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妇人
舒芜先生深刻地揭露了这部男性针对女性的性奴役的中国历史的残酷与荒谬,而这又是与他强烈的时代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揭露历史上一切侮辱女性、歧视女性、凌虐女性的性道德的残酷性与虚伪性,并非是在为博物馆撰写供人观览的古物说明书,供今人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充溢着对当下现实的人文关怀。因为这一切恶劣的思想并没有随历史而永久消逝,而是依然真真实实地存在于当下的现实中。 -
另类的现代性
《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作为最早探讨社会性别、现代性与权力之间关系的人类学名著之一,着重考察了中国自社会主义革命以来所进行的交叉重叠的现代性项目以及社会性别在其中的中心地位。作者通过比较杭州一家丝绸厂里分别在解放初期、“文革”中和后毛时代进厂的三个代群女工对工作、政治和社会性别文化的不同态度,展示了中国在全球想象的不平等交叉中进行的各种现代性想象,以及女工们与中国各个现代性项目之间的多样关系。《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还借鉴了后结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对跨文化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和东方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全书夹叙夹议。深入浅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精良的女性主义人类学研究典范。 -
中国的女性与性相
对于一位西方女权主义学者来说,以中国的女性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背景来考察这些变化过程,确认其中与“女性”有关的性别含义,是一项富于持挑战性的工作。作者的观察和阐述几乎是全面的,包括了对女婴的态度、性教育、恋爱婚姻、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卖淫、同性恋等。本书对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相的纵向研究带来了令人惊叹的启迪性,它不仅源自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全新视角,也显示了作者的理论造诣所具有的穿透力。 译者的话 /1 前言及鸣谢/1 1 绪论:1949年以来的性话语/1 政治及意识形态背景/4 性问题的话语材料/9 占主要地位的话语及其读者/13 起源 /17 中国女性研究和分析术语/22 2 性差异的科学结构/31 性与科学教育/32 20世纪50年代的性和生育的观点 /38 性差异 /41 改革主义者对性与生育的解释/45 3 给青少年的建议/53 青春期的定义/56 月经与女性的弱点/61 “恶习”与无节制的危害/66 对青春期的道德与社会监督 /70 4 婚前观念/77 求爱与“约会”:历史与社会背景/78 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爱 /82 讨论20世纪80年代的爱/89 婚前激情 /92 婚前性行为的女性标准 /97 5 一夫一妻的理想/105 妻子与性和谐/106 天生的母亲/113 性与老年女性/117 一夫一妻制与婚姻忠诚/120 覆盖女性的身体/124 6 健康的身体/135 生育健康/137 优生 /141 堕胎 /145 性传播的疾病/148 7 性与商业化的市场/155 拐卖妇女 /156 卖淫 /161 色情物品 /165 强奸与性暴力/167 8 怀疑中的性/175 处女及受害者/177 婚外性行为及女性“第三者”/180 不自然的女性/186 同性恋 /190 9 结 论/200 参考书目 /205 -
文胸
内容简介: 在所有女性特征当中,乳房无疑是决定性的标志:纵观历史,有多少亘古永存的代表之作描摹着女性性征和母性性情。而文胸——究竟是必不可少的支撑、强调形状的矫饰、魅惑勾引的物事,还是如同酷刑般折磨人的手段?凡此种种,抑或更多,皆取决于穿戴文胸的人儿,以及当时的环境!然而,无论人们如何论及文胸,有一样却确凿无疑:这丁点儿大的内衣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生活。藉由塑造乳房的形状,文胸也塑造了流行风尚以及摩登的性感样貌。因此,无论怎样,也到了把文胸究竟对世人有何影响弄个清楚明白的时候了。 目录 AA 何以是文胸? 文胸:简明史 银幕演绎 实用抑或浮华? A 文胸之前 紧身胸衣之前 中世纪苦难 紧身胸衣的年代 沙漏时代 B 文胸之战 1904:文胸问世 1908:新浪潮 1914:爱国的文胸线 1917:穿黄金文胸的间谍 C 爵士年代 1920:为女人投票 1923:摇摆女郎 1927:文胸设计的革命 1932:“有空来看看我” 1937:毛绒衫姑娘 1939:谁穿上了裤子? D 好莱坞时代 1941:缝缝补补 1943:文胸挽救了好莱坞 1946:比基尼炸弹 1947:迪奥“新风貌” 1955:宽银幕上的文胸 1958:丰胸追捧者 DD 流行年代 1964:瞄准少女市场 1966:崔姬:最初的骨感女模 1968:文胸焚烧者 1970:柔软而自然 1971:奥托•缇兹林! 1976:冲击波 E 奇妙的时代 1981:更多、更大、更好 1982:让我们开始健身吧 1990:内衣外穿 1993:骨感回归 1994:哇-哇-哇 轰! 1996:百万美金的文胸 F 未来之势 2001:紧身文胸“复辟” 2003:文胸女神 2004:奇异的文胸 -
圣杯与剑
在《圣杯与剑》这本书里,艾斯勒令人信服地证明,从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年,嗜血尚武的游牧民族克甘人多次大规模的入侵彻底破坏了欧洲母系社会田园诗般的生活,整个社会系统跌入混沌状态。在黑暗当中产生出的新秩序是克甘人带来的父系社会制度。男神代替了女神,剑代替了圣杯,男性等级统治代替了女性和男性的伙伴关系,整个社会完成了一次文化转型。这以后,作为社会系统状态的动态变化的两种吸引子,伙伴关系的社会模式同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关系的社会模式仍有此消彼长的斗争,但终究不可能取代后者。目前,男性统治关系的社会模式正在临近它的终结,所谓世界性难题,如军备竞赛,战争威胁,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都同这种不合理的社会模式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因为这种模式崇尚剑的力量,依靠暴力和战争机器来维持,把女人当作生育机器,并对大自然进行贪婪的掠夺和不加节制的破坏。所以这些全球问题的解决有待于男性统治关系社会模式的消亡。当世界系统进入再也无法逆转回来的突变分叉点之后,它将面临多条进化轨线的选择。其最佳选择不是建立全球的极权等级统治,而是向史前女性伙伴关系社会模式的复归;但决不是重建母系社会或女性压迫男性的那种新女权,而是建立新型的男女平权的伙伴关系社会。社会的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应地都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就是全人类一次新的文化转型。 那么,什么是“伙伴关系”(partnership)呢?我曾向艾斯勒本人专门请教,她寄来了解释这个概念的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是这样: “伙伴关系要求人们合作并相互尊重。它包含参与、联系,并为大家的共同利益和平而和谐地工作。伙伴关系方式是通过联系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原则,它不同于在当今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强制性的等级服从体制。伙伴关系要求公平合理,意见一致,互利互惠,民主地参与决策;必须积极地倾听,富有同情心地分担,相互支持,以促进共同兴旺发达。它包容并追求把人们结为一体。在伙伴关系的环境里人们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有真诚的关怀和安全感。真正的伙伴关系导致人人有权利并有条件实现自我”。 由此可知“伙伴关系”要求人们“合作”(Cooperation),但比合作有更丰富和深刻的内涵。我组织翻译出版的中文版《圣杯与剑》,有许多地方将“伙伴关系”都译成“合作关系”了,看来有纠正的必要。 我深信,如此解释的“伙伴关系”概念,不仅适合作为处理人类两性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成为处理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单位关系,以至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艾斯勒教授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并对中国抱有很大的希望。正如她在“中文版前言”里所说,希望中国的考古学者、民俗学者、宗教史学者、文化史学者和妇女史学者能参照本书提供的西方文化的历史事实和她所作的分析,能对中国考古学上有关的发现,以及中国历史上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的演变,做出自己的新的研究。 -
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
本书分四个时段,从文学、批评、大众文化等三种形态出发,历时性地探讨了女性书写与中国现代性想象的变迁。第一个时段是1920~1940年代,以女作家丁玲的创作为核心研究对象,探讨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写作与中国革命的复杂互动关系;第二个时段是1940~1980年代,主要是对当代女性文学批评话语的反思,特别是其中的性别与阶级话语的关系问题;第三个时段是1990年代,探讨这个时期的“女性文学热”现象中的作家作品与文化现象;第三个时段分析新世纪以来的大众文化文本,以文化研究的方法考察社会文化想象的性别修辞与女性问题的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