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利亚的自白
★ 爱尔兰文学大师科尔姆·托宾三度入围布克奖的惊人之作
★ 给圣母马利亚,这位在十字架下沉默的妇人一次发声的机会
★ 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献声录制有声书
★ 同名戏剧在纽约、伦敦、都柏林、芝加哥等地巡演,入围托尼奖最佳编剧奖
圣母马利亚的形象透过西方绘 画和雕塑深入人心,可是除了《圣经》里的只字片语和一些宗教研究著述,几乎没有作品以文学艺术的手法刻画过这位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母亲。
科尔姆•托宾通过小说《马利亚的自白》,把想象力投向最神圣却又最神秘的母子——马利亚和耶稣。他直接通过马利亚之口,让一向以沉默温婉形象示人的圣母发出自己的声音。
耶稣殉难数年后,马利亚独自在以弗所生活。在恐惧和悲伤中,她回忆起儿子罹难前后的过程。她觉得,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她的儿子是一个容易受到伤害的人,他周围的那些人都不值得信任。
马利亚努力说出她所理解的真相。一个性格饱满、令人难忘的马利亚形象,在托宾丰富的想象力和简洁有力的语言刻画中,深入读者的心中。
-
这本书篇幅很短,但它像钻石一样密实。它既像一座西班牙的圣母哀子像那样悲哀,但也完全颠覆正统……托宾没有采用多年来形成的关于马利亚的种种神话,却维护了马利亚的尊严。
——埃德蒙•怀特,《爱尔兰时报》
一部优美而大胆的作品……它出乎意料的语言和几乎令人震惊的人物塑造使得它充满力量。
——玛丽•高顿,《纽约时报》
《马利亚的自白》描写母子之间痛心的失落和逃避,托宾创作出一个颠覆性的圣母哀悼像,他把母亲抱在自己的怀中。
——《独立报》
-
绝密手稿
《绝密手稿》是爱尔兰当代作家塞巴斯蒂安•巴里的长篇小说,曾获英国最古老的文学奖“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同时斩获了2008年的“科斯塔文学奖”之“年度最佳小说奖”。此外,该作品在爱尔兰图书奖评选中获得“年度小说奖”,并入围了布克文学奖短名单。
《绝密手稿》讲述的是爱尔兰独立战争期间,女主人公萝珊的传奇一生。故事的开篇处,住在罗斯康芒地区精神病院的老年萝珊已经当了50多年的病人,她决定在生命的最后旅途中完成一本自传,用以记录20世纪初,她和她的父母在斯莱戈的生活。她把自己的故事藏在松动的地板下面,暂时不希望这个秘密被人发现。故事的第二条叙事线索围绕医院的现任首席精神病医师格林医生展开。医院正面临着即将被拆除的危险,他必须决定转移哪些病患,让谁重新回归社会。格林对萝珊尤为关心,并开始试探性地挖掘她的过往,于是随着故事的不断推进,萝珊和格林医生各自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原来,萝珊是20世纪初,爱尔兰宗教事件和动荡政治的受害者。
该作品延续了塞巴斯蒂安一贯以来的优美文风和对战争的控诉,透过某个微不足道的生命个体,以及其在岁月的变迁中所经历的风霜和磨难,隐射出战争的残酷性。此外,基于原著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已于2016年上映,影片由吉姆·谢里登执导,鲁妮·玛拉和提奥·詹姆斯主演。
-
大师
★爱尔兰文学大师科尔姆•托宾代表作
★是亨利•詹姆斯零落异乡,孤独一生的缩影
★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石墙图书奖、兰姆达文学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小说奖、法国外国文学奖获奖作品
1895年,已被后辈作家称为“大师”的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梦想以一部戏剧征服伦敦。然而,他的第一部戏《盖•多姆维尔》首演即告失败。在失败的阴影下,亨利接受了爱尔兰贵族的邀请,在酒宴歌席中品味他人到中年的困顿,舔舐内心深处的创伤。
《大师》就从这里开始,一直写到1899年他的兄长威廉•詹姆斯去拉伊小镇探望他。在这四年里,他的生活相对平静,心底却波澜起伏。他时常怀恋他生命中重要的过客,她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他作品和灵魂中留下印痕;他为自己的性取向而困顿不安;他回想自己的家庭、亲人对他人生的影响;他渴求温暖和慰藉,却刻意与人保持距离;他希望创造传世杰作,却时时遭逢绝望……这是亨利一生至关重要的心理转折点。
在托宾的同情而温婉的笔下,亨利•詹姆斯这位心理写作大师展示了他纤敏易感之心的横剖面,这正是他零落异乡、孤独一生的缩影。
-
一部从故纸堆上唱出新调的杰作。
——约翰•厄普代克
通过《大师》,科尔姆•托宾使我们震惊地贴近了亨利•詹姆斯的灵魂,进一步讲,则是贴近了艺术本身的秘密。这是一本极其出色、独具原创性的书。
——普利策小说奖得主 迈克尔•坎宁安
这本书写得深刻、可爱、引人入胜,作者出色地化用了一位著名作家饱经忧患而又戏剧化的一生,这位作者本身就是文章大师。
——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得主 雪莉•哈泽德
这是一部必读书。科尔姆•托宾不仅写出了一部卓越的小说,同时找到了一种向亨利•詹姆斯致敬的方式。这是我们所有人的福分和运气。
——《可爱的骨头》作者 艾丽斯•西伯德
-
希尼三十年文选(修订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自叶芝以来爱尔兰最重要诗人
☆希尼亲自编辑、精选,毕生文学精华,现当代诗学集大成之作
☆知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 全新修订版
“像花了很多光年从远方而来,又要花很多光年才能抵达的星光”
◎ 内容简介
《希尼三十年文选》收录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已出版文论集《专心思考》《舌头的管辖》《诗歌的纠正》和《写作的地点》中的精华文章,以及此前从未正式出版过的经典作品,包括一些正式的文学演讲、对爱尔兰乡村生活的回忆和极具 启发性的文学评论,是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作为爱尔兰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以及著名的诗学专家,希尼在这里对众多欧美现当代杰出诗人做了非常深入透彻的分析。他们是叶芝、彭斯、华兹华斯、菲利普·拉金、伊丽莎白·毕晓普、奥登、米沃什、布罗茨基等等。
无论是自传性的、主题性的,还是批评性的文章,希尼这样描述,“这些文章结集在这里,都是为了寻找答案,以解决这些反复思考的中心问题:一个诗人应如何适当地生活和写作?他与他自己的声音、他的地方、他的文学传承和他的当代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媒体推荐
谢默斯·希尼的作品有一种抒情美,并含有伦理的深度,它使日常令人惊奇的事和生动的经历得以升华。——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卫报》
如果想要弄明白诗作之于诗意的关系,希尼的文章必不可少。——《文学评论》
-
童年往事
爱尔兰“桂冠小说家”罗迪•道伊尔经典之作,布克奖得奖作品。
“这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引人入胜的小说,无论是风格还是阅读体验都是一次巨大的成功。”——约瑟夫•奥康纳(爱尔兰著名作家)
“《童年往事》是一首缓缓流淌的悲伤小调,纪念那一去不复返的童年……当我回想起它时,悲伤、甜蜜、感动一并袭来。”——《卫报》
“(本书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再次证明了道伊尔在其同时代作家中的地位。”——《文学评论》
“道伊尔的小说……以其独具一格的智慧与幽默勾勒出一个孩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他向我们展现出家庭矛盾是如何让帕迪从温暖、熟悉、舒适的童年步入这个冰冷无情的世界。”——《纽约时报》
1968年的爱尔兰小镇,10岁的帕特里克•克拉克正在经历着成长的阵痛,父母关系的破裂让他不得不提前面对成人世界的残酷无情。小说碎片化的叙事方式犹如主人公天马行空的思绪,而爱尔兰式的幽默则与孩童的天真无邪相映成趣。帕特里克也曾拥有幸福的童年,但那些无法无天、嬉笑打闹的时光随着父母矛盾的激化开始褪去色彩。他害怕、神经敏感、无法入睡、抽烟、逃学、被昔日好友孤立……可无论他多么努力想要弄明白为什么可爱的妈妈和有趣的爸爸不再相爱了,他所得到的答案却只是玻璃窗外爸爸离去的背影。《童年往事》的色调是明亮而忧伤的,哪些沉淀在心底的困惑,那些融化于黑夜的泪水,那些有关成长、婚姻、家庭的恒久思索,有如北国漫天飞舞的雪花,飘进我们每个人的童年记忆。
-
红羽毛
凯西.斯嘉莉(Cathy Scarlet)和汤姆"菲瑟(Tom Feather)决定在都柏林开一家最好的饭店。他们找到了最好的地点,有一大串绝妙的点子,甚至已经建立起一些实际的关系。他们以两人的姓给他们的饭店取名为红羽毛(Scarlet Feather)。但是,汤姆的父母却对儿子放弃家庭的建筑业务感到失望。而凯西的婆婆本就对儿子选择这个妻子感到不满,她认为儿媳就应该在家里照顾丈夫。凯西的丈夫是个颇有雄心的民权律师,整天埋头工作,与她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汤姆漂亮的女朋友则整日醉心于当一名模特,两人的关系也出现了危机。正当凯西和汤姆在饭店的升沉起伏中努力维系着各自的感情联系时,他们得到了一大串经典的梅芙·宾奇型人物的支持(也有添乱),如:一对可怕又可爱的极富喜剧效果的双胞胎,凯西自己的一对老活宝父母,充满魅力的富有的姨妈,以及一个怀抱孤独秘密的老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