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夏邊緣
本書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重要學術專門著作補助出版。 當統獨問題紛擾未息,當民族意識在人群中甦醒,民族認同成為政治上、思想上的新議題,身為「中華民族」的我們,是否曾想過,何以我們稱為「中國人」?華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來? 究竟什麼是中國人?這問題不僅困擾許多研究中國的學者,也困擾許多居於中國認同邊緣的人;本書即嘗試解答此一問題。作者認為,由線性的歷史溯源,以及對所謂典型中國人的研究,都難以解答這個問題。因此作者從一個新的角度─中國人族群邊緣的形成、維持與變遷─來了解中國人的本質。本書說明,在特定的資源競爭與分配環境中,華夏(中國人)邊緣如何形成與變遷,華夏如何藉歷史記憶與失憶來凝聚、擴張,以及華夏邊緣人群如何藉歷史記憶與失憶來成為華夏或非華夏。 以中國人為例,作者藉著歷史、考古與人類學資料,探討與人類族群認同相關的資源競爭與分配關係,社會歷史記憶與失憶的過程,典範與邊緣觀點爭論中的社會本質,以及歷史的現實意義等問題。作者希望本書能幫助我們思考自身的認同問題(為何我們要宣稱自己是中國人或台灣人),以及思考當前海峽兩岸的中國人認同問題。 -
伊丽莎白女王
谁是英国民众心目中最伟大的君王? 美国弗吉尼亚州为何以她的名字命名? 她被称为“童贞女王”,而她终身未婚的谜底是什么? 大英帝国如何在她的手中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的? 优秀……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本优雅、敏锐、精彩而活泼的书。 ——Miranda Seymour ,《星期日泰晤士报》 一部描写大英帝国最杰出的女王的优秀作品。 ——Kathyn Hughes,《每日电讯》 一本见闻广博并充满趣味的传记。 ——Peter Ackroyd,《泰晤士报》 《星期日泰晤士报》所评最佳传记书 伊丽莎白被刻画成一个女人和一个君主,以及一个父权家长制时代的异数。艾莉森?威尔主要讲述了伊丽莎白一系列复杂而跨度很长的故事:与罗伯特?达德利(莱斯特伯爵)的情事,与她众多追求者时而滑稽、时而悲伤的交往,与她的对手苏格兰女王玛丽和比她小30岁的小艾赛克斯伯爵的奇异关系。这本书情节描写详尽,人物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多彩,带给我们关于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伊利莎白——所应知的一切。 -
全球通史(上)
本书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着重有三个主要的问题,即(1)欧洲扩张的根源;(2)欧洲扩张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欧洲的世界;(3)欧洲扩张的各个历史时期:伊比利亚时期,荷兰、法国、英国时期,沙俄时期。本书为上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新增了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风格前后一贯,令您在颇具历史韵律的行文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
我们应有的反思
本书为著名学者葛剑雄先生迄今最为精彩的思想随笔集。作者年近七十,直面问题,以省思和追问警醒国人;全书以编年的形式,精选三十余年间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或学术前沿,或畅谈文化,或分析历史迷局,或探讨社会热点,无论何种文字,都带着强烈的思辨精神与深厚的人文关怀,从酣畅犀利中显出精神风范和学者情怀。 -
青龙镇:上海最早的贸易港
本书稿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城镇史的专著。青龙镇是上海最早的贸易港、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本书依靠文献、考古和实地调查等资料,结合市镇史、港口贸易史、经济史、文化史对青龙镇进行研究,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了自唐宋以来这一名镇的历史沿革、风貌以及由盛而衰的轨迹,其研究角度、方法等也为我国其他区域的古代市镇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参考价值的模式。 -
秦汉历史文化的前沿视野
王健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汉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333跨世纪人才工程首批人选。中国秦汉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江苏省农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徐州市历史学会会长。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中国文化研究,在《中国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史学月刊》、《社会科学战线》等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期刊全文转载10余篇,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化史论》、《潜夫论新注通说》、《中国古代通史·秦汉卷》、《中国通宝币制史稿》、《秦帝国史》(合着)等6种,主编《云龙史学丛书》两种。