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逝的天堂
本书来自对阿伦贝皮 (巴西巴伊亚州)的数次考察:1962年,1964年,1965年,1973年,1980年,从1982年到1987年每年,1990年代早期,以及2003年和2004年。本书的结构基于20世纪60年代村庄和当代社区的比较。第三章到第五章介绍了从1965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阿伦贝皮在受外界文化影响之前的基本信息。改变的主要动力是渔业、旅游业、嬉皮士文化入侵、工业污染,以及通过与州府萨尔瓦多之间道路修筑实现的都市化。 在我离开阿伦贝皮八年之后重返该地(见第六章),也就是从1973年开始,上述这些趋势以及经济发展都大大改变了当地生活。我在1973年的田野工作描绘了阿伦贝皮的变迁景象。接下去的第六章描述了1973年的阿伦贝皮,这一章提供了一个过渡,将第四部分(第七章到第十五章)联系起来,在这部分描述了当代社区的巨大转变。阿伦贝皮的改变甚至可以与萨尔瓦多——巴西第三大城市,拥有超过三百万人口——相比较,她正是通过这种变化进入了现代世界体系。本书讲述的就是变迁的故事——阿伦贝皮的全球化。 -
足球
英国记者深入巴西撰写足球文化史,足坛传奇巨星苏格拉底作序推荐!足球,一种进发着自发性与洞察力、凝聚了高贵与自由的运动。它始于人类原始冲动的一种宣泄,是使人激情澎湃后心平气和的良药。亚历克斯·贝洛斯,以学者特有的耐性和科研工作者般近乎痴迷的好奇心,绕过一切庸俗陈腐的侧面,透彻地剖析了我们亲眼目睹并参与讨论的巴西社会日常生活,鲜活得如同一出出由表及里的“情景舞台剧”。我们极具魅力的新时代巴西人,穿越浩瀚历史探索着自身的表象与渊源。而此书则恰以洞悉一切的独特敏感,呈现了我们寻觅已久的答案。 巴西是南美洲疆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位于南美大陆东部和中部,面积854.74万平方公里。多信天主教,首都巴西利亚。北部是亚马孙平原,终年高韫多雨,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足球是一种球类运动。比赛分两队进行,每队11人,争相把球射进对方球门,可用除手、臂外身体任何部分触球。以进球多者为胜。 本书作者亚历克斯·贝洛斯,以学者特有的耐性和科研工作者般近乎痴迷的好奇心,透彻地剖析了巴西的足球文化史。 -
薇若妮卡想不開
繼《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羅•科爾賀再領我們探討生命的意義。少年時期的保羅•科爾賀曾因精神疾病三度入院,年少的奇特行為,夢想成為藝術家,1967年他最後一次離開醫院,決心呈現這段經歷。 薇若妮卡是出生在 slovenia 的年輕女子,芳齡 24。她相貌出眾,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和眾多追求者。她一直過著平凡的日子,既無太多歡笑,也沒有什麼悲傷,但她是不快樂的。她發現自己日復一日地過著同樣的日子,放眼未來也不見任何新鮮事,只有無窮無盡的枯燥無聊。 1997 年某個清晨,她決定去死,她認為這個決定也是生活的組成部分。她吞下大量安眠藥,但又在一家精神病院醒來。因為心臟已嚴重受損,她只剩一星期的生命可活。然而就在這裡,她開始思考精神病的定義,以及我們是否有權對那些不合於所謂「正常」定義的人強制用藥。也是在同院的病友身上,在曾受暴力攻擊而自殺的律師、在違抗父命投入藝術的大使之子身上,她首次發現了自己的熱情與好奇心所在。 虛虛實實,科爾賀製造了一個夢想與真實並存的國度。幻想與夢想,正常與瘋狂,同情與悲傷,追求與死亡,保羅•科爾賀帶領我們進入一個生命經歷,讓我們明白即使平淡的生活也有奇蹟。與其說這是一本探討「死」的小說,不如說它是一本探討「生」的哲學之書。 -
背叛
★葡萄牙语最受欢迎作家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新作 ★上市第一周即登上韩国、德国、意大利等40国畅销榜No.1 ★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每一份情都在等待重逢,欲望是渡河之舟。 关于人灵魂的焦虑、婚姻的背叛和肉欲的罪,一个令人锥心的故事。 ——《芝加哥论坛报》 《背叛》完美地刻画一个女人在疯狂与快乐、失控与悲伤之间摇摇欲坠的灵魂,故事真实细腻,震撼人心,又令人心碎。 ――《英国每日报》 我住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有一份喜欢的工作,穿着能买到的最高档的衣服,过着所有人都羡慕不已的生活。 然而一个春天的凌晨,我在一股隐隐的忧虑中醒来,再也无法入睡。在夜晚的黑暗中,各种恐惧扑面而来:生命、死亡、爱情,还有爱情的枯萎…… 直到他突然出现,神迹一般、千真万确地立在眼前。他是我中学时代的男友。不知道是因为那些失眠的夜晚,还是因为刮过树梢的那抹清风,我们又一次拥抱,又一次接吻。这,距离我们上一次接吻多久了? 这个我真正爱过的人,也许早已成家,而我已是有夫之妇。 -
巴西现代化道路研究
拉丁美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大、最丰富多彩的现代化“实验室”。这里积累了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艺术足球、桑巴舞、狂欢节……除此之外,巴西,这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南美巨人,其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又带给我们何种启示? 在巴西现代化进程中,1964—1985年的军人政权占有重要地位,它创造出经济增长的“奇迹”,同时在政治上以排斥性的、专制的威权主义为特征。本书主要从巴西各社会阶级、集团在现代化的模式和战略选择上的分歧与斗争入手,分析军人政权产生的根源、它采取的经济政策及其成败、威权主义统治的特点和后期向民主政治的转变,并对同一时期拉美国家盛行的军人政权和第三世界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做了有意义的探讨。 -
巴西,如斯壯麗:傳奇總統卡多索回憶錄
【前言】 費南多.恩希齊.卡多索是巴西前總統,近代史上最偉大的領袖之一,擁有社會學博士學位、出身政治世家。一九九三年,正當巴西陷入高達2500%超通膨的危急之秋,他不僅帶領巴西擺脫超通膨,更奠定了今天巴西經濟起飛的基礎。沒有卡多索,就沒有今日的巴西奇蹟。在這部回憶錄中,述說的不僅是關鍵歷史,也是富有啟發意涵的領導智慧。 擁全球1/4可耕地 巴西卻非天堂 人們忘了這一點:當這份工作落在我肩上的時候,有哪個腦袋正常的人會想當巴西總統? 二十年的軍事獨裁終於在一九八五年垮台之後,到我這一任已經是巴西的第三任民選總統了。在我之前的歷任總統,其中一位在就職前去世,另一位則被檢舉侵吞了數百萬美元。再往上追溯,巴西歷任國家領導人的下場更是淒涼。有一位是朝自己的心臟打上一槍來結束任期,另一位則是流亡巴黎,傷心、破產,死在旅社的房間裡;還有一位突然辭職,喝得大發酒瘋,然後登船航向歐洲。 光是失敗,不會把人逼到這樣的地步。除非原因是一種特別的失敗:被吊足胃口,卻悲劇性地未能達成期望。這正是巴西一向擅長的那種失敗。 乍看之下,難免令人困惑不解。巴西人在國外旅行時,常因為習慣用最高級形容詞來形容我們的國家,而受到揶揄嘲弄。我們「情不自禁」。巴西不論從面積和人口來看,都是世界上第五大國,一億八千五百萬人散布在比美國本土面積還大的土地上。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也是全世界第九大的經濟體,超過俄羅斯而緊追在義大利之後。巴西是世界第一大糖、柳橙和咖啡生產國,但不光是農產國,巴西也是世界前十大的飛機與汽車製造國。其豐富的種族多樣性只有美國可堪比擬:根據粗略估算,巴西至少兩千五百萬人有義大利世系、一千萬人有德國血統,以及超過一千萬名的黎巴嫩後裔。巴西的非洲裔人民比任何國家都多,除了奈及利亞之外;而聖保羅的大和民族人數,比日本境外的任何城市都多。巴西是第一大的牛肉輸出國、天主教徒人數最多的國家……。 這樣的豐足富裕,全都位於一片有著雪白海灘、翠綠森林與肥沃平原的絢麗、多變大地上。巴西擁有全世界四分之一(是四分之一喔!)的可耕地;在石油方面可以說是自給自足,而且幾個世紀以來一直還產有大量黃金。自然與人文的富足,在這個國家似乎取之不盡。 這麼說來,巴西無疑是個天堂囉?原本可以如此,要是沒有同屬最高級的嚴重問題的話。 巴西雖然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最惡名昭彰的,就是貧富差距之大在全球數一數二:百分之十的人口坐擁這個國家近半的財富。每四個人就有一個每天掙不到一美元。儘管巴西擁有廣大的農地,卻還是有營養不良的問題。數以千計的街童在我們的城市裡流浪遊蕩。謀殺率之高,已達到聯合國對於內戰定義的下限。我們有世界上最高的槍擊死亡數字。聖保羅與里約熱內盧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高牆之城」,中產階級在如同監獄的公寓圍牆內尋求庇護。因奴隸制度而被帶來巴西的非洲奴隸,比西半球任何一個地區都多,遺留下的野蠻、排斥與剝削,是全世界最不義的傳統文化之一。全世界最高的外債,加上長期的預算赤字,讓政府財政永遠處於危機狀態。 巴西的政治就是在設法調解這些巨大的矛盾,而這項艱鉅任務的挑戰之大,難以想像。每個新任總統在就任第一天都是個樂觀主義者,認為自己可以成功。但回顧過往,當這些人卸下職務時,大半只能徒留悔恨,往日豪氣不再。其間故事,不足為外人道也。 一個巨大的恐懼,一個偉大的希望 柯林頓曾經告訴我,每個國家都有一個巨大的恐懼和一個偉大的希望。例如俄國總是恐懼外患,而中國總是害怕內亂。我告訴柯林頓,以巴西來說,恐懼與希望根本是同一回事。 我們的希望是成為昌盛、正義的世界強權,配得上我們大陸級的國土規模。我們一直都相信這是我們的天命,甚至在國歌中也表現出我們對自身潛力這種近乎孩子氣的執迷,以及我們終將達成使命的信念: 巴西,一個熱切的夢、一道強烈的光 帶著愛與希望,降臨地球 在妳美麗天空中,歡快清朗 閃耀南十字星的形影 壯偉天成,美麗如妳 前程亦必如斯壯麗 強大,這無畏的巨人! 強而有力的歌詞,卻從未成真。就像我告訴柯林頓的,真實的巴西更像是我們的民族恐懼——我們永遠都無法實現使命,我們將一直禁錮於褚威格這段經典文句之中:「巴西是未來之地,永遠都是。」 巴西人對這句陳腔濫調一直氣憤不平。我們同樣不喜歡世人看待巴西的方式:一個輕浮的國家;終日在海灘上把皮膚曬成古銅色的年輕人;沒完沒了的嘉年華狂歡;跟「伊帕內瑪的女孩」尋歡作樂,從來不需擔心宿醉。並非如此——我們抗議,但也不奢望有誰會把我們的話當一回事。不過,世人對我們的看法是有些道理。巴西的確有必要改掉那種缺乏責任感、幾乎像個小丑的個性,這種個性有時令這個國家看似無法治理。至於何以會產生這種不穩定性,歷史提供了一些線索,但了解與克服,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本文轉載自費南多.恩希齊.卡多索、布萊恩.溫特新書《巴西,如斯壯麗》,中文譯本由早安財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