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南古村落
《皖南古村落》介绍了皖南徽州古村落的各种人文景观,并将人文景观与明清乃至民国社会背景相联系,重点叙述了明清时期徽州乡村社会的历史,力求展现历史上皖南徽州社会风貌中最具特色的几个方面,并分析了徽州社会走向繁荣与衰落的内因与外因,《皖南古村落》还有选择地介绍了皖南徽州历史上的文化名人,非阐释了这些文化名人性格上所具有的徽州特征。皖南保留下来大量古代人生活的遗迹。随便走进一个山坳中的小村,就可能看到高耸的马头墙或者矗立的牌坊与祠堂。深入到村民当中,还能意外地发现许多流落在民间的稀世古玩。几百年前的家谱、文书、字画,那些发黄的纸页,残损的卷秩,恰好是岁月赋予它们的高昂身价的樗,还有那些神工鬼斧雕琢出来的雀替、门饰、窗棂,也都在向人们拆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与荣耀。对收藏有兴趣的客人们,来这里游玩,说不定就可以在无意中以很便宜的价格收购到几件稀世的珍品。这里是内行的收藏家的乐园,也是情趣高雅的旅游者寻古探秘的绝好去处。 -
徽州访古
本书以大量详实的资料,配以诸多精美的图片,介绍了徽州的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桥、古塔、古楼亭阁、名人故居、屯溪老街、花山谜窟等,让读者一卷在手,感受到徽文化的博大内涵。 -
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
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新发现的16-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ISBN:9787806811061,作者:王振忠著 -
理学、士绅和宗族
本书在南宋至明代中期的长时段内,以徽州为代表区域,深入研究了理学在地方社会的传播、士商群体的形成以及宗族组织的出现,三者之间相生相成的历史。本书认为,明代徽州宗族社会的出现,根植于12–15世纪宋明时代的历史进程之中,深受王朝政治和地缘环境的影响,是理学价值观深入传播之下,士绅和商人等主导人群共同塑造的结果。本书采用了整体史和社会科学的新视角,致力于重新梳理地方历史的发展脉络,探析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在研究方法方面,本书则强调对方志、文集、谱牒等官私文献的综合利用,尤其注重在旧史料中开掘新内容,对人物传记和微观史实多有细致的考辨,兼具汉学研究的特色。本书获二零零六年度「香港中文大学青年学人论文奖」。 -
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
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 中国早就自成“小世界” 空间差别分明。 两千年前, 司马迁便察觉都市经济 与商业发展的联系, 并肯定竞争乃属自然趋势: “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 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虽说直到近代, 他还被“不患寡而患不均” 教条的信奉者斥作 “崇势利而羞贫贱” 但历史总似乎在作出相反结论。 王振忠的这部著作, 通过考察前近代中国 一个特殊商人群体的活动史, 表明那时的长江下游三角洲 在中国形成“第一世界”, 似属人为,实乃自然。 我欣赏这样坚持从历史本身 说明历史的著作 ――朱维铮 -
我之小史
末代秀才、徽商詹鸣铎撰写的自传小说《我之小史》近日经徽学专家王振忠整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徽商自述纪实文本,其文化意义、学术价值均极珍贵,为人们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徽商境况、徽州文化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演变提供了独特视角和第一手资料。 《我之小史》从清光绪九年(1883年)起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作者以自叙家世商道为主线,铺展时代背景,折射社会风云,极摹人情世态,备写悲欢离合,使得书中主要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可信,一批社会贤达、政治幕僚也有血有肉、跃然纸上。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的纪实性兼具文学性。书中对于徽商世家的家庭生活、伦理习俗、经商之道、地方制度、徽州文化和杭州、上海等地当时状况,以及科举考试、辛亥革命、洋人来华等社会剧变,都作了如实如绘的反映,熏文笔恣纵洗练,描摹细腻妙肖,允称史料珍贵与才情不羁的奇特小说。而这些 “历史重现”,对于“徽学”乃至明清以来社会文化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