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钥匙的统治
全书有四部分。第一部分--“钥匙的统治”--舍斯托夫把它写成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法官传说的续篇。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法官凭借手中的权威,成为一个攫取人类完善生活之精神统治权的篡位者。“钥匙的统治”就是其具有绝对权力、并进行合法统治的代用语,成为上帝在大地上的合法代理人。舍斯托夫是要借此指出,它是可怕的理性主义之果,欺骗了人类之始祖,取代着人类真正的自由。第二部分--“理念的统治”--是舍斯托夫就梅列日柯夫斯基的《列o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书评。在第三部分--“论莎士比亚的《裘力斯·凯撒》”--中,舍斯托夫揭示出莎士比亚是西方鲜明提出人的存在问题的作家。第四部分--“哲学与布道”--讨论托尔斯泰和尼采关于善的学说。 -
旷野呼告
舍斯托夫认为,西方文化往往将规律、命运和命定的道德神化为石墙,他分析了敢于用头撞墙和用身护墙的人,并指出,哲学不是反省,不是一种加深睡眠,直到不醒程度的反思和解释,而是与自明的东西之间的一种斗争;人的生命中有某些比理性更高的东西,生命本身来自比理性更高的源泉。 -
旷野呼告 无根据颂
本卷包括《旷野呼告(克尔凯郭尔与存在哲学)》与《无根据颂》两部分:在《旷野呼告》中,舍斯托夫始终把自我堕入绝望之境的克尔凯郭尔的呼告,作为自己的思考的引导,或者说是一种映衬背景声。舍斯托夫始终将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思考比拟为“旷野的呼告“,恰恰在于他认识到一个偏离哲学正统轨道的思考境界。他们在旷野上赤裸着身体,踯躅徘徊,成了一个思想的乞丐。绝望是他们手中的扶杖。《无根据颂》是舍斯托夫的早期作品,大约是1903年开始撰写,1905年在彼得堡出版。它当曾以其格言体形式、犀利的观点引起轰动。本书是一本打破以逻辑关联、成熟体系面貌出现的书,强调的是人的奇思异想。无需逻辑连贯性,无需根据,无需概念,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矛盾及对传统的破坏。 -
“蝙蝠”文库系列丛书(4种)
本书是《蝙蝠文库·自由选择丛书》之分册。本书遵循“经典文本,轻松阅读”的宗旨,选择思想文化史上的大师作品。采用汉语翻译界的经典名译,遍求灵性高人配画设计,做出一套大众普及版本的汉译世界名著,构筑轻松愉快的经典阅读空间。本书所选内容均为久经历史考验所沉淀下来的经典名作,是世所公认的“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 希望本书成为普通读者和人文经典之间的一座桥梁,使更多的人品尝到读经典的愉快,也使更多的人文大师成为普通读者的心灵朋友。 -
雅典与耶路撒冷
按照圣经,争取可能性的疯狂斗争就是信仰。这种信仰的真理,对于这个世界的法则来说就是荒谬的。然而这种荒谬却最为可信。本书集中展示了这位现代存在主义大以人的头颅撞击理性的大墙,以及宣扬“惟其荒谬,故而可信”的生命意志哲学的精彩论述。句句读来,都是对于我们心灵和意志的极度冲击和震撼。全书有四章。第一章--“被缚的巴门尼德”--努力证明,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们,在其对知识的追求中,徒然地断送了造物主最可宝贵的才能--自由。第二章--“在法拉利公牛的肚子里”--揭示哲学所理解的知识与生存恐惧之间牢不可破的关系。第三章--“不可压抑的渴望”--讲述了整个中世纪是如何徒劳地试图将圣经的启示真理与希腊真理调和在一起。第四章--“论思维的第二个维度”--所根据的,是这样一个论点,即理性真理,也许可以来强制我们,但远非总是在说服我们。 -
在约伯的天平上
《在约伯的天平上》(灵魂中漫游)是舍斯托夫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他对俄罗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两位大师的评述。舍斯托夫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双重视力,即“天然视力”和天使赋予他的“超天然视力”。天然视力看到的是必然存在,是自明,而超天然视力则看到了自由自在,是要让人战胜自明。因则当人把生当作生,死当作死来看时,并不排除另一种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的看法。舍斯托夫认为,托尔斯泰在面对最后审判时刻时,不得不抛弃自己伟大过去的一切,因为他已领悟到,死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行尸走肉地活着。 第二部分是舍斯托夫关于敢想敢为和俯首听命的片段集。其中论述到启示、哲学标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最后审判、存在的假象、存在的秘密、什么是美、认识你自己、哲学的当前任务、形而上学真理、通向真理之路、死的讽刺等问题,每节都主题鲜明、语言精炼、寓意深刻。 第三部分是舍斯托夫评述斯宾诺莎、帕斯卡尔、普罗提诺等著名哲学家的文集。舍斯托夫认为,正是斯宾诺莎继承了笛卡尔的“怀疑一切”与“我思故我在”的思想,以为只有实体、数学方法是惟一的探索方法,其实质就是否定圣经,也就杀死了上帝。帕斯卡尔则与大多数哲学家相反,他不是去为理性大唱颂歌,而是在呻吟中去探索,到圣经中去寻找真理。普罗提诺虽然不否认理性,但他对理性失去信心,成了理性的憎恨者。最后一篇是舍斯托夫答复赫林教授评论的文章,论述什么是真理的问题,此文与胡塞尔有关,请把它与舍斯托夫论述胡塞尔的文章一起阅读。 本书撰写于1920-1924年间。1920年舍斯托夫离开俄国,定居巴黎。他写的“最后审判时刻”,发表于《现代人札记》(第1-2期)。1921年,他又写完“战胜自明”一文,这两篇文章组成了本书的第一部分。1922年,他写完“时代之子和继子”一文,1924年写完论述普罗提诺的“发狂的演说”一文,1926年写完“什么是真理”,它们共同组成了本书的第三部分。1924年他写了“科学和自由研究”一文,发表于1925年3月19、20日《新闻报》,后收入本书作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