸显独特的个性。 只有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新闻,才是重大的新闻,只有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并仍在持续发展中,并有可能酿成更大变动的事件,才具备“进入历史”的资格。正是因为本书成稿的滞后,热闹新闻沉淀成历史事件,浑水澄澈,泡沫散去,水落石出。 我们强调要引入“别的声音”,一家之言不掩多元话语,自说自话后接众声喧哗,即每篇评论,都附有他人对这篇文章。这个话题的评议或讨论。为此,我们不惜将本来已经显晚的出版时间一再后延。 -
话题2013
对过去一年中发生的那些公众事件,以及围绕它们的喧嚣,我们不判断是非,亦不提供所谓的真相。但会把这些事件嵌入历史的谱系,并在其中思考、批判,和预测。 我们为2013总结的年度关键词是“观弈”。大家都知道“烂柯”的传说:晋时王质伐木入山,见数童子“棋而歌”。其中一位给了他一颗枣核,王质含着就不觉得饥饿。不一会儿,一个童子对他说:为啥还不走?王质回头一看,自己斧子的木柄都烂了。 王质就是咱们这些芸芸众生,(拜现代传媒之福,仙人不再是《崂山道士》里月宫中朦胧的身影。走进深山,看见真身,现场感无比强烈,共同呼吸满天的雾霾。只是,)他们下的棋,他们唱的歌,你都看见了听见了,你看懂了听懂了吗?(你知道下一子走在哪里?你知道下一句歌词是啥?)你就是那个傻傻的观弈者,嘴里含着他们给你的枣核。 -
话题2006
“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与“学术超男”易中天中的蹿红,《无极》与《馒头》的PK,名人博客与网络口水大战,“王菲生女”引发的媒体道德争议,“八十年代”的回溯热潮,就业压力下的新“读书无用论”抬头……已经成为历史的2006,依然留下这些余波难平、挥之不去的记忆。一批年轻学人聚合起来的1217俱乐部,秉承《话题2006》展示出的独立个性、人文立场,将这些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精神生活的热点事件,转化成这册年度话题,力图为这个流动不居的时代留下文化见证,同时也为后来者提供一份年鉴式文本。 -
话题2008
2008年是历史感涌流泛滥的一年,有太多的事件值得书写,最好的与最坏的,最善的与最恶的,翘首以盼的与不可相遇的……奥运、抵制家乐福、台湾大选、汶川地震、范跑跑事件、艳照门、金融风暴……这些,在本书中你都会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2008,带给我们哀恸、愤怒、骄傲、惶惑、反讽五种情绪的2008,留下了1217位学者们个性化的思考。精彩评说,彰显个性色彩和学者气质,深刻反思,体现人文关怀和道义担当。 -
私享家
一个人吃饭就是容易出事:没人聊天,没人抢肉,很容易惆怅起来。情绪一泛滥,难免就成了社会问题。(《私享家—— 一个人的饮食与一个人的经济》) 丈母娘的宾利车钥匙、未婚夫的18担钞票、演唱会上的8分钟爱情宣言,跟你我无关;有关的是,通过一场场约会相亲来脱单、用交友App展开罗曼史、在雾霾中找到对方。(《只有你未曾爱过我》) 在这个世界里,物质更丰富,行为更极端,想象更奇谲,好人更复杂,坏人比好人更有趣,每种职业都有戏。(《美剧:21世纪的长篇小说》) --------------------------------------------------------------------------------- 文摘 土豪消费与反土豪消费 盘点2013年网络热词,“土豪”无疑高票入选,土豪金成为一股流行风潮,“土豪”已经演变成了一个中性词,“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土豪”、“宁和土豪做朋友,不与愤青做闺蜜”,土豪成为了一个消费群体、一种消费行为的代名词,不仅仅指那些家财万贯、富贵流油的富裕消费群体,也指那些渴望“土豪化”的群体。 一项针对中国城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显示,60%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名牌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身份”,在中国的富裕消费者中,88.8%的消费者“我很乐意多花钱去购买那些我认为是个性的或独一无二的产品”,因此,在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犹如排浪消费,一波接着一波,炫耀和摆阔,无论是屌丝群体还是富豪群体,用品牌装点自我成为一股潜在的推动土豪消费的重要力量。 很多中产阶层和年轻人,有反土豪的心理,于是反土豪营销兴起,以诉求生活方式、态度和价值观的产品和品牌又成为对立的浪潮,追求内涵与文化,避免和土豪一致,希望区隔,产生另外一股潮流,这就是“轻奢侈”,价格不要顶级、品质要保证、要有文化内涵的奢侈品也会流行,土豪金让中国时尚奢侈消费出现分水岭,而这两个方向代表的是极致奢侈和低调奢华两股消费力量。 C2B个性化定制浪潮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将参与到企业更多的环节,生产型消费者(Prosumer)时代到来。2013年,谈得比较火的概念有两个,第一是基于产业模式变革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二是“C2B”。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场关于数字技术与数字化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个性化、更多种类和需求的深度细分会更符合消费需求,过去企业经营模式是规模越大越好,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种类越多,范围越多越好,由于数字化革命和互联网发展,市场和消费者无边界,长尾市场成为商业常态。 C2B(Customer to Business),即消费者按照自己的需求决定产品,定制产品。C2B之所以出现,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的声音越来越强,未来的价值链和需求链的推动力来自于消费者,而不是厂家。因此,定制将是未来的商业模式的主流,它的要求是个性化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平台化协作。 休闲经济井喷 2013年2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2013年10月1日,中国首部旅游行业的法律《旅游法》正式施行,2013年的几个政策举措,都在推动中国旅游市场的变革,而推动单纯的“旅游消费”向真正的“休闲消费”转型。 休闲经济的崛起,带来旅游产业的繁荣,1994-2011年间,中国旅游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6.6%。根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旅游卫星账户(TSA)的统计和预测数据,国内的旅游消费将从1999年的584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3年的25605亿元,15年间旅游消费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很多人逛遍了景区,厌倦了人潮的拥挤,开始选择农家乐、采摘游等乡村休闲体验游,这种旅游业与农村、农业的不断融合,把自然、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传统旅游文化中,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也满足了城市消费者的需求。 旅游电商的崛起。旅游电商在中国迎来一轮新的契机,携程2013年“十一”的各大线路爆满,其中酒店、机票的单订项目所占比例不小,春秋国旅表示,今年自由行人数上涨20%-30%,基本与团队游各占半壁江山了。旅游电商作为一个大平台,更容易融合资源,将半自由行、自由行等等多种模式融合,也是消费者追求自我休闲概念的体现。 小时代火爆,90后生猛 2013年,一部《小时代》电影引起社会热议,也让90后正式走入人们视野。90后在中国社会物质丰富的时代迅速长大,经历着中国崛起和全球化浪潮加速的背景,他们在互联网技术爆炸的背景下成长,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信息,利用各种手段分享和传播信息,他们更自信更个性,奉行“消费主义”,有着更加成熟的消费观念,不会盲从品牌,对于人生和世界都有自己的理解。 事实上,90后比以往任何一个代际的人拥有更多消费资源。据胡润百富榜统计,60后企业家拥有中国财富的39.21%,而90后的父母正是这一代人。中国的独生子女制度让90后在家庭消费决策中甚至拥有一票否决权。90后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将改变未来的市场地位和潮流风向标,谁能赢得这一年轻的消费群体,谁就能赢得未来。 科技消费极客化 2013年,诺基亚被微软收购,这个曾经是当之无愧的手机行业王者,却已经风光不再,2007年iPhone来了,紧接着Android手机来了,三星、HTC来了,这些手机依托于新的软件系统,已经不再主打基础功能,而是娱乐和应用。 2013年,可穿戴设备的流行也成为热点,最为普遍的一个现象是,有很多中国城市精英消费者手腕上都多了一个监测运动和睡眠的腕带。科技在今天,已经超越于产品本身,消费者对于手机的需求已经不是简单地满足于通话、短信等层面,而变成了随时随地的娱乐和互联网应用。 数码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线越来越长,产品越来越多,但是即便是这样也丝毫不能减少消费者的热情。消费者消费科技产品正在走向极客化,“果粉”、“米粉”、“魅友”等族群崛起,让科技成为一种时尚和话题,科技极客化,科技产品营销的是时尚而不再是功能。 ------------------------------------------------------------------ 编辑推荐 重要的不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思维 私享家的生活哲学: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只有你未曾爱过我 窦文涛:世界很有趣,你不能总有洁癖 《新周刊》卖的不是杂志,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陈丹青:人永远想看见自己,又想知道别的窗户里男男女女在干吗 《新周刊》,中国社会变迁最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 《新周刊》,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 《新周刊》,媒体同行和创意工作者眼中的“话题发源地”。 《新周刊》,商家及投资人眼中不可忽略的“智囊”和“思想库”。 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媒体推荐 在现代科技充斥的今天,我们最需要的育儿理念和方法究竟是怎样的?是完全摈弃老式的育儿传统,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成果(如各种先进的育儿设施和玩具)进行育儿?还是依旧沿用老式的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和理念,在现代化的时代,为孩子构建一个充分自由、体现本真的原生态育儿环境呢? 本书作者主张,真正科学有效的育儿方式和理念,与现代科技是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从母乳喂养,到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给孩子制作玩具,再到陪孩子充分接触大自然,育儿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父母与孩子相互陪伴、和谐共处、共同成长的过程。当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渐渐成长,父母所得到的,则是由孩子所带来的生命的完善、性格的成熟以及人格的升华,是其他任何的生命过程也无法替代的生命的历练。 本书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育儿的过程没有那么神秘、高不可攀,她是任何一个深爱孩子的父母都可以做到、且可以做得很好的。育儿的真谛,不在父母的高学历中,而在于父母每一次真心的陪伴里。所以,育儿不是一件高难的工程,而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儿。 -
话题2011
《话题2011》内容简介:对过去一年中发生的那些公众事件,以及围绕它们的喧嚣,我们不判断是非,亦不提供所谓的真相。但会把这些事件嵌入历史的谱系,并在其中思考、批判,和预测。 ……在我个人观察史的页面上,2011会是浓重的一笔。在这一年,通往过去与未来的路途,都在重重迷雾后显出了些微的端倪,似乎头一次可以相对清晰地画出一幅游览指南:我在这里。我们一直在说要“读懂中国”,但如何能真的读懂中国?也许必须借助这样的奇观:历史与现实的图景,穿越过重重时间的尘埃叠合在一起,一些细节被遮住,一些差异被忽略。我们还需要后退几步,才能看出一帧模糊而确定的图像,那就是我们熟悉而陌生的中国。——《话题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